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清末民初武術家)

黃飛鴻(清末民初武術家)

黃飛鴻(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中醫。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號。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

基本介紹

  • 本名:黃錫祥
  • 字號:字達雲、號飛鴻
  • 所處時代:清末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南海縣
  • 出生時間:1856年7月9日
  • 去世時間:1925年4月17日
  • 主要成就南拳流派,洪拳名家,醫館“寶芝林”
  • 英文名:Wong Fei-hung 
  • 所屬流派:南拳派洪拳系
  • 信仰道教
人物生平,從父習武,賣武生涯,武術教練,主要成就,武術成就,醫藥醫術,舞龍舞獅,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寶芝林,擊斃惡犬,老少姻緣,不授兒武,親屬成員,人物爭議,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從父習武

1856年7月9日,黃飛鴻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武藝高強。但黃麒英家中貧窮破落,只能靠賣藝勉強度日。黃飛鴻三歲起隨父親學武,習得虎拳、鶴拳。但黃麒英並不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靠著武藝維持生計,過貧困潦倒的生活,而是指望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於是將賣藝得來的積蓄供給黃飛鴻念書之用。但黃飛鴻對念書全無興趣,反而對父親傳給他的武功格外上心,甚至不惜逃學,在路邊偷偷觀看父親賣藝。黃麒英得知黃飛鴻逃學的事後十分生氣,可是黃飛鴻執意不肯念書,要與父親一起賣藝走江湖,黃麒英也只得同意了。黃飛鴻學武的天份很高,很多招式往往學一遍就會了。到了黃飛鴻七八歲的時候,他正式開始跟隨父親闖蕩江湖,賣藝為生。

賣武生涯

1868年,隨父在南海縣佛山、南海縣廣州城(南海縣和番禺縣共治廣州城)、順德一帶賣武,其間以四象標龍棍勝武師鄭大雄左手釣魚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9年 在南海縣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鐵橋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學成 “鐵線拳”和 “飛鉈”等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
1872年,移居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為其設武館於第七甫水腳,開始為銅、鐵行工人授武,結束賣武生涯。

武術教練

1874年,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中人聘為行中武術教練。
1875年,在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隨後應邀到在石龍鄉授徒。
約1877年,另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三欄教席由梁寬代替。同年,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占打傷,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
1878年,在南海縣佛山平政橋斗蟀場為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南海縣佛山名噪一時。
1882年,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並考取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旗手”一職。
1885年,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飛鴻為軍中技擊教練,停辦廻瀾橋所設武館。
1886年,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後,吳全美去世,飛鴻辭去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劉永福親為寶芝林題寫“技藝皆精”的匾額。
1911年8月,應劉永福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1912年 魚欄伙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為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為傳頌。
1919年4月9日,在廣州海珠戲院廣東省精武會成立大會上表演飛鉈。

