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水資源與水平衡問題報告》是對黃河流域水資源、水平衡及有關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探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流域水資源與水平衡問題報告
- 發布時間:2019年9月
《黃河流域水資源與水平衡問題報告》是對黃河流域水資源、水平衡及有關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探討。
《黃河流域水資源與水平衡問題報告》是對黃河流域水資源、水平衡及有關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探討。善治國者必重治水,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2019年9月21日-26日,在中國地質...
《黃河流域藍皮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是研究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理論與實踐問題的重要科研成果,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持研創。 本書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水沙調控防洪、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流域環境污染治理、區域城鄉協調發展、保護傳承黃河文化、公共服務水平提升、體制機制健全等角度...
《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印發的方案。內容解讀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黃河流域萬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7立方米以下,比2020年下降1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8以上;上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
《黃河流域水資源及其演變規律研究》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浩。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第二大流域,黃河流域始終面臨洪水威脅、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來自自然環境方面的挑戰。科學認知現代環境下的流域水循環系統演化規律,定量評價併合理調配流域水資源,是實現黃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保障。在科學...
15黃河寧蒙段綜合治理對策報告 薛塞光 宋天華/244 16黃河流域產業生態化的路徑與政策研究 鄧生菊/259 Ⅴ黃河經濟篇 17黃河流域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何苑 燕星宇/272 18黃河流域內蒙古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產業最佳化升級途徑研究 於光軍/284 19黃河流域水資源約束下的糧食安全發展策略研究 彭俊傑/296...
20多篇智庫報告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圖書目錄 Ⅰ 總報告 1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001 一加強上中下游協同治理,促進流域生態系統安全健康/003 二最佳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007 三強化環境污染系統治理,淨化...
報告中對中國治水時間給予特別關注,向國際社會介紹了黃河流域綜合管理的成功案例。全書篇幅宏大,資料詳實,圖文並茂,堪稱當今世界水資源管理的知識寶庫。報告的結論非常清晰:淡水資源是跨領域的問題,在為發展所做的各種努力中處於中心位置。世界範圍內淡水資源做面臨的挑戰在不斷增加,這些挑戰來源於城市化與過度消費,...
四、黃河流域霧霾污染區域聯動治理框架設計 五、黃河流域霧霾污染區域聯動治理實現路徑 第五章 黃河流域水權市場建設與水資源利用 一、黃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水權市場建設的意義 二、黃河流域水權市場建設對水資源配置的作用 三、黃河流域水權市場建設與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四、黃河流域水權市場建設與提...
2019年11月12日下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龍子湖校區第一報告廳揭牌成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茂山,水利廳黨組書記劉正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清義一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揭牌。河南省社會...
《黃河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論與評價》以全新的視角探討黃河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在系統探討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水量再生、水質恢復、自然再生、社會再生的基礎上,建立了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的基本理論體系,開展了黃河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評價,探討了流域水資源的可再生能力,確定了水資源可再生性維持的閾值。...
全省上下負重自強、頑強拼搏,經濟總量不斷壯大,新的經濟成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培育,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主要挑戰。黃河一直體弱多病,生態本體差,水資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嚴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弱。甘肅作為欠發達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為突出,沿黃流域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西部大開發加快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東西雙向開放前景廣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穩固有力的制度保障。黃河一直“體弱多病”,生態本底差,水資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嚴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弱,沿黃各省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以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大保護和大治理為重點,準確診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找準科技創新著力點,破解技術瓶頸。二是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與修復,統籌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和水文化的有機聯繫和約束條件,提出兼顧水安全、...
6月28日,啟用“水利電力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黃河水資源保護辦公室”印章(黃辦字[84]第21號)。1990年8月2日,水利部印發《轉發人事部“關於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長江水利委員會機關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問題的批覆”》(水人勞[1990]100號),將“黃河水資源保護辦公室”更名為“黃河水資源保護局”。1992年3月5...
黃河水利委員會,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省(自治區)水利廳: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切實落實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要求,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動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問題,依據《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
做好與南水北調工程、大運河相關河段水資源調配工作的銜接。開展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等黃河幹流骨幹水庫協調調度,推進渭河、汾河、湟水河、洮河等主要支流水量調度。強制推動將非常規水納入統一配置,實行區域配額管理,逐年提高利用比例,並嚴格考核。 (三)做好地下水採補平衡。加強黃河流域地下水開發利用...
水多:洪澇災害仍是部分地區發展的心腹大患。20世紀9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江河流域有6年發生大洪水。水少:供給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較多,造成了河水斷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水髒:水環境污染等。水渾: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發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也包括沙塵暴問題。資料顯示,我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