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三在讀中學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積極參加抵制和燒毀日貨活動。18歲考入廣州法科學院,時因他父親剛去世,家境困難,讀書半工半讀。他曾多次聆聽孫中山氣勢磅礴的演講,十分敬佩孫中山的革命精神,接受了革命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日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大羅村
- 出生日期:1907
- 逝世日期:1983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黃日三(1901—1983),豐順縣湯西鎮大羅人。1926年大學畢業後隨軍北伐,參加過汀泗橋等戰役。先後任連、團指導員。次年,參加南昌和廣州起義。1931年加入十九路軍,投身上海抗擊日軍的戰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僑務工作,被選為豐順縣人大代表,曾任縣僑聯主席和縣政協委員。
人物經歷
黃日三在讀中學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積極參加抵制和燒毀日貨活動。18歲考入廣州法科學院,時因他父親剛去世,家境困難,讀書半工半讀。他曾多次聆聽孫中山氣勢磅礴的演講,十分敬佩孫中山的革命精神,接受了革命思想。從此,他投入革命活動,先後參加了收關余平商團、回響“五卅”反帝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的遊行行列。
民國16年(1927)8月1日,黃日三參加了南昌起義,在瑞金、會昌與敵作戰,後轉戰來粵,在湯坑戰役失利後,奉命疏散回家暫避。不久,他又赴廣州入葉劍英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因起義失敗而輾轉香港、上海、大連等地避難。翌年秋,回廣州,在省立一中(今廣雅中學)任教3年。
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變後,黃日三參加十九路軍,任十九路軍七十八師政治部宣傳幹事,投入上海閘北、吳淞等地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1934年閩變失敗後,他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捕,而南渡印度尼西亞。不久,返回家鄉定居。
解放戰爭期間,黃日三先後捐獻300多擔谷及捐款購賣槍枝支援游擊隊。他家成為游擊隊開會、活動據點,部署解放湯坑的軍事會議就是在他家中召開的。
新中國成立後,黃日三致立於橋務工作,是成立豐順橋聯會的倡議人之一。1956年豐順縣僑聯會成立後,倡儀海外僑胞捐資興建豐順縣華僑中學,並任建校委員會副主任,主理其事。1958年底,又創建豐順縣華僑旅行服務社為華僑回鄉探親、旅遊提供方便。他在僑聯工作期間,努力開展海外工作,廣交朋友,為華僑、僑眷排憂解難,為維護華僑、僑眷合法權益做了大量工作。他熱心公益事業,從不徇私。
黃日三先後多次被選為豐順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豐順縣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一屆至第五屆豐順縣僑聯會副主席、主席。“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衝擊和迫害,但他沒有計較個人得失,1966年退休後仍然擔任豐順縣僑聯會名譽主席,為僑務工作操勞到最後一息。
1983年6月8日,黃日三在家病逝,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