主要成就

武術成就

黃飛鴻的洪拳,一方面由陸阿采--黃泰--黃麒英所傳,一方面由鐵橋三--林福成所傳。黃飛鴻對洪拳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並以飛鉈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無影腳等絕技聞名,現傳下的重要拳術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單刀飛鉈行者棒、瑤家大耙、形意簫、挑等。
黃飛鴻縱橫武壇數十年,對洪拳的普及和振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門下弟子中不乏出類拔萃的武術家。林世榮隨黃飛鴻學藝二十年,先後在廣州、香港、南海等地設館授徒,並於三十年代起公開出版《工字伏虎拳》等拳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黃飛鴻夫人莫桂蘭在黃飛鴻去世後,在廣州、香港設館,傳授黃飛鴻的武藝。鄧義鄧芳的廣州帶河基設館多年,門徒眾多。黃飛鴻的拳術和獅藝,特別是虎鶴雙形拳鐵線拳工字伏虎拳五郎八卦棍等,通過其傳人的大力推廣,成為世界著名的功夫流派。而今,廣東、香港、台灣以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洲等地,都有黃飛鴻的拳術和獅藝流傳,影響日益擴大。
據統計,他的傳人已經分布在五洲四海,除了中國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以外,美國、加拿大、澳洲、以色列、南非、義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墨西哥、德國、英國、瑞士、波蘭、比利時捷克等地,都有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
嶺南武術
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己任,經其門人林世榮等整理的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結構新穎,動作輕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滯狹隘、動作重複之弊病。虎鶴雙形,虎形練氣與力,動作沉雄,聲威叱吒,有推山倒海,龍騰虎躍之勢;鶴形練精與神,身手敏捷,動作迅速,有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氣靜神閒之妙。剛柔並用,長短兼施,偏正配合進退中規,成為飛鴻一脈之代表拳法,為武術界獨樹一幟。一時風行全省,並遠傳至港澳、東南亞甚至北美等地,迄今歷久不衰。在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中國高等體育院校教材內容之一。
工字伏虎拳
是洪拳的基本拳法,以步進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相傳此拳源出少林寺,初少林毀於火,至善禪師避難到廣州海幢寺,至善恐少林絕技失傳,便於寺內授徒傳藝,陸阿採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傳,後傳於黃泰,泰傳黃麒英,麒英傳子黃飛鴻。又由黃飛鴻將其發揚,傳於梁寬林世榮陸正剛陳殿標等。工字伏虎拳腰馬穩健,橋手剛勁,法門緊密,進退有規。恆久練習,不必站馬而腰馬自堅,不必打椿而橋手自勁,是學習其它拳術、器械的基礎。因此,凡入黃飛鴻門下者,必先習此拳以穩健腰馬,堅勁橋手,正確步法。
虎鶴雙形拳
由黃飛鴻集各家之精華融會貫通而創立。套路中既取虎的“勁”(如虎之猛)和“形”(如虎爪),又取鶴的“象”(如鶴嘴啄食)和“意”(如鶴的靈秀飄逸)。虎形練氣與力,動作沉雄,聲威叱吒,有龍騰虎躍之勢;鶴形練精與神,身手靈捷、動作迅速、有氣靜神閒之妙,故稱虎鶴雙形拳
虎鶴雙形拳手形有、掌、指、爪、鉤,手法有拋、掛、撞、插等,步法有弓步馬步虛步、獨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講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莊。整套動作既吸取佛家拳的凌厲攻勢,又吸取洪家拳的嚴密守勢,拳勢威武,剛柔並用,長短兼施,為黃飛鴻一門之代表拳法。
相傳此棍法由宋代楊家將之一的楊五郎始創。晚清時,此棍法流傳至黃飛鴻手中,黃飛鴻將其融入南派武學功法精華,並由高徒林世榮發揚光大。此棍法長短兼施,雙單並用,法門多而密,以圈、點、槍、割、抽、挑、撥、彈、掣、標、壓、敲、擊十四字為訣。風格樸實無華,結構嚴謹、威猛沉雄、利於實戰,為南派上乘棍法之一。

醫藥醫術

黃飛鴻在醫治跌打損傷方面有一套,當今流傳的寶芝林傷科跌打酒(牛大力1兩,千斤拔1兩,半風荷 1兩,寬根藤1兩,田七5錢,金耳環5錢,以上諸藥浸酒1斤5兩,15天后可用)。相傳是由陸阿采所傳,而黃飛鴻本人也先後研製出大力丸、通脈丹等跌打藥,1888年,黑旗軍統領劉永福受傷後多方醫治不愈,黃飛鴻治癒了他的傷病,黃飛鴻不但因此得到了兩廣總督張之洞書寫的醫藝精通的牌匾,而且被劉永福聘請為軍醫官和技擊總教練。
寶芝林和黃飛鴻的醫術聲名在外和黃飛鴻本人的醫德也有很大關係,他不但不藏私,還向社會公開跌打涵浸泡方法和防暑涼茶驗方,希望有助於勞苦大眾。

舞龍舞獅

黃飛鴻將民間傳統藝術醒獅進行挖掘、整理、刻苦訓練,在原有的南派醒獅技藝的基礎上,吸收融入武術舞獅的技藝,由高樁醒獅、民間武術梅花樁與南派民間醒獅套路相融合,並匯入當地民間風格特色,技藝高難,編排巧妙,融舞蹈、武術、雜技、力度、美學於一體,形成新一派醒獅。黃飛鴻獅藝表演項目有傳統鼓點表演(七星鼓或三星鼓)、現代醒獅表演(獅上高椿采蛇青、飛鴻八星陣等)傳統地獅表演或群猜表演(龍門表,竹梯青等)舞龍功夫表演。

