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癬菌絲

黃癬菌絲

黃癬致病菌的菌絲散布在整個病發內,哪裡菌絲多,病發就在那裡折斷,故病發呈現參差不齊。

基本介紹

簡介,菌絲體按功能可分為,黃癬--頭癬中的一種,菌絲散布,永久性脫髮,三大臨床特徵,診斷標準,治療,可選用的中成藥,參考文獻,雞的黃癬病,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病狀和病理變化,診斷,防制,

簡介

英文:myceliumyellowringworm; favicchandeliermycelium;菌絲(hypha) :真菌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由孢子長出芽管,逐漸延長呈絲狀,稱菌絲。菌絲又可長出許多分支,交織成團稱菌絲體(mycelium)。黃癬又稱冠癬,是動物的一種真菌性皮膚病。它的特徵是在頭部的無毛部分,如雞冠的肉垂上面生成的一種黃白色、鱗片狀的癬痂。

菌絲體按功能可分為

營養菌絲體(vegetative mycelium),部分菌絲向下生長,深入被寄生的組織或培養基中,吸取和合成營養料,以供生長。
②氣生菌絲體(aerial mycelium),部分菌絲向上生長稱氣生菌絲體,其中產生孢子的則稱為生殖菌絲體。
菌絲按結構可分為有隔與無隔菌絲兩類。菌絲可有多種形態,不同種類的真菌可有不同形態的菌絲,故菌絲形態有助於鑑別。

黃癬--頭癬中的一種

菌絲散布

(favus)為頭癬中較嚴重的類型。診斷要點:典型損害為碟形硫磺色黃癬痂,中心有毛髮貫穿,病發無光澤,參差不齊。久之可形成萎縮性疤痕,造成永久性禿髮。致病菌為黃癬菌。本病亦可在成人發病。頭癬是指累及毛髮和頭皮的淺表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據致病真菌和臨床症狀的不同,一般可分為黃癬,白癬和黑點癬三種。黃癬致病菌的菌絲散布在整個病發內,哪裡菌絲多,病發就在那裡折斷,故病發呈現參差不齊。黃癬民間稱禿瘡、蒺藜頭,是由黃癬真菌感染頭皮及頭髮致成,傳染性很強。

永久性脫髮

黃癬多在兒童期發病,男、女兒童均可患病,但男孩更易被傳染。這可能是因為女孩留長髮,對頭髮起到保護作用,減少了黃癬菌接觸菌感染後,最初是在頭皮上出現小的紅色斑點。毛囊被侵犯發生粟粒大的小膿皰以後結黃色小痂。黃痂邊緣稍高起而中央凹陷如蝶狀,中央有頭髮穿出。隨著感染的範圍擴大,黃痂數目增多,互相合成較大的斑片,散發除鼠尿味,具有診斷意義。痂下的頭髮潮紅濕潤,有時乾燥。病情重時,可形成潰瘍。毛囊口流出膿液。被黃癬菌侵犯的頭髮乾燥沒有光澤,彎曲變形,但不易折斷,仍能生長到數十厘米。毛囊一旦因潰瘍遭到損壞,則癒合後,頭皮形成光亮萎縮的疤痕,脫掉的頭髮再也不能重新長出,成為永久性脫髮。

三大臨床特徵

典型黃癬有三大臨床特徵:即菌痂、萎縮性瘢痕與禿髮。菌痂:初發為中央貫穿毛髮的炎性丘疹或黃色點狀損害,逐漸擴大增厚,形成粘著的黃色厚痂。典型菌痂新鮮者呈硫黃色,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狀如蝶形;陳舊呈灰黃或灰白色。有類似鼠尿或穀物發霉的特殊臭味。患處頭髮乾燥,失去光澤,有不均勻的脫落,頭皮常有癢感。日久以後患處發生不規則的萎縮性瘢痕,瘢痕處頭髮多半脫落,以後不再生長。黃菌偶然侵入指(趾)甲,使甲板混濁變形,甲板游離緣下有黃癬痂。黃癬也偶然發生於身體的其它平滑皮膚部位,如面、頸等處,但有時僅有丘疹及少量鱗屑。

