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營口市博物館新館自2004年4月8日正式開館以來,以創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為辦館理念,廣泛利用社會資源,走特色之路,舉辦各類展覽一百餘個,成為解讀歷史、傳承文化、普及知識、啟迪心智的重要文化陣地。在展覽陣地拓展到市外、省外、境外的同時,精心打造流動的展覽陣地,把優秀文化送進軍營、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努力建設民眾身邊的博物館,與新聞媒體單位牽手合作,共同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把博物館辦成沒有圍牆的民眾精神家園;潛心開展學術研究,編撰《營口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圖集》、《營口市博物館展覽陳列文集》、《近代營口圖說》、《百展回顧》以及四部《營口市博物館學會研討會論文集》,展現和弘揚了營口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
機構設定
內設辦公室、陳列研究室、考古部、保管部、群工部、鑑定部、非遺保護中心、保衛科8個部室。
基本陳列
現有《古邑風華——館藏文物精品展》、《百年風雲——營口近代歷史圖片展》基本陳列展覽常年對外免費開放。同時還有各類不斷更新的專題展覽對外開放。
館藏文物
元代醬釉剔花捲草紋罐
磁州窯系是宋金時期中國北方地區形成的一個窯系,一直沿續到元代,是當時北方民間瓷窯之一,所燒制瓷器均供鄰近地區人民民眾使用。由於其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所以不為士大夫階層所賞識。磁州窯器物胎釉較粗,格調樸拙粗獷。磁州窯的工匠們把當時當地人們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加以概括,用熟練簡潔的筆法畫在瓷器上,並且創造出新型裝飾手法,色彩對比強烈,極具藝術效果。磁州窯的最大特色就是黑白對比裝飾方法的運用,以畫花和剔花兩種最為流行。畫花是在白釉上畫出黑色的花紋,也有在黑地上畫褐色花紋的,稱為鐵鏽花。這種方法筆力豪放洗鍊,別具一格,開創了後世著重花繪的裝飾領域。剔花是先在瓷胎上施黑釉或醬釉,然後按花紋要求剔去花紋之外的空間,露出瓷胎,從而形成胎色與釉色的強烈對比。同畫花相比,剔花更具有立體層次感,其風格大方清新,活潑流暢,具有中國民間藝術的典型特徵。
這是一件市博物館館藏的一級文物——醬釉剔花捲草紋罐,是元代磁州窯系生產的產品,出土於蓋州市紅旗鄉勝利村。其造型特點為斂口、豐肩、圈足。外施醬色釉,口唇與足部不施釉。腹部以弦紋將圖案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以剔花工藝雕劃出卷草紋和牡丹紋圖案。此罐造型質樸粗獷,剔花線條簡潔流暢,在簡單中顯出豐富的變化,是金元時期北方磁州窯系典型的器物。
掐絲琺瑯墨床
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是出現於明代的一個著名的金屬工藝。通常認為它發展於明景泰年間,釉料多為藍色,故稱景泰藍。實際上在明清兩代它一直被稱為掐絲琺瑯,而景泰藍一詞在清末民初時才被採用。
琺瑯是搪瓷的舊稱,起源於日語,是以石英、瓷土、長石、硼砂及一些金屬礦物為原料,粉碎後熔煉而成。器物以銅為胎,用銅絲在胎上掐出各種花紋圖案,然後填以各色琺瑯彩料,燒制後再經過打磨,並在露出的銅絲部分鍍以金銀,其製作程式十分複雜。至清代,景泰藍工藝比明代又有所創新和發展,曾設有“琺瑯作”,後與“造辦處”合併,專門生產琺瑯製品。特別是乾隆時期景泰藍製作達到一個高峰,釉色增加到二十多種,工藝技法更加嫻熟,品種繁多,大到屏風、床榻、佛塔,小到筆架、硯盒、墨床……
這是一件市博物館館藏的清代掐絲琺瑯墨床。墨床是文人案頭上放置墨塊的文具。該墨床長21厘米,寬9厘米,高4.3厘米,銅胎,長方條幾形,雙足內卷,面嵌左右對稱的掐絲琺瑯勾雲團花紋飾。造型柔和流暢,掐絲細勻,紋飾繁密,打磨光滑,鍍金明亮,藍釉青翠艷麗,整件作品小巧精製,令人愛不釋手,是一件很典型的清代掐絲琺瑯器物,極具當時金光燦爛、豪華富貴的藝術風格。
黃釉碗
黃釉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從目前以發現的材料來看,以明宣德為最早。在中國古代,明黃為至尊之色,非皇家不能使用,明清時期更是如此。據清代《國朝宮史》記載,器物里外均施黃釉的瓷器,應屬皇太后、皇后的用具;內壁為白里,外壁施黃釉的瓷器為皇貴妃的用具;黃地綠龍器和藍地黃龍器則分別是貴妃和嬪妃的用具。等級制度十分明確。純粹的黃釉器如同五爪龍圖案一樣,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神聖不可侵犯。因此,黃釉瓷器的製作要求極嚴,均為官窯特製的御用器,民間絕少見到。
