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羊川模式

黃羊川模式是在古浪縣東南的黃羊川實行的一種將農業社會直接進入信息社會的模式。

一、黃羊川模式的概念:工業化需要浪費大量的資源,包括不可再獲資源,並造成極大的工業污染。而走信息化道路,就能夠帶動和促進當地的社會發展,成功地實施超越工業社會、從農業社會直接進入信息社會的理想。
古浪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門戶,是國家級貧困縣。黃羊川位於古浪縣東南,是該縣最貧窮的鄉鎮之一,緊鄰戈壁沙漠、氣候乾燥,年降雨量僅為300毫米。全鄉25000多人聚居在80多個人煙稀少、外界難以接觸的“自然村”中,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就在這樣一個世代農耕的前工業社會裡,卻出現了後工業時代的文化技術——網際網路。這是台灣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在“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理念支持下,於2001年投巨資建成的。溫先生認為,美國西部開發用了百年的歷史進程才得以成功,中國西部的開發,只要引進網際網路技術,將黃羊川式的傳統農業社會與國際信息網路對接,就可以跨越工業化社會,直接進入以知識和信息為特徵的信息社會(以下將這種理念及其實踐稱為“黃羊川模式”)。該理念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工業化需要浪費大量的資源,包括不可再獲資源,並造成極大的工業污染。而走信息化道路,就能夠帶動和促進當地的社會發展,成功地實施超越工業社會、從農業社會直接進入信息社會的理想。“黃羊川模式”走的是“以校領鄉”的路子,著重培養黃羊川職業中學學生的數位化能力作為未來英業達軟體工業園區的技術力量,該校也因此成為網路連線與使用的濫觴。此外,溫世仁先生還構想並實施了“千鄉萬才”計畫——將“黃羊川模式”複製到1000個西部城鄉,培養萬名計算機與網路技術人才。
二: 黃羊川網路扶貧的內涵
經歷了農村責任制的改革,黃羊川的經濟發展有了改變。但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乾旱的氣候,經濟發展較為緩慢。2003年人均純收入1350元人民幣。與改革前相比,農民外出打工的人數增多了,其收入成為維持家庭生活的重要開支。當地民風淳厚,文化觀念多表現為多子多福、不重視女童教育、宿命觀念、官員崇拜等。這些都是該地區社會進步的潛在羈絆,同樣也是英業達集團引進網際網路時面臨的社會文化環境
溫先生對財富內涵的認識基於技術帶給人類的影響:資訊網路時代使財富的定義和創造財富的方法發生了全局性的變化。由於和發達地區的隔絕,農民普遍缺乏創造財富的能力。中國西部農村的經濟狀況更為惡劣,整個地區從一開始就沒有來得及搭上“工業化的列車”。然而,數字科技能夠為經濟發展帶來希望和生機,“數字科技的可怕性,在於它促使並帶動知識型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一個農業社會超越工業化的過程,直接進入資訊網路社會,其實是可能的。”這是因為,“通信光纜幹線比鐵路便宜,軟體開發中心比硬體生產線便宜。辦公室比工廠、網際網路比運輸網、電子商務比有磚牆的商務便宜,而且容易多了”。
“黃羊川模式”的理念是鼓舞人心的,目前黃羊川職中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路中心,通過學校網站海內外大批的人士獲悉了網路城鄉,各種團體、個人和政府官員來到黃羊川參觀了解、支教、服務,周圍的學生們也把考學的目標鎖定黃羊川職中。武威市中學教師的計算機、網路技能培訓也設立在該校。除了上述影響帶給黃羊川新鮮的景象外,這種網路扶貧的模式究竟帶給當地社會發展什麼樣的影響呢?
