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拳是梁天柱所創立的南派梁門武功,套路主要有小連環、猛虎下山、十八羅漢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派佛家拳
- 流傳區域:廣西、台山、江門、東莞、羅定
- 所屬拳術:南拳
- 拳法套路:小連環、猛虎下山、十八羅漢
- 相傳:中國武術名師梁天柱
歷史沿革,主要特點,角度來看,養生方面來看,角度分析,基本擊法,主要套路,
歷史沿革
中國武術名師梁天柱所創立的南派梁門武功並由江門尹保林武術大師銘名為佛家拳(香港由梁家芳同門銘名為蛇形刁手)現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先後在廣西岑溪、梧州、蒼梧、藤縣、柳州,廣東廣州、台山、中山、江門、東莞、羅定、陽春、陽江、湛江、海南等地區教授佛家拳武功,從此佛家拳在兩廣大地及港、澳、台、加拿大、美國、東南亞地區和其他國家傳播發揚光大。
江門是南派佛家拳的承傳重要發展地區,為更好地承傳佛家拳,打響江門僑鄉武術文化傳承計畫,向世界傳播推廣。現經佛家拳第三代傳人,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江門市武術協會原秘書長,佛家拳總會創辦人、首任會長歐國雄先生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在江門市德強武術館設立南派佛家拳訓練基地,並全面地將南派佛家拳教授方式、功法、改革創新理念指導貫徹在教授之中,為南派佛家拳的普及和發展再創輝煌。
南派佛家拳是以柔克剛為總則;圈圓掌開合為源;子午身為基;五法為本;八字為綱;廿字訣出奇制勝為目的武術體系。
主要特點
在上肢十分重視拳、掌、爪功的訓練。而下肢則注重樁功的練習。拳要求五指卷屈握緊,拳面要平,拇指壓於食指。拉肩手為鳳眼拳,中指要求突出拳面。掌形要求拇指彎屈緊扣於虎口穴處,其餘四指伸直,指間微開,力達掌根。虎爪要求五指分開,指骨彎屈扣緊,腕關節上撓,掌心向外。龍爪要求腕關節下垂用力抓扣。
在站椿功上注重於馬步的練習,其式有四平馬、四平走馬、二字鉗扣馬,鉗扣走馬,包括四平馬轉換鉗扣馬子午化身的技擊要領。還有鉗扣馬,丁字椿馬步,左右、前後走馬技擊訓練。
角度來看
它與傳統套路形式,動作優美,方法清晰,節奏明顯,拳打四面,連環縱橫,剛柔相濟,身法多變,眼跟橋手,精氣神合一。練習套路時,學其勢,必得其法,習其形,須明其意。演練過程做到身正、頸直、沉肘拉肩、含胸拔背、步法靈活。身法要求做到吞吐浮沉,子午化身。在手法上,上中下,前後左右,陰陽順逆變化,剛柔並進,協調配合。在步法上,以四平馬、鉗扣馬、丁字步、拐腳、跪虎、踏腳、疊腳為主。使整套動作剛柔相濟,靜如山嶽,動則翻江倒海,拳出穿山動石,落步入地生根,甚是美觀。給人一種精神振奮,靈活多變,風格別致之印象。
養生方面來看
南派佛家拳注重以意使氣,以氣催力,調理陰陽。起到健身、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適合不同的年齡、層次的人群進行學習,在訓練上做到舌舔上齶,尾肛上提,使陰陽兩脈和諧統一。通過太子劍拳、圈圓掌功、五枝梅內功的修煉,呼吸調整,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培養真氣來怯病延年。在練習圈圓掌功時要明三節,以臂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以腿言: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全身言:頭為梢節,胸為中節,腿、膝、腳為根節。關節是肌肉筋絡的起止點,梢節靈活,中節柔軟,運行根節,氣血全身暢行。通過各關節旋轉伸縮活動,起到強筋壯體之功。
角度分析
