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邁

黃東邁

黃東邁,土壤農業化學家。長期致力於土壤肥力和植物養分轉化等套用基礎研究。較系統地研究了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中的氮素轉化機制及規律,套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有機肥養分循環,將施用有機肥料的傳統經驗,逐步提高到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用定位試驗、論證了稻田實行免少耕的可行性;提出了旱地與水田中有機碳、氮分解速率的新見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東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5年4月8日
  • 籍貫: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黃東邁文選,

人物生平

黃東邁,1925年4月8日生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原南通縣)小海鎮雁行鄉申子圩。父親黃淬伯是我國現代語言學家。黃東邁9歲離鄉就讀於南京評事街國小及倉巷國小。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隨家人至重慶,就讀於重慶江北清華中學。國中畢業後考入重慶青木關中央大學附中高中部,得到公費助學金。中學時代生活十分艱苦,為了抗日,沒有人計較生活的好壞。當時的教學質量很高,名師甚多,品格也好,同學大多來自淪陷區,深切體會到國破家碎、顛沛流離之苦。愛國情操更激勵學子奮發進取,因此,學業基礎都比較紮實。1945年,渡過了他一生中金子般的中學時代以後,他考取國立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大學一年級就讀於重慶嘉陵江畔的中央大學柏溪分校。是年抗日戰爭勝利,舉國歡騰之際,內戰陰霾接踵而來。1946年他參加了重慶“一·二五”全市大學生要和平、反內戰示威大遊行,中大校長吳有訓、教授馬寅初也加入學生行列,他第一次在國民政府前聽到中共和談代表周恩來對大學生的講話。是年5月,中央大學復員於南京成賢街原中大校址。1947年5月,南京爆發震驚中外的“五·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大學生愛國大遊行,他毅然走進遊行隊伍,衝出馬隊和高壓水龍頭猛烈噴射的鼓樓憲兵封鎖線,直達珠江路,是日,眾多學生被打傷和逮捕,使他更加痛恨國民黨的黑暗統治。1949年4月,南京解放,正逢他大學畢業。
1949年7月,由南京學聯介紹,他和部分同學赴上海華東農水部棉墾訓練班學習。同年9月被分配至上海華東農水部土壤肥料研究室工作。1950年該室併入南京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前身是中央農業實驗研究所)土壤系,黃東邁於是年2月報到,從此,一直在那裡工作,迄今已50年。在50年代,他從事土壤調查和水稻土肥力研究。1957年1月,他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1月調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秘書,1965年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副處長,於蘇州望亭公社蹲點,對勞模陳永康的水稻豐產經驗進行綜合示範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過著一段不堪回首的混亂日子,1969年下放“省五七幹校”勞動。1970年1月,他攜兒帶女全家被下放落戶於句容葛村公社虬山腳下一個荒僻的生產隊里,那時該隊農民一天的勞動工分才1角錢。落戶3年,感受至深。1973年3月調回原單位土壤系並主持工作。1976年“四人幫”被打倒,“文化大革命”得以結束。他的一生,經歷特別豐富,抗戰、內戰,接連不斷的運動及至“文化大革命”和下放農村。等到稍稍安定下來,早已年過知命,早生華髮了。
改革開放春風迎來了80年代,他全心致力於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取得豐碩成果。1980年曾在馬尼拉“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學習半年。多次出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並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在國內,他多次組織和主持有關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方面的學術活動。黃東邁曾任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1987-1995),中國土壤學會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土壤—植物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1987-1995),江蘇省土壤學會理事長(1987-199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農學學科評審組成員(1992-1993),他是國際土壤學會會員。在國內外發表有影響的論文約70篇。目前,他已年逾古稀,仍在主持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農業有機肥養分循環、轉化、平衡”研究,在土壤科學研究領域內長期耕耘不輟,一生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

