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有機栽培技術操作規範

《黃瓜有機栽培技術操作規範》是2019年06月0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瓜有機栽培技術操作規範
  • 標準編號:T/GTSC 002—2019
  • 發布日期:2019年05月10日
  • 實施日期:2019年06月01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適用範圍,技術內容,

起草人

郭興文、靳清太、陳全興。

起草單位

館陶縣蔬菜服務協會。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國黃瓜採摘苑”有機黃瓜栽培的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和建立生產檔案。 本標準適用於黃瓜的有機生產。

技術內容

4 生產技術管理
4.1 栽培季節
4.1.1 冬春栽培
播種期以 1 月~3 月為宜,2 月~4 月定植,4 月上旬開始採收。
4.1.2 夏秋栽培
播種期以 4 月~7 月為宜,5 月~8 月定植,6 月開始採收。
4.2 品種選擇
4.2.1 選擇原則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雌性系、商品性好的短果型品種。冬春栽培,宜選擇耐低溫弱光、對病害多抗、早熟的品種,如津優36號、津優35號;夏秋栽培,宜選擇高抗病毒病、耐熱性好、抗逆性強的品種,如夏之光。
4.2.2 種子質量
應符合 GB 16715.1-2010 的要求。
4.3 播種育苗
4.3.1 育苗方式
冬春季,可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夏秋季,宜選用穴盤育苗。規格為塑膠營養缽口徑7cm~10cm,穴盤50孔或72 孔。
4.3.2 設施要求
冬春季,採用大棚加蓋小拱棚育苗,宜配備電加溫線或增溫設施;夏秋季,採用避雨育苗,宜添加遮陽、調溫、防蟲設施。
T/GTSC 002—2019 ?
4.3.3 種子處理
將種子放入55℃~60℃的溫中,維持水溫浸泡15min~20min,中間要不斷攪拌,當水溫降到25℃~28℃, 再浸種 4h~5h。冬春育苗還需催芽處理,將浸種消毒後的種子撈出洗淨,用濕紗布包好,放在 28℃~30℃ 條件下催芽,每隔 6h~12h 用清水沖洗 1 次,當 7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4.3.4 播種
將營養缽或穴盤裝入基質排放擺放整齊,澆透水,待水下滲後即可播種。每穴(缽) 播 1 粒種子,再覆蓋 1.0cm~1.5cm 的育苗基質(營養土)。冬春季加蓋地膜,增溫保濕;夏秋季覆蓋遮陽 網,降溫保濕。
4.4 苗期管理
4.4.1 環境條件
出苗前保持溫度白天 25~30℃,夜間 17~20℃,出苗後降低 3~5℃。根據濕度及時澆水。防病用 1000 倍 50%加瑞農(春雷黴素)溶液噴霧,防蟲可用 5%天然除蟲菊酯 1000~1500 倍液噴霧。二葉一心時可用雙 和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 500 倍噴施葉面。定植前降溫練苗。一般苗齡 30~35 天。
冬春育苗應早揭晚蓋覆蓋物,儘量增加光照,做到不旱不澆,澆水時應選擇晴天中午用育苗專用噴頭噴灑;夏秋育苗要適當遮光降溫降濕,避免形成“高腳苗”。
4.4.2 壯苗標準
葉色濃綠,子葉完整,莖粗壯,節間短,無病蟲害,苗齡 25d~35d。具體要求,冬春育苗,株高 10cm~ 12cm,二葉一心;夏秋育苗,株高 10cm~12cm,2 片~3 片真葉。
4.5 定植
4.5.1 田塊準備
定植前清除前茬殘留物,結合整地每 666.7 ㎡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3500kg~4000kg,深翻 30cm~40cm, 使土肥充分混合拌勻。整平地面,做寬 80cm~100cm,高 15cm~20cm 的高畦 ,並在畦面覆蓋地膜。定植前 15d~20d 及時扣棚膜,夏秋季栽培四周還應加扣防蟲網,並在頂膜上適當加蓋遮陽網。
4.5.2 定植時間
冬春季栽培應在 10cm 土溫穩定通過 12℃以上,選晴天上午 9:00 下午 3:00 時之間進行;夏秋季應選早晚涼爽時進行。
4.5.3 定植方法
每畦栽種 2 行,冬春栽培每 666.7 ㎡栽 3500 株~4000 株,夏秋栽培每 666.7 ㎡栽 3000 株~3500 株。
4.6 環境管理
4.6.1 溫度
冬春栽種緩苗期,保溫為主,活棵後通風降溫,白天溫度保持在 25℃~30℃,夜間 12℃~14℃;夏秋 栽種,緩苗期遮陽降溫,棚內溫度不超過 35℃。
4.6.2 光照
冬春季早揭晚蓋保溫覆蓋物,儘量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夏秋季適當遮陽降溫。
4.6.3 濕度
根據不同生育階段,通過地面覆蓋、滴灌或暗灌、通風排濕、溫度調控等措施將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緩苗期 80%~90%,開花結果期 70%~85%的最佳指標範圍。
T/GTSC 002—2019 ?
4.7 肥水管理
定植水應澆透,緩苗後,控水蹲苗,保持土壤濕潤。根瓜坐住後,結束蹲苗,澆水追肥。根瓜採收後,澆1次透水,進入盛瓜期采1次瓜,澆1次水。宜採用膜下滴灌或暗灌。盛瓜期前及時追肥,將沼氣液按 1:10 的稀釋倍數對植株進行灌根施肥,並適時噴施葉面有機肥防早衰。
4.8 植株調整
4.8.1 吊蔓
採用吊蔓栽培,抽蔓後應及時用尼龍繩或塑膠繩纏於秧蔓基部,垂直吊於棚室骨架或鐵絲上,並隨蔓的生長,及時將蔓和吊繩互纏繞,形成“S”型綁蔓,在植株生長點接近棚頂要進行落蔓。
4.8.2 留瓜
植株 7 節~8 節以上開始留瓜,根瓜以下的側枝、卷鬚應摘除。中後期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畸形瓜。
5 病蟲害防治
5.1 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建立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要方式的綜合防治措施。
5.2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蟲、粉虱、美洲斑潛 蠅等。
5.3 農業防治
避免與瓜類作物連作,嚴格棚室消毒,夏季利用高溫悶棚滅菌,選用抗病品種,培育適齡壯苗,加強田間管理等。 5.4 物理防治
採用黃板誘蚜,頻振式殺蟲燈誘殺,防蟲網覆蓋等。
5.5 生物防治
大力推廣套用生物農藥,霜霉病用0.3%可溶性液丁子香酚 1500 倍液防治;細菌性角斑病用 2%春雷霉 素可濕性粉劑 400~500 倍液防治;炭疽病用 0.4%低聚糖素水劑 500 倍液防治;白粉病和病毒病用 2%氨基寡糖素水劑 300-400 倍液防治;灰霉病用2億活孢子/克木黴菌可濕性粉劑1500 倍液防治;蚜蟲和粉虱用0.3%苦參鹼水劑 1500~2000 倍液防治;美洲斑潛蠅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乳油防治。
6 採收
瓜長到適合銷售規格時及時採收,用剪刀剪斷瓜柄,輕拿輕放,分類包裝。
7 建立生產檔案
建立田間生產記錄檔案,內容包括生產環境檢測情況、田間生產管理措施、農業投入品使用、採收和 茬口安排等,保存 2 年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