這是一對營口市博物館館藏的清道光時期的黃釉碗。高6厘米,口徑12.5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器物表里均施黃釉,碗底為白地,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青花篆書底款。此碗器型規整,製作精細,黃釉光亮柔和,結合文獻記載,通體施黃釉應為清代宮廷御用黃釉器中的最高級別。此碗雖歷經百餘年輾轉流傳,依然光彩奪目,不失當日皇家氣質。
清乾隆時期筆洗
筆洗是寫字作畫時涮筆用的盛水容器,在古代,筆洗作為文人墨客案頭上常設的文具之一,除了實用功能外,還要求有很強的藝術欣賞性,因此,筆洗的製作往往顯得十分精美,特別是清乾隆時期生產的筆洗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古代文具中的精品。
這是一件清乾隆時期的窯變紅釉筆洗。高3.8厘米,口徑9.5厘米,腹徑11.8厘米。扁圓體,斂口,矮圈足,通體施窯變紅釉。“窯變”是中國陶瓷裝飾上一種巧然天成的裝飾技法。它最初出現於宋代的鈞窯,因釉中有氧化銅和鐵的成分,在特殊的窯爐氣氛中呈現出絢麗多姿的色彩,成為一種變化最奇妙、色彩最豐富、形態最複雜的藝術釉色。至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的工匠們已能熟練地掌握窯變釉的規律,能燒造出各色效果理想的產品,這件筆洗釉色以紅為主,間有藍色,釉面色彩變幻莫測,猶如節日禮花斑斕眩目,是清代窯變紅釉器的典型品種。另一件是清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筆洗。高3.3厘米,口徑6.6厘米,腹徑10.2厘米,器型特點與上一件相同,器表施灑藍釉。“灑藍”又稱“吹青”,最早出現於明宣德年間,其製作過程是在胎體上以青料(含有金屬鈷的顏料)用小竹管蒙上細紗吹施,然後上一層透明釉紅高溫燒制而成。由於吹青的效果不可能像浸釉或刷釉那樣均勻,故而呈現出厚薄深淺不同,如同雪花般的斑點,形成特殊的藝術效果。至清代康熙時期,灑藍釉的製作工藝更趨完美,在當時又有“魚子藍”、“雪花藍”的美稱。吹青工藝製作難度較大,一件器物吹青數次少則三、四遍,多則七、八遍。因此,只有精細製品才採用此法施釉。此件筆洗釉面光潤細膩,灑藍自然勻稱,是一件難得的清代灑藍瓷佳品。
馬少宣內畫鼻煙壺
清代,吸食鼻煙之風傳入中國,並且迅速在上層社會中流行。盛儲鼻煙的煙壺便成為達官貴人隨身必備和把玩的物件,對煙壺藝術裝飾功能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於是,內畫煙壺工藝便應運而生。內畫煙壺是料器(玻璃)或水晶製成的小瓶子,瓶內用鐵砂和金剛砂搖磨成乳白色半透明狀,然後用特製的彎頭竹籤筆或竹籤狼毫筆蘸上顏色伸進瓶口內,在瓶壁上畫出各種圖案。內畫煙壺工藝相傳始創於清乾隆年間,至清末內畫煙壺工藝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湧現出馬少宣、周樂源、葉仲三等著名內畫大師。
這是一件市博物館館藏的清末內畫大師馬少宣的內畫煙壺作品,高4.9厘米,寬3.6厘米,厚2厘米。煙壺為水晶質地,晶瑩剔透。器型為扁圓體,直頸、小口、配綠色玻璃蓋,下有圈足。煙壺正面繪童子戲鷹圖,畫面生動逼真,人物神態栩栩如生,形神兼備。背面用楷書書錄宋程顥詩《春日偶成》:“雲淡風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落款:“壬寅仲冬,馬少宣”。“壬寅”即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馬少宣,清末民初北京著名內畫壺藝人,其作品畫工精細,書法雋秀。1915年2月,馬少宣的16件內畫煙壺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展出,獲名譽獎。馬少宣的作品有些迄今尚珍藏在美國各大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手中。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水晶內畫壺,是馬少宣早期作品,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更彌足珍貴,在館藏的十餘件鼻煙壺藏品中堪稱為佼佼者。
所獲榮譽
開館以來,博物館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先後在遼寧省博物館建設發展座談會、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被營口市委、市政府授予 “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國防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6年年末被遼寧省文化廳推薦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單位。 2007年年初被國家文物局確準為全國唯一一家市級“全國提升中小博物館展示服務水平項目”試點博物館。2007年還榮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