技術成就

50年代初,他曾隨李慶逵何金海進行江蘇省大豐、射陽縣土壤調查。1953年7月,與白綱義完成無錫縣土壤調查,並做出1/5萬土壤圖,將該縣水稻土分為五大土系,闡明各自的土壤剖面形態和肥力特徵,並對當地的有機肥料資源與利用進行了詳盡調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蘇省較早的有關水稻土分類研究的報告。是年11月,他和白綱義與安徽省農林廳合作,完成了淮北濉河兩岸土壤分布規律及其主要性狀的調查研究,繪製了1/5萬土壤圖。1955年,曾參加由沈梓培主持的淮河流域土壤調查,當時,建國伊始,百廢俱興,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國家號召廣大科技人員理論聯繫實際,深入農村,總結民眾經驗,開展多學科綜合性調查研究。當時的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在蘇南稻區(練湖農場)、淮北麥區(宿縣)分別設立綜合工作組,土壤調查是當時綜合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著重了解面上的情況。與此同時,1953年他曾在丹陽縣練湖農場蹲點,並較早地開展了水稻生長期間土壤中銨態氮素及亞鐵動態變化的原位研究,曾於1955年將這一研究結果發表於《土壤學報》。此後,他時刻關注和從事水稻土肥力研究。1957年他於《土壤學報》上發表了“水稻田乾耕及濕耕對於土壤中氮素轉化及水稻產量的影響”一文。1959年發表了“水稻土曬乾措施的增產效果及其與土壤性質的關係”一文,該論文曾由沈梓培提交1962年第七屆國際土壤科學大會(莫斯科,1962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在傳統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年復一年地增施了大量化學肥料,特別是氮素化肥的施用量迄今已居世界第一。因此,有機肥和無機化肥配合施用,已構成了我國農業生產中現行的一項施肥制度。有機無機肥料配合,對土壤和作物提供的養分勢必不同,但要研究其配合中的各自作用和相互的影響機理卻很困難。從1978年起,黃東邁等套用等氮水平下15N交叉標記硫酸銨和聖麻,逐步發現了有機無機氮素在單施或配合施用中的有關機制及其相互影響的規律。從而,在農業化學領域內,他首次成功地套用等氮水平下15N交叉標記有機肥和無機肥法,將植物從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不同氮源中吸收的氮素和土壤中貯存的來自這兩種不同氮源的氮素加以分開,在國際上率先定量地追蹤和闡明兩種氮源氮在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的循環、轉化,及二者之間的互動作用。指出當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時,化肥氮提高了有機肥氮的礦化率,有機肥氮提高了化肥氮的生物固定率。無論是單施或配合施用,二者僅有氮素不同去向之間的增減,在總的氮素水平上沒有明顯的改變。左右有機氮和無機氮配合施用中氮素命運的,主要是氮素在土壤中的礦化和生物固定作用。而有機氮和化肥氮配合施用的優點,主要在於使化肥氮的供應穩長,減少化肥氮的損失,同時又提高了土壤中氮素積累。他的一系列有關有機態和無機態氮轉化的論述,豐富了有關土壤氮素轉化和平衡的理論。80年代初,這一成就在《土壤學報》、《中國科學》等刊物連續報導後,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學術影響,被美國、前蘇聯、印度、國際水稻所,以及國內農業大學、科研單位有關專業所引用。
我國是世界上施用有機肥料歷史悠久的國家,儘可能多地將有機肥料投入農田養分再循環是我國農業的一大特點,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發展持續農業的一個重要基礎。在有機肥的再循環中,通過一年分解,幾乎有1/3左右的有機質留在土壤中,目前作物所需的養分有20%的氮、60%的磷和90%左右的鉀素是由有機肥供應的,可見有機肥的貢獻之大。黃東邁自80年代初即開始主持、規劃並參與農業部全國有機肥重點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有關有機肥養分循環、轉化的研究。近20 年來,他組織了全國有關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等12個單位中一大批專家和科技人員,對農業有機肥的養分循環與利用;有機肥改良土壤的作用;作物有機營養;有機肥的生物化學性質及生物學轉化過程;有機碳、氮元素在土壤—植物—動物生態系統中的循環利用;有機肥料對農產品品質的影響;農業有機肥資源調查與品質分析;不同地區農田養分平衡與調控等方面開展了比較深入和系統的研究,許多研究還用上了15N、14C同位素示蹤技術,完成了大量機理性的研究工作,把我國長期以來施用有機肥料的傳統經驗,逐步提高到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其學術水平和套用價值均處於國內外同類研究中的先進水平,其深度和廣度均為我國前所未有,顯示了黃東邁學術思想的開拓與創造和很好組織分支學科進行綜合科學研究的能力。截至1993年各協作單位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已有115篇,先後獲得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三項。
長期以來,對於旱地和水田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分解持有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但是,由於國際上有關有機質分解的概念大多是從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試驗而來的,淹水耕作土壤中的研究很少,水旱直接對比試驗則更少。也由於常規差減法本身具有嚴重的局限性,難以反映土壤中有機碳分解的真實情況。因此,近年來,對於旱地和水田有機碳、氮的分解速率、分解量方面的研究出現了很不一致的結論,他對一些傳統的概念提出了懷疑。
90年代以來,黃東邁及其合作者在上述的學術背景下,套用由14C標記的狼尾草、羊糞及由14C15N雙標記的水稻、玉米秸稈,先後在淋溶土、老成土及變性土上進行了兩組相同水旱條件下有機碳、氮的分解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有機物料在不同旱地土壤中的半減期為同等淹水條件下的1.4~2.0倍;不同旱地土壤原有碳(12C)的半減期為同等淹水條件的1.4~1.7倍,儘管土壤類型和有機物料不同,淹水土壤中14C的殘留量和殘留率均顯著低於旱地。在此基礎上,他認為由於好氣、兼嫌氣和嫌氣異養細菌它們合成自身細胞所需的能量並無大的差異,同時由於嫌氣分解所釋放的能量遠低於好氣分解,因此,水田嫌氣分解微生物所需能量必須通過分解比旱地好氣條件下所需的更多的有機質取得。在這一假設條件下,他提出:如果旱地和水田的土壤條件均適宜於微生物的代謝作用,水田土壤不論是有機碳的分解速率還是分解量實質上均大於旱地土壤,而有機碳的殘留量卻低於旱地的新見解。同時,他又引用了他們過去有關有機氮在水田和旱地礦化速率的研究,以及新近關於14C15N雙標記有機物料中氮素的礦化研究結果,說明水田土壤中有機氮的礦化速率同樣大於旱地土壤。他指出:由於旱地和水田有機碳分解速率和分解量概念的轉變,對於土壤中有機氮、有機磷、硫及微量元素等在水田和旱地中的礦化特徵究屬如何,都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它可能將涉及水田和旱地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領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重新確立。
在40年代,國際上即有人提出免少耕法,但主要用於旱地耕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大量勞動力流向鄉鎮企業,種田人變少了,省工栽培大受歡迎,但在水旱輪作制中是否可引入免少耕法,是一項國際上沒有進行過的新的嘗試。
黃東邁早在1982年,得到中國科學院首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對這一問題開展了系統研究,並分別在江蘇省太湖地區沿江潮土(張家港)、低洼地區變性的粘土(青紫泥,吳江)以及丘陵地區的黃棕壤(句容)上,3個水旱輪作地區,建立了免少耕長期定位試驗,迄今已進行了25季的連續試驗。研究內容包括:常規耕作與免少耕法對稻麥產量的影響,土壤免耕條件下的肥力與施肥,稻田土壤表層管理與養分轉化,土壤曬垡與氮素的固持和釋放,有機肥還田方式與稻田環境,免耕表層土壤中肥料氮的去向以及稻田粘閉對肥力影響等問題。長期定位試驗以及其它輔助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免少耕條件下,不同類型土壤上歷年稻麥累積產量和常規耕作的相比無顯著差異;土壤曬垡後,在整個水稻生長期間,其氮素的固定量及釋放量均因曬垡而增大;稻田有機肥面施,結合免少耕,可以大大減輕或消除土壤次生潛育化的威脅,即使犁底層以上的青泥層也會因此而消失。稻田粘閉(指旋耕機帶水攪拌作業)並未增加對水稻氮素總量的供應,對稻田氮素轉化的影響並不明顯,提出了稻田整地無需反覆帶水旋耕的觀點。黃東邁認為我國南方水田分布面積廣,多熟栽培季節緊,生產潛力大,可以在較肥沃的土壤上推行部分免少耕農業,對減少勞力、保證冬季作物的栽種農時、提高稻後旱作播種質量和協調水旱作物對土壤環境的需求矛盾均很有利,這一耕作法在我國南方水旱輪作制地區很有發展前景。
水旱輪作中實行免少耕,在國際上是一種創新,是我國耕作技術上的一項重大改革。黃東邁結合這項技術實踐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具有開拓性,他在這方面的一些論述已編入熱帶地區水稻可持續生產的土壤管理論文集,受到亞太地區一些國家的重視。
黃東邁從事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研究已有50年之久,一直致力於套用基礎研究,推進國家農業科技進步,學術造詣較深,求實奮進,富於開拓創新。多次出席重大的國際和國內土壤科學會議,培養了4名碩士、博士研究生,貢獻卓著,在土壤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學術聲譽。

