黎明洞

黎明洞

黎明洞位於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南一公里許的小山崗。洞裡地面呈三角形,洞頂至地面距離為2至4米間,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可容20多人住宿,是一個絕妙的天然石室,也是遊人理想的野營好處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明洞
  • 地理位置:汕尾市城區捷勝鎮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黎明洞
簡介,歷史,名稱來歷,軼事:,地理位置,

簡介

黎明洞因水土流失嚴重,現成巨石疊壘的小石山,山上有塊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扁平如蓋的巨石,與其他10多塊較小之石覆蓋成一個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的石洞。石洞南北,各有一個2米高、1米寬的岩扉,成為石洞的天然門戶。北門門額上橫刻“閫外光華”四個大字,下有一聯曰:“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萬年芳”。

歷史

名稱來歷

廖天佐生於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年),原籍陸豐甲子,自小在捷勝所城長大,天資穎悟,十餘歲中秀才,後幾次鄉試因科場舞弊不第,遂拋絕求取功名之念來到石厝山隱居,並將石洞改為“黎明洞”,自稱“一窯天居士”。 劉鍔乃明末的一位領將,兵敗後逃落捷勝城,不願降清,眼看復明無望,遂慕廖天佐之名,與之隱居。
黎明洞“東南門”三字現已毀壞,但也留有一副石刻對聯,聯曰:“石洞煙霞古,乾坤歲月長。”橫批“山海奇觀”。明萬曆年間抗倭名將劉松(字壽山,海豐縣人)在旁邊一巨石上題刻了七律《游石山》:
明朝懷遠將軍劉壽山摩崖石刻詩詞對聯明朝懷遠將軍劉壽山摩崖石刻詩詞對聯
石室雲深古洞賒,乾坤今喜到天涯。
濤聲徹夜偕歌呤,山色騰空結露霞。
人在壺中春浩蕩,劍於閫外日光華。
停驂緩步高崗上,入望滄溟起浪花。
抒發了一代抗倭名將登山探幽攬勝,把酒臨風,揮斥方遒的豪情壯志。
黎明洞以前叫“石厝洞”,廖天佐隱居此之後,才署刻洞名為“黎明洞”。廖天佐生於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年),卒於清代康熙年間,是陸豐縣甲子鎮人。廖天佐很有才華,10多歲就中秀才,但後幾次鄉試卻因主考官索賄有偏而不第,此後即拋絕求取功名之念而隱居這石洞中。他盼望明王朝能結束黑暗朝政而喜見黎明,故命隱居石洞為“黎明洞”,並自稱“一窯天居士”。但明末朝政腐敗,積重難返,深使他失望。北門橫額的“閫外光華”四字,意指此處處於南粵海陲,黑暗朝政管轄不到,倒別有一線光華。他更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志士,他曾作《遷圖說》,慨怒控揭清王朝的為斷絕福建東南和粵東沿海人民支援鄭成功抗清而強行將他們遷入內地的暴行的“遷海令”。並因此而名氣大增。但他義不圖祿,最後隱姓埋名,不知所蹤。

軼事:

一則:清朝廷取得政權後,因州、縣官屢薦,曾多次派人到“黎明洞”徵召劉鍔與廖天佐。劉鍔和廖天佐每見有清官前來,即用棋局布設八卦九經道法,使來人一進石厝山如墮入迷魂陣,辨認不了方向,每次都無功而返。
二則:時捷勝鎮修建內城佛祖廟,因資金欠缺,鎮裡老大來“黎明洞”找廖天佐幫忙籌款。廖天佐一口應承,遂挖了一口井,人藏在井下,讓人在井蓋上放置99個鐵鼎,每一個鐵鼎墊上一層紙。廖天佐在井下作法,屢現奇蹟,過往捷勝的商船都自行拋錨停行,待船老大上岸來樂捐後,商船才能順利行駛。不過有一次,廖天佐作法時遇到一位船老大高手,這船老大向廖天佐發射一支飛鏢,穿透98個鐵鼎,廖天佐毫髮無損,船老大隻好上岸來,問廖天佐有何要求?廖天佐以實情告之,船老大隨即捐了一大筆款,解決了修建內城佛祖廟的資金缺口。
三則:廖天佐寫了一本書,劉鍔用的一口寶劍,遺留在“黎明洞”,至今失落在人間。

地理位置

黎明洞位於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南一公里許的小山崗。因水土流失嚴重,現成巨石疊壘的小石山,山上有塊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扁平如蓋的巨石,與其他10多塊較小之石覆蓋成一個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的石洞。石洞南北,各有一個2米高、1米寬的岩扉,成為石洞的天然門戶。北門門額上橫刻“閫外光華”四個大字,下有一聯曰:“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萬年芳”。洞裡地面呈三角形,洞頂至地面距離為2至4米間,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可容20多人住宿,是一個絕妙的天然石室,也是遊人理想的野營好處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