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 V. L. Komarov 將這類落葉松鑑定為新疆落葉松L. sibiricaLedeb.,後被 W. Patschke (1913)、郝景盛(1945,1951)所沿用。
1901年 V. L. Komarov 將朝鮮北部的落葉松鑑定為興安落葉松L. dahuricaTrautv.。
1915年 A. Henry 根據采自蘇聯遠東的標本鑑定為新種——Larix olgensisHenry,後被北川政夫(M. Kitagawa)(1939)、竹內亮(M. Takenouchi)(1942,1958)、劉慎諤(1955)、陳嶸(1957)、S. G. Harrison (1966)、E. Boborov (1972) 所沿用。1920年,E. H. Wilson 根據采自朝鮮北部修道院中栽培的綠色幼果落葉松鑑定為新變型——L. dahuricavar. principis-rupprechtii f. viridis Wils.。
1955年, 劉慎諤、王戰將采自吉林安圖長白山區種鱗較多的落葉松標本鑑定為“多鱗興安落葉松”L. dahuricaf. multilepis Liou et Wang。
1961年,鄭萬鈞等認迷這類落葉松生於各種不立地環境,球果大小、種鱗多少等形態性狀變異較大,但易與Larix olgensisHenry 相區別,沿用了中進猛之進的意見,將這類落葉松鑑定為L. koreanaNakai。1964年楊銜晉等則認為這類落葉松的球果大小較為穩定,應作為建立種下等級的依據,他們將球果較小(長1.4-2或2.3厘米)的類型鑑定為“”Larix olgensisvar. chanpaiensis Yang et Y. L. Chou;同意竹內亮的意見,將球果中等大小(長2.3-3厘米)的類型定為“中果變型”,改學名為Larix olgensisvar. chanpaiensis f. intermedea (Takenouchi) Yang et Nie;並認為球果較大(長達3-4.5厘米)的類型才是“標準型”的“朝鮮落葉松”Larix olgensisvar koreana (Nakai) Nakai,與此同時,明確指出:“L. lubarskiiSuk. 的種鱗光滑,苞鱗較短,大多不外露等特徵應屬於達烏里落葉松Larix gmelini的範圍,似應作為一個種下階層而不應作為獨立的種,而此類型已由劉慎諤、王戰定名為L. dahuricaf. macrocarpa Liou et Wang,即“大果興安落葉松”,采自黑龍江大興安嶺額爾古納旗古納馬古德嘎河北岔山坡),由於“dahurica”這個性質名字已經變為“gmelini”的異名,所以整個學名應有所更動,因此,其正確學名應為L. gmeliniKurcz. f. macrocarpa (Lion et Wang) Yang et Y. L. Chou”。同時,他們還在這篇論文中,將采自黑龍江張廣才嶺、寧安小北湖林場、綏陽白道山林場與吉林長白山區的標本鑑定為“海林落葉松”Larix heilin gensisYang et Y. L. Chou 和“毛基變型”Larix olgensisvar.chanpaiensis f.pubibasisYang et Nie。
中外植物分類學工作者對這類落葉松的分類意見比較分歧,名稱亦較混亂,僅在這樣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就先後發表過4個新種、2個新變種和4個新變型。為了弄清這類落葉松的種系關係,較為客觀地反映自然實際,《中國植物志》編委們從各有關單位借閱了上述新等級的各類模式標本。認為由於這類落葉松生於各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其球果大小,種鱗多少、形狀,鱗背的細小瘤狀突起的疏密和毛的有無,葉的寬窄,一年生長枝的顏色,毛的有無及其疏密、長短和著生的部位等形態性狀均有變異,變化幅度相互重疊,而無穩定、相關的區別特徵。因此,分布於中國長白山區、老爺嶺山區及毗鄰的朝鮮北部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落葉松應屬同種。上列各類等級的學名,除L. dahuricaf. macrocarpa Liou et Wang(即 L. gmelini f. macrocarpa (Liou et Wang) Yang et Y. L. Chou,但不包括 L. lubalskii Suk.)應屬 L. gmelini (Rupr.) Rupr. 外,其他學名均系Larix olgensisHenry 的同物異名。惟幼果呈綠色的類型應分為變型,因 E. H. Wilson 的“f. viridis”發表在先,其正確的學名應為Larix olgensisHenry f. viridis (Wils.) Na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