簡歷

1925年4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原南通縣)小海鎮雁行鄉申子圩。
1938-1945年 在重慶江北清華中學國中部和青木關中央大學附中高中部學習。
1945-1949年 在國立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習。
1949年7月-9月 畢業後在上海華東農水部棉墾訓練班學習。
1949年9月-1950年 華東農水部土肥研究室,技佐。
1950-1969年 江蘇農業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副處長。
1970-1986年 江蘇農業科學院土肥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1986年至今 江蘇農業科學院土肥所,研究員。

主要論著

1 黃東邁,李錫涇.水稻生長期間土壤中銨態氮及亞鐵的變化.土壤學報.1955,8(2):83~89
2 黃東邁,張柏森.水稻田乾耕及濕耕對於土壤中氮素轉化及水稻產量的影響.土壤學報.1957,5(3):223~232
3 黃東邁,白綱義.無錫縣土壤肥料調查報告(鉛印本,內部發行).1953.1~34
4 黃東邁,白綱義.淮北濉河兩岸土壤的分布規律及其主要性狀.見:華東農科所土壤肥料研究報告彙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58:88~115
5 沈梓培,黃東邁,白綱義等.水稻土曬乾措施的增產效果及其與土壤性質的關係,土壤學報.1959,7(3~4):124~134

黃東邁文選

圖書名稱:黃東邁文選
書籍作者:黃東邁
圖書出版社:中國農業
圖書品相:9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50.00元
圖書類別:自然科學
圖書標籤:文選 中國農業
上書時間:2009-09-04
出版時間:2004-08
開本:16開
裝訂:精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