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介紹,黃文炤墓,
人物介紹
黃文炤(1556年—1651年),又作黃文照,字麗甫,學者稱為季弢先生,又因終生不仕,時人稱為“黃布衣” ;泉州府同安縣北部新圩鎮金柄村人(今屬廈門市翔安區)人。長期居住泉州郡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亦記為晉江人。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據《同安邑志》和林素庵先生(林孕昌號素庵,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林孕昌》)《筍堤集》有關資料為作《傳》。
祖籍同安金柄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黃文照,字麗甫,同安人,參政文炳弟,學者稱為季弢先生。”
黃文炤生於同安縣新圩鎮金柄村黃氏望族,是紫雲黃氏35世、金柄黃肇綸30世之四長派四世裔孫。在祖籍地金柄還保存有黃文炤關於保護山林的《祖林垂示碑》、《大侖山護林碑》,重建廟宇的《重興祠堂記》,以及有關防治水患的《石幫記》等碑刻和摩崖石刻。
日以談道為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記,黃文炤是“萬曆(1573—1620年)中諸生。”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始為諸生,數奇,遂棄去,專性命之學,潛心力行,自比陳布衣真晟之儔,日以談道為事。所著有《道南一脈》、《孝經》、《仁詮》、《太極圖》、《理學經緯》諸書。晚又以《易》學著。”
黃文炤是著名理學家,自幼卓志性學,潛心力行,是朱熹學派的理學傳人,有“品高嵩岱,學溯關閩”之譽。
天啟(1621—1627年)間,朝臣何喬遠、葉向高、張肯同、蔣德璟等曾聯名疏薦(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何喬遠、葉向高、蔣德璟》),但黃文炤一生不仕,以述經講學、游山訪友為樂。
與艾儒略交遊
天啟五年(1625年),以“西來孔子”著稱的天主教徒艾儒略入閩。艾儒略在福建活動達25年之久,足跡遍及八閩。天啟六年(1626年)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九進九出泉州,與泉州地方官、士大夫、教徒廣泛交遊。艾儒略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得到福建士大夫的讚許,閩中名流聚集福州與艾氏論道。《熙朝崇正集》收集閩中諸公贈艾氏之詩。據統計,贈詩的71人當中,有22位泉州的名流,其中包括黃文炤。(參見泉州歷史網qzhnet.126.con《泉州宗教·天主教·明·艾儒略》)
黃文炤有許多詩作,其中一些體現了其多元的宗教思想。其詩作有讚揚伊斯蘭教的,為當今法國巴黎博物館所收藏。
長期隱居泉州清源山南台院
黃文炤曾長期隱居在泉州郡北清源山南台院著書立說,理學家林孕昌為築“訪賢亭”。
林孕昌《辟西洞天記》云:“西洞天者,清源裴岩之西而別一洞天也。……癸酉(崇禎六年,1633年)秋,復筑前台二亭:一曰‘襭雲’,一曰‘訪賢’。……‘訪賢’則在南台院內,為布衣黃季弢著書處。亭成,有當道攜尊來訪,布衣故自匿,余高其風,名之曰‘訪賢亭’雲。” (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山川·清源山·西洞天·明·崇禎林孕昌<辟西洞天記>》)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
“隱溫陵(泉州郡城)南台山中。
嘗出遊大江以南至雲間,訪陳氏繼儒論業,大相歡契。
平生至老手不釋卷。性好獎士類,遇人有片善必極引重念及。朝家宵旰憂勤,內外多故,疏床敝席,不敢自逸,見者皆為之興感。
嘗柬林素庵(林孕昌號素庵)句云:‘天上有人調玉燭,山中許我坐春台。’又云:‘四郊多壘懷司馬,一籌莫展愧仲連。’蓋憫時念國,草茅抱杞憂如此。”
與林孕昌倡明“旦氣之學”
黃文炤與林孕昌一同提倡“旦氣之學”,為理學的發展做出貢獻。(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林孕昌》)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4·人物列傳·明列傳11·林孕昌》:
“明年癸酉(崇禎六年,1633年),開講於在茲堂,與布衣黃文炤倡明‘旦氣之學’,從游者日眾。”
