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

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

發病初期黑籽南瓜砧木的細根變褐腐爛,主根和支根變淺褐至褐色,嚴重時根部全部變成淺褐至褐色,然後細根基部發生不規則縱裂,在縱裂中間產生灰白色的黑帶菌絲,根皮可見密生的小黑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
  • 病原中文名:擬莖點黴菌
  • 病原拉丁學名:Phomopsissp
  • 病原分類地位:真菌界、半知菌類、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擬莖點霉屬
  • 病原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黃瓜,西瓜,甜瓜,冬瓜
  • 主要為害部位:果實、莖、蔓
  • 傳播因子:種子、土壤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病原特徵,侵染循環,發病條件,發病因素,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報檢植物:黃瓜
報檢類型:病害
中文名稱: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
英文名稱:Cucumber Fusarium root rot.
病原中文名稱:擬莖點黴菌
病原拉丁學名:Phomopsissp.
病原分類地位:真菌界半知菌類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擬莖點霉屬
病害類型:真菌
地理分布: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主要寄主:黃瓜、西瓜、甜瓜、冬瓜等葫蘆科植物
危害部位:果實、莖、蔓
傳播因子:種子、土壤
防治指標:不詳
檢疫地位:非檢疫對象
危害地位:葫蘆科植物嫁接、保護地栽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毀種。

病害症狀

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是嫁接黃瓜的主要根腐病種類。嫁接黃瓜在頭1個月內發育正常,摘心後至收穫期開始發病,接穗黃瓜病情進展較緩慢,初期葉片失去活力,晴天中午葉片萎蔫,早、晚或陰天恢復原狀,持續數天后下部葉片開始枯黃,且逐漸向上擴展,抑制側枝生長致黃瓜發育不良;用作砧木的黑籽南瓜莖基部呈水漬狀變褐腐敗,致全株枯死。發病輕的外部病症不明顯,砧木和接穗的維管束也未見變色,但細根變褐腐爛,主根和支根一部分變為淺褐色至褐色,嚴重的根部全部變為褐色或深褐色,後細根基部發生縱裂,且在不整形的縱裂中間產生灰白色的黑帶狀菌絲塊,在根皮細胞可見密生的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發生上述情況有2種:一是嫁接苗屬於黑籽南瓜部分近地面的莖基部出現水浸狀變褐腐敗,致使全株死亡;二是莖基部不出現水浸和腐敗症狀,南瓜和黃瓜的維管束也不變褐,掘取根部可見細根基部變褐腐爛,主根和支根的一部分也出現淺褐色至褐色,嚴重時根部全部變褐色和深褐色,後細根基部全部發生縱裂,並在縱裂中間可能發現灰白色黑帶狀菌絲塊,在根皮細胞可見到密生的小黑點。

病原特徵

Phomopsis sp.稱擬莖點黴菌,屬真菌界、半知菌類、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擬莖點霉屬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於表皮下,扁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無色,分枝,有隔膜。產孢細胞圓柱形,無色,內壁芽生瓶體式產孢。分生孢子有兩種類型:A型孢子卵圓形至紡錘形,無色,單胞,通常含2個油球,可萌發,是主要的一種;B型孢子線型,一端彎曲呈鉤狀,無色,單胞,不含油球,不能萌發。
病原培養性狀:
在PSA培養基上能產生灰白色菌絲,形成褐色至暗褐色菌落,菌絲具隔,直徑1.5~16μm,大小差別較大,有時形成黑色扁平不規則形菌核,大小0.02~10 mm,未見形成孢子,病菌在黃瓜莖葉加水瓊脂培養基上,20℃連續光照10天,在黑色孢子器里生成A型分生孢子,卵形至長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7~11×3~4μm,未見B型孢子。
病原生理特性:
病菌發育適溫24~28℃,最高32℃,最低8℃,一般低溫對病菌發育有利。該菌能侵染黃瓜、南瓜、越瓜等葫蘆科植物。

侵染循環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定植嫁接黃瓜易發病,地溫15~30℃均可發病,20~25℃發病重。

發病條件

鐮刀菌根腐病的病原為瓜類腐皮鐮孢菌。在土壤及病殘體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菌從根部的傷品侵入。高溫高時利於發病,連作、低洼地、土質黏重利於發,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5℃。擬莖點霉根腐病的病原為擬莖點黴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15-30均可發病,20-25℃發病重。土壤黏重,通透性差,植株生長衰弱易發病。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5)陰雨天或清晨露水未乾時整枝,或蟲傷多,病菌從傷口侵入,易發病。
(6)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含水量大,易發病;高溫、高濕、結露、多雨有利於病害的發展流行。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前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4)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層藥土,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穴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殘體。
(8)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9)高畦地膜覆蓋可提高土溫,降低棚內濕度,抑制子囊孢子釋放,減少菌源。
(10)避免在陰雨天氣整枝;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防治,並清除病葉、病株,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1)改用白籽南瓜嫁接防治黃瓜擬莖點霉根腐病,是壽光菜農的新發現,效果很好,可以採用。
(12)育苗床或育苗溫室土壤覆蓋塑膠膜,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土溫38~ 40℃消毒24小時,42℃6小時,48~5l℃10分鐘即可奏效,經熱處理的苗床,發病率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