診斷標準

①有接觸史,家庭、親鄰或集體中有患病者。
②好發於頭皮部,亦可見於其它平滑皮膚部位。③濾過紫外線檢查及病發直接鏡檢可以確診。

治療

一、可選用的西藥
1.局部治療:應在去除病灶、清潔頭皮的基礎上進行。
(1)5%硫黃軟膏:外擦整個頭皮,每日1-2次,連續5-7周。
(2)2%一5%碘酊:外擦整個頭皮,每日1-2次,連續5-7周。
(3)有細菌感染且糜爛明顯時,可先用1:8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後塗金黴素軟青或包龍膽紫糊劑,每日1-2次,感染控制後再用5%硫黃軟膏塗擦整個頭皮。
2.全身治療:
(1)酮康唑:成人每日口服0.2-O.4g,兒童每日按每千克體重服用3-5mg,分1-2次口服。
(2)依他康唑(斯皮仁諾):每日O.2g,每日口服2次,連用1周。
(3)灰黃黴素:為治療頭癬的首選藥物,成人每天用藥O.6g,分2次飯後口服。兒童按每千克體重用10一15mg,分2次飯後口服。

可選用的中成藥

擦癬藥水:外用,塗抹患處。

參考文獻

雞的黃癬病

病原學

冠癬的病原是雞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allinae)即雞毛癬菌(Trichophyton gallinae),也是一種黴菌。菌絲長分枝,大分生孢子為橢圓形,大多4-6個細胞,小分生孢子數量多,單細胞,呈棒狀或梨狀。

流行病學

本病多見於夏季,主要通過皮膚傷口(如蚊子咬傷、擦傷等)傳染,雞群直接接觸就可以互相傳染,逐漸散播。雞群過分擁擠和環境衛生不良,更易促使本病的發生和發展。
本病主要發生於雞,各種年齡的雞都能感染。也可引起金絲雀、鴨、鴿和火雞冠癬。實驗室小動物人工接種可以發病,人也偶有發生感染的報告。

臨床病狀和病理變化

開始先是在雞冠上面產生一種灰白色的斑點,表面形成鱗屑,好像撒落的麵粉。以後逐漸擴大到整個冠部、肉髯、眼睛四周以及頭部無毛部分的皮膚,整個雞冠表面覆蓋著一層灰白色的癬痂。當疾病進一步發展,皮膚上沉積的鱗屑增厚,形成一種表面皺縮的結痂。病變也可能蔓延到身體有毛部分的皮膚,致使羽毛成片脫落,皮膚增厚和覆蓋著上述的鱗屑和結痂。
在有些嚴重的病例,病菌也可以侵入內臟器官,在上呼吸道黏膜上形成一種壞死結節和淡黃色的乾酪樣沉著物,偶然也可能發生在支氣管和肺,甚至引起嗉囊和小腸黏膜發生壞死性炎症。當疾病嚴重時,由於皮膚癢痛,病雞不安,精神萎頓,衰弱,消瘦,母雞產蛋減少。

診斷

根據病雞頭部皮膚的局部病變,就可以作出診斷。如有必要,可以用顯微鏡檢查病料,觀察黴菌的菌絲和孢子,可者進行黴菌的分離培養,即可得到確診。

防制

雞場,特別是種雞場,應當經常注意檢查,凡是發現病雞,重的立即淘汰,輕的隔離治療。病雞皮膚脫落和鱗屑能傳染疾病,因此雞舍地面和用具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同時要改進雞群的衛生條件。
個別治療時,先把病雞冠和肉髯等處的結痂用肥皂水浸軟後剝去,待乾燥後局部塗搽碘酊或碘甘油、10%水楊酸軟膏或2%福馬林溶液,均有一定療效。此外,也可以套用福馬林膏(配法:甲醛1份,凡士林20份,待水浴融化後搖振,攪勻,凡士林凝固後即成),塗敷患部皮膚,效果很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