人物評價

一代宗師黃飛鴻,是南海著名武術家,在南派武術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追隨著名愛國將領劉永福在抗日保台戰爭中立下功勳。
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
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
廣東民間順口溜:
(一)虎痴平生多軼事,雖無正史稀人知;唯是民間廣有說,粵者口碑多振詞。
(二)金錢鏢出鎮四眾,饒人不痴是英雄;黃門一家有三傑,西樵山下出虎龍。
(三)前清十虎說太公,麒英衣缽傳飛鴻;西樵山下顯三傑,祿舟一村現虎龍。

軼事典故

寶芝林

黃飛鴻有一個叫伍銓萃的弟子,是文人出身,1892年中了進士,他曾經送給黃飛鴻兩句詩"寶劍騰霄漢,芝花遍上林”,而黃飛鴻在創辦跌打醫館時就取了兩個開頭的字和最後一個字“寶芝林”作為醫館的名稱,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

擊斃惡犬

1876年,香港有一英國人,帶著一頭牛犢大小的狼狗,設擂向華人邀斗。許多人上前比試,卻都被碩大的狼狗咬傷。而黃飛鴻挺身而出,一舉擊斃狼狗,並打敗了英國人,自此名揚香港。

老少姻緣

1911年,已經55歲的黃飛鴻仍然熱衷於舞獅表演,但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將布鞋舞掉,飛出身外,正好擊中了在台下觀看的19歲的莫桂蘭,為表達歉意,黃飛鴻事後專門登門道歉,卻沒想到這次的舞獅成就了黃飛鴻與莫桂蘭的老少姻緣。

不授兒武

黃飛鴻有四子,諸子中酷愛黃漢森(因其幼時生得肥肥白白,人稱肥仔二),最得黃飛鴻真傳。
1919年 精通武術的次子黃漢森遭妒,往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被“鬼眼梁”暗算慘死。當時在一個名叫保商衛旅營當護衛。一名叫鬼眼梁的同事,見飛鴻之子年少,要和他較技並說“我怕黃飛鴻,絕不怕他的兒子。”可是動手僅兩招就被打翻在地,因此懷恨在心。在中秋節晚設法使漢森喝得酩酊大醉,乘機開槍擊斃漢森,反說漢森醉後拔槍殺他,他不得已才自衛誤殺至死,以擺脫罪責。經過此事,飛鴻知道兒子是為了較技才喪生的,痛心之餘,發誓不再教子習武。
黃飛鴻第四子黃漢熙,面孔長得很象父親,但全不懂洪拳,其職業也與武術無關。

親屬成員

黃飛鴻一生結過四次婚,除原配羅氏外皆為續娶,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後重娶。
四個妻子中前三個均有名份,分別是羅氏、馬氏、岑氏,但因陸續死去,因而當時人們迷信黃飛鴻有克妻命,以至於最後在娶莫桂蘭時不得不以納妾為名成了婚。
1879年 娶妻羅氏,婚後三月羅氏病卒。
約1896年 續娶馬氏為妻,生二女、二子(漢林、漢森),不久馬氏病卒。
約1902年 續納岑氏為妻,生二子(漢樞、漢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5年 續莫桂蘭為妾。最後一名妻子莫桂蘭於1982年於香港逝世。