三、“黃羊川模式”效果調查與分析
自黃羊川網站開通之後,藉助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魅力,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被許多人知曉,也被許多新聞媒體報導[11]。下面結合調查資料試圖進行分析。
⒈ 調查資料的初步分析
本次A卷調查共涉及200人,男女兩性比例分別為59.5%和40.5%。國小和國中文化程度占7成(分別為35.5%和36.5%),未上過學的有18%,與他們的父輩比較,受教育程度有明顯的提高(未上過學的占47%,國小和國中各為21%和28%)。農民占據調查對象的69%。75%的家庭均有外出打工人員,4口人以上的家庭占88%。
⒉ 信息的選擇與接受
在網路未被引進這個偏遠農村之前,電視信息的單向傳播和外出打工人員帶回的信息不間斷的傳入,共同構織著這裡的傳播空間。在電視較多的可選頻道中,村民們首選新聞和電視劇。由於農事隨季節的更替,村民們收看電視的時間並無城市居民那般的規律。農忙時,他們甚至沒有時間看電視。勞作歸來的人們,吃過晚飯已經到了將近午夜。入夏後許多川區入網(“村村通”有線網)的村民要求把電視停了,主要是從費用上考慮[12]。貧困地區的農電費用遠遠高於城市用電,村民們不得不精打細算地節約。在訪談中得知,一些貧困家庭在晚上8點左右電視劇播放時打開電視,到廣告播放時關掉,等廣告結束後再重新打開電視。
事件新聞、政策新聞最為村民關注,尤其是事關百姓生計的方針政策。他們甚至對國際新聞投注很多注意力,而對會議新聞沒有興趣。另外,言情劇、歷史名著改編劇、展現宮廷權利鬥爭及武俠小說改編的連續劇最受歡迎。黃羊川文化生活貧乏,沒有村級文化站,文化娛樂單調。除了每年春節傳統的鬧社火等民俗外,農村娛樂生活僅依賴電視。通過電視,或許還有廣播和偶然讀來的報紙新聞,他們較少地、卻是無可爭議地獲知著外界的事情,儘管這些事情與他們的日常生活並無多大瓜葛。
⒊ 對網際網路的認識、接觸和評價
正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經濟仍呈典型農業經濟形態,大眾傳播事業遠未蓬勃興盛的鄉村,又一次面臨網路技術的選擇,而這種選擇是來自外部的、而非自發的需要。因此,當這個新技術一下子到來時,他們竟不知道它能做什麼?網路技術能給他們貧窮的生活帶來什麼?
⑴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黃羊川電子商務的運行基本上是一種被動型的校園服務的方式:在農民提出需求(銷售種植的農作物)後提供必要的幫助(在網上發布信息,並收取適當信息費)。電子商務的負責人由職中教師兼職,這就決定了其不可能走出校園主動尋求農產品市場。可以說,其電子商務還沒有達到市場化運作的程度。據負責人胡萬龍老師統計,從2002年開始,“校園網咖”第一次在網上完成農作物交易以來,到2003年共完成交易額52萬元。儘管這一規模在我們看來還十分小,但在胡老師眼裡,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
在實地調查中,除了在進入黃羊川十八里堡的入口處赫然橫立著“中國網路經濟長廊”的大幅標牌和在大南充村矗立的現代化的“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外,我們幾乎找尋不到網路的蹤影。當我們對網路的作用提出疑義時,胡萬龍認為,網路對當地農業最大的推動作用在於經過網際網路的推行,一部分農民已將傳統種植的土豆、小麥改為經濟作物,後者可以帶來比前者高2到3倍的效益。但是,種植經濟作物是需要大量水利灌溉的,對於乾旱少雨的黃羊川無疑是捉襟見肘。資料顯示,黃羊川水地面積只占所有耕地的9.2%,絕大部分山區的農田只能廣種薄收地維持生計。通過經濟作物帶動農業增收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⑵ 政府的態度和支持
發展社會學認為,多數開發中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屬於“後發外生型”,在這一進程中,特別是在其初期階段,政府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缺少土生土長的現代化力量的前提下,政府不得不在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熊彼特指出,由於開發中國家缺少民間企業家,因而政府有時不得不扮演企業家的角色。這個特徵突出地表現在東亞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過程中。英業達集團對黃羊川的網路資助可以看作是外部力量刺激的開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支持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網路開始引進黃羊川時,投資方並未與當地政府接洽,而是直接與黃羊川職中商討。於是,在起始階段,當地政府沒有介入,直到興建國際會議中心計畫提出後,政府出面協調收購農民50畝耕地作為中心用地。政府對投資方的義舉多有褒獎,並在水電交通、敷設寬頻等方面提供了幫助。調查顯示, 89.4%的上網用戶使用政府敷設的ISDL,只有極為少數4.3%使用電話撥接。然而當地政府的支持僅限於此,沒有進一步就有效利用台資推動黃羊川農村信息化發展做任何努力。
隨著商品經濟的日漸深入,一批受過較好教育,擁有獲悉信息的手段和技能的年輕人逐漸影響著當地人對事物的認識和態度。胡萬龍等當地知識精英們,由於教育和職業背景而成為“黃羊川模式”的首批受益者,也成為這一事件的主要傳播者。正是有了胡萬龍們的才能和努力,網路才能在這個封閉的農村紮下根來,並向周圍的農民顯示其新奇的魅力。