南派佛家拳對整套動作中各個單勢基本功訓練特別嚴格,它非常注重上中下,前後左右手法的進攻防守的技術訓練。要求做到“吞身如鶴縮,吐手若蛇奔,活潑似猿猴,兩足如磨心”。出手快捷,先柔後剛,遇剛以柔制,以柔為主,用剛勢擊打,運用上要虛實分明,真假難分。離橋飛打以拉肩掌、圈圓掌、龍蛇混雜、半點槌、日字槌、流陰槌、伏虎、鉗扣手為主。迫橋以封、割、沉、浮、標、扛、拍、疊、為主。連橋(黐手)合打以懷捆、背劍手、鐵踭、拋踭、角踭、吸踭、疊掌、移山倒海、飛廉揸爪等手法為主。運用“五法、八字、廿字訣”周身關節肩、肘、手、胯、膝、足、皆擊打之器。技法上“剛勁進擊,似蛇吸食。柔勁陷人,如牛吐草。動亂敵意,急快制勝。靜觀敵變,以逸待勞。呑則合手伏橋,已是柔勁。吐則分橋擊打,剛勁快脆。沉乃避敵之銳,冷橋伏擊。浮即擊敵之虛,制人神速”。上法以手為妙,進法以足為奇,踏進中門為絕。
南派佛家拳在勁力上,要求運用先柔後剛的寸勁,彈抖勁,做到剛而不僵,柔而不松,剛柔並用。“長勁,離橋飛打、三關松。短勁,踭腰步合一。連綿,借力巧打,四兩搏千斤。飄打,變勁,聲東擊西。爆發勁,穩準狠、剛勁快脆”。練習上由正求順,由順求活,由活求合,由合求快,快中求力,力中求巧,巧內生精,精里求妙,妙中求絕絕就是百發百中。由於它的動作為“內”與“外”的運動為根本,練的是內家功法,處處體現形神合一,勁力穿透的氣概。在精神上它含而不露,神志舒展,計謀敏捷,出手於無形,身到,腳到,手到如猛虎出洞,迅猛快捷,無法遮攔。
基本擊法
主要有:拳法、掌法、手法、踭法、指法、膝法、腳法、步法、擒拿摔法。
拳法:千字搥、日字搥、昂撞、雙關、狡手、掃、扛、拋、扎、掛、流陰搥、半點搥、流星搥、過邊搥、鞭搥、擔扛阻頂等。
掌法:拋、封、拍、掛、升、割、決、擒、疊掌、移山倒海、關平捧印、圈圓掌、伏虎、白蛇吐信、黃蛇呑蚧、鬼王撥扇、龍形鉗扣、鯉魚過膊等。
手法:虎爪、龍爪、痴手、黐手、懷捆、纏絲手、行龍手、劉備過江、背劍手、鎖喉手、擺羊尾、影佛手、抽手、削竹手、釣門手、拉肩手、搪龍手、關公射箭、烏龍纏腰、美人照鏡、浮沉吞吐、金貓洗面、側身虎等。
踭法:包、拋、角、正、吸、橫、沉、弓、攻、鐵、企、擴、辦、花心、挷等。
指法:標、揷、二龍爭珠、龍蛇混雜、丁山射雁、盤龍鉗扣手、萬字蝙蝠、獨蛇尋穴、獨鉤寒江等。
拳法:千字搥、日字搥、昂撞、雙關、狡手、掃、扛、拋、扎、掛、流陰搥、半點搥、流星搥、過邊搥、鞭搥、擔扛阻頂等。
掌法:拋、封、拍、掛、升、割、決、擒、疊掌、移山倒海、關平捧印、圈圓掌、伏虎、白蛇吐信、黃蛇呑蚧、鬼王撥扇、龍形鉗扣、鯉魚過膊等。
手法:虎爪、龍爪、痴手、黐手、懷捆、纏絲手、行龍手、劉備過江、背劍手、鎖喉手、擺羊尾、影佛手、抽手、削竹手、釣門手、拉肩手、搪龍手、關公射箭、烏龍纏腰、美人照鏡、浮沉吞吐、金貓洗面、側身虎等。
踭法:包、拋、角、正、吸、橫、沉、弓、攻、鐵、企、擴、辦、花心、挷等。
指法:標、揷、二龍爭珠、龍蛇混雜、丁山射雁、盤龍鉗扣手、萬字蝙蝠、獨蛇尋穴、獨鉤寒江等。
膝法:跪虎、獨步英雄、鴻雁朝天、金雞獨立、白鶴踏雪、一掌河山、雙掛龍形、懸崖勒馬等
腳法:彈、掛、挷、釘、穿、踢、纏、切、蹬、廉、鏟、掛金鉤、醒腳、擒扣、上橫掃、劈腿、無形腿、連環掃等。
步法:四平馬、鉗扣馬,疊腳、踏腳、拐腳、偷腳、丁字椿、跪虎、座蓮、過步、呑馬、三角馬、小跳盤車、洗馬椿返等。
擒拿摔法:祼、包、鉗扣、雙黐、大鉗扣、子午化身、起吊提、餓虎擒羊、金絲刁手、仙人望月、黃鶯落架、獅子滾球、拋掌、抽彈、白鶴亮翅、寒胸虎背等。
步法:四平馬、鉗扣馬,疊腳、踏腳、拐腳、偷腳、丁字椿、跪虎、座蓮、過步、呑馬、三角馬、小跳盤車、洗馬椿返等。
擒拿摔法:祼、包、鉗扣、雙黐、大鉗扣、子午化身、起吊提、餓虎擒羊、金絲刁手、仙人望月、黃鶯落架、獅子滾球、拋掌、抽彈、白鶴亮翅、寒胸虎背等。
主要套路
套路是技擊的技術準備,技擊也是套路的運用。南派佛家拳目前流行於廣東、廣西、港、澳、台、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地區和其他國家的拳術套路有:小連環、猛虎下山、十八羅漢、大連環、全踭、八仙過海、龍虎相會、左連環、猛虎出洞、大八仙、子母橋、九龍渡海、四雄伏虎、太子劍、雙飛蝴蝶、佛掌、蛇形叼手、佛虎拳、五攻五防、側身虎等。器械內容有:飛龍虎棍、二地龍虎棍、流星趕月棍、小連環棍、頂打棍、雁落平山、獨釣寒江、一柱擎天、盤龍雙頭棍、行者棒、十八羅漢棍、十三太保、移花接木、雷仁生棍、伏虎棍、降龍棍。十字梅花刀、十字梅花雙刀、一捧雪雙刀、少林追門刀、少林醉砍義行刀、少林醉砍義行劍、八仙過海劍、行龍梅花劍、左手飛龍劍、九節軟鞭、圈圓掌功、五枝梅內功。對練套路有:小連環對拆、龍虎對樁拳、二地龍虎普棍對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