人物爭議

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說法不一。有研究者認為其生於1847年,也有的認為生於1856年。至於其去世年份,一說學界普遍認為其逝世於1924年爆發的廣州商團事變之後,但具體日期亦不可考。
另一說1924年10月 北伐之前廣州國民黨割據政府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鬱成疾。次年農曆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關於黃飛鴻的記載中,以朱愚齋寫的《 黃飛鴻別傳》為最早,朱愚齋是黃飛鴻的徒弟林世榮的弟子。在黃飛鴻去世後,他開始整理有關的資料,並於1933年開始,在香港《工商晚報》上連載《 黃飛鴻別傳》,雖然作者聲明“事皆紀實”、“據其生平所歷”,但明顯有不少虛構之處。《黃飛鴻別傳》開創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藝術創作先河。後來朱愚齋又將從其他黃門弟子處聽來的逸事寫成小說,連載《黃飛鴻行腳真錄》,最後編成《黃飛鴻江湖別記》,結集出版。此後,還分別有“忠義鄉人”、“我是山人”、“禪山人”等小說家出版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小說,在20世紀的40年代最為鼎盛,影響也最大。“忠義鄉人”的《黃飛鴻再傳》,自1947年5月1日起在《成報》連載4年,共1300集,是最長的一部黃飛鴻小說。由黃飛鴻第十子黃漢熙口述的《黃飛鴻師傅傳》,自1957年起在“香港商報”連載,亦受到讀者的歡迎。
粵劇
1944年,編劇家唐滌生開始著手把黃飛鴻的故事編寫為《黃飛鴻正傳》,一共三集,交給了自己的夫人鄭夢霞以及粵劇演員羅品超擔綱的香港超華劇團進行演出。羅品超成了第一個在粵劇中扮演黃飛鴻的藝人。1951年,藝名“新靚就”的關德興把電影“黃飛鴻傳”搬上了粵劇的舞台,同時把南派武打以及獅藝表演揉人其中,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高棉的金邊以及美國的舊金山等多個城市巡迴演出時,受到當地華人以及僑胞的歡迎。同台演出的還有廣州粵劇武生梁蔭棠。這個劇本後來也被佛山和廣州當地的粵劇藝人採納而演出。
廣播劇
1950年,鍾偉明在“麗的呼聲”電台里講述黃飛鴻的故事,節目開場白“話說黃飛鴻”成了當時的流行語。1998年,佛山演員吳元標,在佛山廣播了作家任流的《少年位飛鴻》。
電影
上映時間片名演員
1949年10月8日
黃飛鴻傳上集之鞭風滅燭
關德興
1949年10月12日
黃飛鴻傳下集之火燒霸王莊
關德興
1950年4月13日
黃飛鴻傳第三集血戰流花橋
關德興
1950年4月16日
黃飛鴻傳第四集梁寬歸天
關德興
1951年3月15日
黃飛鴻傳大結局
關德興
1952年11月9日
黃飛鴻血染芙蓉谷
關德興
1953年7月16日
黃飛鴻義救海幢寺 上集
白玉堂
1953年7月19日
黃飛鴻義救海幢寺 下集
白玉堂
1953年11月18日
黃飛鴻一棍伏三霸
關德興
1954年7月21日
黃飛鴻初試無影腳
關德興
1954年10月29日
黃飛鴻與林世榮
關德興
1955年1月13日
黃飛鴻正傳
關德興
1955年7月26日
續黃飛鴻正傳
關德興
1955年11月13日
黃飛鴻花地搶炮
關德興
1955年11月23日
黃飛鴻威震四牌樓
關德興
1955年12月11日
黃飛鴻長堤殲霸
關德興
1956年1月6日
黃飛鴻擂台比武
關德興
1956年1月14日
黃飛鴻大鬧佛山
關德興
1956年1月28日
黃飛鴻火燒大沙頭
關德興
1956年2月17日
黃飛鴻花艇風雲
關德興
1956年2月22日
黃飛鴻大戰雙門底
關德興
1956年2月28日
黃飛鴻大鬧花燈
關德興
1956年3月4日
黃飛鴻七獅會金龍
關德興
1956年3月25日
黃飛鴻獨臂斗五龍
關德興
1956年4月8日
黃飛鴻三戲女鏢師
關德興
1956年4月18日
黃飛鴻義救龍母廟
關德興
1956年4月25日
黃飛鴻七斗火麒麟
關德興
1956年4月29日
黃飛鴻怒吞十二獅
關德興
1956年5月9日
黃飛鴻神鞭伏二虎
關德興
1956年5月16日
黃飛鴻醒獅會麒麟
關德興
1956年5月26日
黃飛鴻鐵雞斗蜈蚣
關德興
1956年6月13日
黃飛鴻龍舟奪錦
關德興
1956年6月20日
黃飛鴻水底三擒蘇鼠廉
關德興
1956年7月19日
黃飛鴻沙面伏神犬
關德興
1956年7月22日
黃飛鴻橫掃小北江