⑶ 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黃羊川模式”走的“以校領鄉”的路子,由於網路的介入,使黃羊川職中成為遠近聞名的學校,輟學率大大降低。當部分師生在英業達集團資助下走出黃羊川到北京、天津參觀學習,當一批批支教的大學生和海外民間團體來到黃羊川講學交流,這些裹挾著現代觀念、生活方式以及競爭意識的信息對學生的震動是巨大的。在調查中,我們用開放式問題問及學生今後的職業打算,“學習知識、建設家鄉、實現老師的理想”、“為建設祖國做貢獻”及“考個好大學、去外面”等答案呈現在眼前。從這些不乏可愛的志向能夠感受到學生嚮往衝出貧困山村、學習知識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望。但是,自高校分配製度改革後,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個曾激勵80年代大學生的理想已經變得十分蒼白。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投入回報率低可能是主要的因素。一對農村父母節衣縮食、含辛茹苦培養的大學生,當他們學成回到貧困故鄉,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與他們的期望往往相差甚遠。在“苦甲天下”的甘肅省會寧縣,歷年高考都是可圈可點,其生源幾乎遍布全國著名高校,甚至歐美。然而,這些學子回到會寧的卻寥寥無幾,其中不乏個人志向的異趣。但是故鄉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封閉的環境已遠遠不足以吸引他們回到親人的懷抱。有人說貧困地區是造血機器,不斷用貧瘠的、近乎枯竭的乳汁培養著沿海發達地區的人才。聽起來很是蒼涼和悲哀,這種近乎於“劫掠”式的人才輸送惡性循環並非一地一縣所能解決。這些受到網路扶貧激勵的黃羊川學子們,學成之後,是否能安心堅守在貧困的鄉村,或者保持高潔的志向不隨波逐流,都是需要繼續關注和分析的。
⑸ 普通村民對網路的認識和態度
在這樣一個目前還宥於校園的網路,當地農民如何認識和評價的呢?“一個能了解外部世界的設備”(23.5%),“一種現代化的設備,具體用於什麼,不太清楚”(10.5%),“孩子們學習的一種知識”(7%)和“能讓人致富的手段”(6%)。這種認識與網際網路在黃羊川定位為“以校領鄉”的模式以及電子商務初嘗甜果不無關係。
表1 普通村民與“網民”對網路的態度比較
表1對普通村民和“網民”進行置信度為99%的t檢驗,除問題8和12在統計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外,普通村民和“網民”對網際網路的態度均呈現顯著性差異。總體來講,與普通村民相比,“網民”對網際網路的態度比較傾向積極和肯定。
調查顯示,在一個由電視傳播、人際傳播為主要渠道的傳播環境裡,網際網路沒有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手段。網路所產生的影響僅僅發生在親歷過的教師和學生身上。對某些學生家長而言,網際網路或“千鄉萬才”之於他們的意義更多是為孩子們提供了能喝熱水、能吃上帶肉的湯麵的午飯。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家長並不了解網際網路為何物,而真切地認同“千鄉萬才”所行的好事,這也讓他們對子女求學更加積極地支持了。對其他大多數未接觸過網際網路的村民而言,網際網路與他們並不曾相關,他們仍舊面朝黃土地辛苦勞作。他們仍舊在電視眩目的光亮中獲知著外部的世界,仍舊與熟人親戚鄰居談論何時下雨、誰家在外打工的人賺了錢等,親切的家長里短、熟絡的人際連結仍是他們最熟悉的生活方式。遇到大事需要知道時,村委會組織開會傳達,還會將印有“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減免農業稅)的紅頭檔案發給他們。黃羊川並未因網路的引進發生了與以往生活不相一樣的變化,變化的只是孩子們看到了未來,家長們的目光也似乎穿越了大山的阻隔,看到了北京、天津對自己孩子的召喚。
四、分析與結論
據CNNIC歷年調查顯示,網路已成為人們獲取新聞與交流的重要渠道。而在欠發達農村,這些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正象此次調查所顯示的,網路在農村社會未能發揮預期的影響,主要宥於以下原因:
第一,經濟滯緩、社會形態呈傳統農業社會,未能產生出與電子商務相應的生產、行銷和服務的需求,其經濟發展不足以支撐網路的普及和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網路在落後農村社會的滲透;
第二,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當地農民不具備使用網路的技能和素質。這種技術門檻的消除有待於當地經濟的發展以及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第三,由於當地政府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的缺位,使得政府在推動農業信息化進程中失卻良機,致使在網路技術擴散的過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證。當地政府未能深刻洞悉這一新傳播技術所蘊涵的巨大能量和可能帶給當地社會的巨大作用。
第四,“黃羊川模式”將網路圈定在校園和“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兩個點上,以期推動當地社會的全面發展。可以說,這種模式的設計藍圖缺乏對中國農村的全面了解,沒有觸動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核心問題,即人地之間的矛盾衝突和農業生產率低下的現實[2]。對網路傳播技術寄予了超過其所能承載的發展重任。我們認為,與大眾傳播媒介之於社會發展的作用一樣,網路傳播技術只能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中間變數,它必須與當地社會制度、經濟環境、文化心理因素協調,方能在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中發揮作用。在黃羊川這樣一個信息需求低下、使用技巧及能力匱乏的社會環境中,僅僅引進網路技術還不足推動當地社會的發展,同樣不能超越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