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白土

黃泥白土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江蘇蘇州、江蘇無錫、江蘇常州、江蘇吳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泥白土
  • 土種編號:10913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漂洗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漂洗水稻土
  • 母質:黃土母質
  • 剖面構型:Aa—Ap—P—E—W
  • 面積(公頃):9600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無錫縣紅旗鄉友誼村,高平原。海拔6.2m,地下水位100cm,年均溫15.4℃,年降水量1027.8mm,無霜期220天,≥10℃的積溫4895℃,稻—麥輪作。 Aa層: 0—13cm,棕灰色(10YR 5/1),壤質粘土,屑粒狀結構,有銹斑及根銹,緊實度7.1kg/cm3。 Ap層: 13—24cm,棕灰色(10YR 4/1),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多鱔血斑和鐵錳斑,緊實度4.42kg/cm3。 P層: 24—44cm,黃灰色(2.5Y 5/1),壤質粘土,棱塊狀結構,多鐵錳斑,膠膜和小鐵錳結核,緊實度2.96kg/cm3。 E層: 44—59cm,灰橄欖色(5Y 5/2),壤質粘土,結構不明顯,多鐵錳斑和膠膜,少量結核,緊實度5.88kg/cm3。 W層: 59—100cm,灰黃棕色(10YR 5/2),壤質粘土,稜柱狀結構,少量鐵錳結核,多斑紋和膠膜,緊實度3.33kg/cm3。

主要性狀

該土種發育於黃土母質,發育程度接近黃泥土,只是土體中有一平均厚度小於10cm的白土層。剖面為Aa—Ap—P—E—W型。通體為壤質粘土,pH值從上到下呈遞增趨勢,為6.3—7.2。滲育層段開始即具有發育好的稜柱狀結構,結構面具體灰色膠膜,銹紋、銹斑明顯,瀦育層有較多鐵錳結核。在土體40cm左右以下出現一層白土層(E層),瀦育層(或Cb層)晶膠率7.24,分別為耕層的4.76倍,為犁底層的4.04倍,為白土層的1.87倍。據22個剖面樣分析,耕層有機質含量為2.44%,全氮為0.146%,全磷為0.039%,全鉀為1.73%,速效磷6ppm,速效鉀66ppm,有效硼0.2ppm,陽離子交換量為17.6me/100g土(n=35),保肥性能較強。

生產性能

該土種的白土層緊實,結構不明顯,下層為粘重的母土澱積層,影響水分的滲透,是發生滯水的障礙層次,但由於白土層很薄,存在位置較低,因而滯水程度較輕,通氣透水性能較好,對根系伸展影響不大;黃泥白土耕性良好,易翻易耙,適宜生長水稻、三麥、油菜等作物,大多為水稻和小麥、水稻—油菜輪作。黃泥白土常年畝產量600—650kg,單季稻畝產475—525kg,前季稻畝產375kg,小麥190kg。今後利用,要搞好溝渠配套,進一步提高外排水能力,使地表排水暢通無阻;養用結合,插種深根綠肥;消除滯水隱患,增強透水能力;增施氮肥的同時,重視磷、鉀肥的施, 配合秸稈還田,增肥土壤。

歸屬分布

黃泥白土,屬漂洗水稻土亞類漂黃泥田土屬。主要分布於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海拔4.5—6m的高平田上,處於黃泥土與白土過渡地段,以無錫縣和吳縣的面積最大,共有14.40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