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釉碗,高14.5厘米,口徑31厘米。撇口,深腹,矮圈足。除底施白釉外,通體施黃釉,釉色淡雅柔和,胎體潔白細膩,器形雖大卻極為規整。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篆書款。現藏佛山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釉碗
- 高:14.5厘米
- 口徑:31厘米
- 特點:通體施黃釉,釉色淡雅柔和
黃釉碗,高14.5厘米,口徑31厘米。撇口,深腹,矮圈足。除底施白釉外,通體施黃釉,釉色淡雅柔和,胎體潔白細膩,器形雖大卻極為規整。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篆書款。現藏佛山市博物館。
黃釉碗,高14.5厘米,口徑31厘米。撇口,深腹,矮圈足。除底施白釉外,通體施黃釉,釉色淡雅柔和,胎體潔白細膩,器形雖大卻極為規整。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
名稱:黃釉瓷碗 朝代:明正德 信息:(高8cm、口徑18.4cm、底部直徑7.3cm) ...... 圖集 黃釉瓷碗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
【黃釉大碗】明代弘治年間景德鎮燒造。口徑20.1厘米,高8.7厘米。內施白釉,高溫燒成後,外為澀胎。再以澆釉法外施黃釉,低溫燒成。呈色純正,視感溫暖、明快...
遼黃釉小碗,是收藏於中國茶葉博物館的遼代文物。...... 遼黃釉小碗,是收藏於中國茶葉博物館的遼代文物。中文名 遼黃釉小碗 口徑 8.3厘米 高 3.9厘米 年代...
此展品為南宋文物。口徑12.5厘米,底徑4.8厘米,高5厘米。敞口,弧腹,小圓足,胎呈灰白色,胎質堅硬細膩,碗內外施褐黃色釉,釉色瑩潤有玻璃光澤,並帶有均勻細碎的...
【棕黃釉】顏色釉之一。日本學者稱“飴釉”,是介於青釉和黃釉的一種釉色。南宋、金時有棕黃釉劃花梅瓶和罐,瓶體修長,高帽唇口,劃錢紋、覆蓮紋等。明清時...
黃釉雲龍紋是清代的一件陶瓷作品。作為宮廷用瓷的傳統裝飾紋樣,歷朝歷代均在使用,且式樣繁多。按清宮條例規定,里外黃釉碗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皇帝及皇太后...
元時代,建窯沒落後,這種黃釉碗因為技術的沒落而大量出現,並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黃天目一樣,並不起眼的顏色,沒有花紋,甚至是非常古樸的顏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
黃釉乳釘紋豆 絞胎枕 黃釉蝶花枕 黃釉枕 黃釉雙系罐 黃釉注子 黃釉罐 青白釉缽 黃釉缽 黃釉碗 醬釉盤口雙系壺 黑釉盤口三系壺 茶...
一九八七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出土越窯青瓷,器形有瓶、碗、盤、碟等。...杭州和臨安墓葬出土的越窯青瓷以青黃釉為主,青綠釉所占比重直至五代時才逐漸...
點彩裝飾多在白瓷上使用,即在一種粗瓷青黃釉碗的內壁和碗心用褐黑彩點畫出梅花紋,富有裝飾性。這種藝術風格充分體現出黃土地人們粗獷雄放的性格,在中國瓷器...
“雞油黃”是瓷器釉色名的一種,是古董界對清代瓷器一種黃色釉的稱呼,始於明初,明清兩代只有皇家才能使用。...
因此,黃釉瓷器的製作要求極嚴,均為官窯特製的御用器,民間絕少見到。這是一對營口市博物館館藏的清道光時期的黃釉碗。高6厘米,口徑12.5厘米。敞口,深腹、圈足...
這一年冬天,陳萬里等專家聞訊趕到這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量卷草紋和篦紋青黃釉碗,類似日本學者稱之為“珠光青瓷”的碗,經過進一步考證,確定了“珠光青瓷”產地為...
元時代,建窯沒落後,這種黃釉碗因為技術的沒落而大量出現,並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黃天目一樣,並不起眼的顏色,沒有花紋,甚至是非常古樸的顏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
元時代,建窯沒落後,這種黃釉碗因為技術的沒落而大量出現,並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黃天目一樣,並不起眼的顏色,沒有花紋,甚至是非常古樸的顏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
21 黃釉灶 22 黃釉井欄 23 黃釉碓 24 黃釉磨 25 三彩七星盤 26 黃釉小碗 27 醬紅釉小碗 (二)陶、瓷器 1 陶碗 2 白瓷唾盂 3 白瓷細頸瓶 4 白瓷...
值得注意的是,釉下胎紅現象不但在宋元以前的“老窯瓷”和明清瓷上都有出現,而且在明清官、民窯瓷器上也都有出現。筆者收藏的一隻明代弘治官窯嬌黃釉碗殘片標本,...
左室僅存器物25件,器形有青灰釉龍壺、穀倉、碗、執壺、茶盞,青黃釉碗,青釉盞托、小瓶、小罐、黑釉兔毫茶盞,影青釉高足杯以及方形素麵銅鏡。此墓無明確紀年...
蠟黃釉,有細小紋片,碗內壁3等分處施釉下綠斑彩,綠斑彩似在胎上隨意所畫,無具象,鮮綠、精美。胎質黃中泛紅,較粗,胎施化妝土,應為安徽蕭縣白土窯器,較...
元時代,建窯沒落後,這種黃釉碗因為技術的沒落而大量出現,並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黃天目一樣,並不起眼的顏色,沒有花紋,甚至是非常古樸的顏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
元時代,建窯沒落後,這種黃釉碗因為技術的沒落而大量出現,並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黃天目一樣,並不起眼的顏色,沒有花紋,甚至是非常古樸的顏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