關德興
1956年7月29日
黃飛鴻紅船殲霸
關德興
1956年9月5日
黃飛鴻義救賣魚燦
關德興
1956年9月13日
黃飛鴻觀音山雪恨
關德興
1956年9月14日
黃飛鴻天后廟進香
關德興
1956年10月20日
黃飛鴻官山大賀壽
關德興
1956年11月17日
黃飛鴻古寺救情僧
關德興
1957年2月20日
黃飛鴻河南浴血戰
關德興
1957年2月23日
黃飛鴻三斗胭脂馬
關德興
1957年3月21日
黃飛鴻夜探黑龍山
關德興
1957年4月7日
黃飛鴻獅王爭霸
關德興
1957年4月17日
黃飛鴻喋血馬鞍山
關德興
1957年5月22日
黃飛鴻大破飛刀黨
關德興
1957年7月17日
黃飛鴻血濺姑婆屋
關德興
1957年12月1日
黃飛鴻二龍爭珠
關德興
1958年1月26日
黃飛鴻五毒斗雙龍
關德興
1958年2月13日
黃飛鴻龍爭虎鬥
關德興
1958年2月14日
黃飛鴻大破金鐘罩
關德興
1958年3月30日
黃飛鴻西關搶新娘
關德興
1958年4月15日
黃飛鴻大鬧鳳凰崗
關德興
1958年6月1日
黃飛鴻擂台斗五虎
關德興
1958年8月14日
黃飛鴻大破馬家莊
關德興
1958年8月24日
黃飛鴻夫妻除三害
關德興
1958年9月21日
黃飛鴻鐵雞斗神鷹
關德興
1958年10月27日
黃飛鴻虎穴救梁寬
關德興
1959年2月1日
黃飛鴻義貫彩虹橋
關德興
1959年6月7日
黃飛鴻被困黑地獄
關德興
1959年7月1日
黃飛鴻戲棚伏虎
關德興
1960年1月24日
黃飛鴻擂台爭霸戰
關德興
1960年6月16日
黃飛鴻大戰猩猩王
關德興
1961年1月15日
黃飛鴻大破五虎陣
關德興
1967年11月8日
黃飛鴻虎爪會群英
關德興
1968年2月3日
黃飛鴻威震五羊城
關德興
1968年4月2日
黃飛鴻醒獅獨霸梅花樁
關德興
1968年7月3日
黃飛鴻醉打八金剛
關德興
1968年9月6日
黃飛鴻肉搏黑霸王
關德興
1968年11月15日
黃飛鴻拳王爭霸
關德興
1969年2月23日
黃飛鴻巧奪鯊魚青
關德興
1969年4月30日
黃飛鴻神威伏三煞
關德興
1969年7月16日
黃飛鴻虎鶴斗五狼
關德興
1969年10月8日
黃飛鴻浴血硫磺谷
關德興
1970年8月5日
黃飛鴻勇破烈火陣
關德興
1973年9月12日
黃飛鴻
谷峰
1974年1月22日
黃飛鴻少林拳
關德興
1974年5月25日
黃飛鴻義取丁財炮
史仲田
1976年5月7日
陸阿采與黃飛鴻
劉家輝
1978年10月5日
醉拳
成龍
1979年12月19日
林世榮
關德興
1980年12月18日
黃飛鴻與鬼腳七
關德興
1981年3月5日
勇者無懼
關德興
1981年8月20日
武館
劉家輝
1991年8月15日
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李連杰
1992年4月16日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李連杰
1992年8月8日
黃飛鴻笑傳
譚詠麟
1992年12月4日
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宗師
錢嘉樂
1993年2月11日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李連杰
1993年4月1日
黃飛鴻對黃飛鴻
譚詠麟
1993年4月1日
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李連杰
1993年5月20日
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
王群
1993年6月10日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
趙文卓
1993年9月3日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曾思敏
1994年2月3日
醉拳Ⅱ
成龍
1994年7月2日
醉拳Ⅲ
季天笙
1994年11月17日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趙文卓
1997年2月1日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李連杰
(以上參考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