“(崇禎八年,1635年)直指(按察使)張應星偕曾櫻率僚屬至一峰書院聽講,郡紳士畢集,孕昌與曾櫻、黃文炤各出講章。”(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曾櫻》、《泉州書院·一峰書院》)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崇禎戊寅(崇禎十一年,1638年),南安(縣治在豐州)倉猝之變,走者相望,富家巨室不知所為。 照與監司峽江曾櫻講學於筍江,出片紙開諭之,立散,人服其德化。”
天恩存問
崇禎十七年(1644年),北京崇禎政權覆滅,隨後清兵入關,南京弘光政權一年後覆滅。唐王朱聿鍵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稱帝福州,改元隆武。
時黃文炤已九十歲,歸隱同安故里。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 先生文照》:“乙酉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九十,歸隱故里輪山之北。”
隆武帝授黃文炤為國子監學正,黃文炤堅辭不就,皇帝於是賜給他“天恩存問”匾額,並撥地方官銀300兩,以供著書之用,時人稱為“聘君峨山黃先生”。
身後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年九十三卒。”
臨卒前,他交待後人,要將他的棺材吊在三秀山的雪山岩後進東房樑上,以示“生不戴清朝天,死亦不履清朝地”的氣節。黃文炤的棺材在雪山岩中度過200多個春秋,至鹹豐(1851—1861年)初才下葬在同安長興里竹壩保黃坂美龍山(今竹壩農場壩崎山)。
著述
黃文炤一生致志著書立說,除上述《道南一脈》、《孝經》、《仁詮》、《太極圖》(《太極圖解》)、《理學經緯》諸書外,還有《約言問答》、《琴莊》等理學著作,以及《古今長者錄》、《九日山志》等。(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南著述·古今長者錄、郡邑志乘·專志·九日山志》)
林孕昌評述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7·遺佚黃季弢先生文照》:
“林氏孕昌曰:
‘吾郡自紫陽(朱熹)過化以後,學脈火傳,至蔡文莊(蔡清)師弟薪而揚之;近何司徒(何喬遠)倡學於泉山(泉山即清源山,指清源山賜恩岩的鏡山書院),家省庵(林學曾號省庵)開講於‘不二’(不二祠,即小山叢竹書院),又燈而燃之。(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蔡清、何喬遠、林學曾》、《泉州學校·溫陵書院、鏡山書院》)
黃氏季弢,司徒同學友也。司徒與閩直指李公先後曾薦於朝,未及征,升文、筍江二社奉為北斗。
先生屏嗜寡慾,絕識去智,以聖賢之書愉其志,以朋友之聚飭其躬,枯坐一室,著述萬卷,八十年來有如一日。嘗有取於朱子,晚年定論其學,以未發為宗;其教,以‘躬行’為本雲。’”
黃文炤墓
2007年3月14日上午,黃文炤墓揭碑典禮在同安竹壩農場壩崎山上隆重舉行。碑的正面刻著“同安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字樣,背面是黃文炤的生平簡介。而整個墓園雅然一新,占地3000多平方米,宏偉壯觀。
據了解,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及黃文炤宗親500多人出席了典禮。金門宗親專程組團前來共赴盛典,台北、台南、高雄、澎湖、馬來西亞等地的黃氏宗親會也發函祝賀。
據同安區收藏協會會長、考古專家吳鶴立介紹,黃文炤自幼卓志性學,潛心力行,是朱熹學派的理學傳人,平生述經講學,游山訪友,有“品高嵩岱,學溯關閩”之譽。
吳鶴立表示,最近10多年來,每年台灣、金門、馬來西亞等地的黃氏宗親都會組團回鄉拜謁憑弔一番。因此,將“明·理學黃文炤墓葬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對於聯誼海內外,特別是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連結
黃文炤一生傳奇
黃文炤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出生於黃氏望族,是紫雲黃氏35世、金柄黃肇綸公30世之四長派四世裔孫。
天啟年間,當朝名宰何喬遠、葉向高、張肯同、蔣德景等聯名疏薦,後來隆武帝恩授國子監學正,文炤堅辭不當官,皇帝於是賜給他“天恩存問”匾額,並撥地方官銀300兩,以供著書之用,故有“黃布衣和聘君峨山黃先生”之美稱。文炤公一生致志著書立說,有《道南一脈》、《兩孝經》、《仁詮》、《理學經緯》等書留世。他還有許多詩作,其中有讚揚伊斯蘭教的詩作,為當今法國巴黎博物館所收藏,詩作充分體現了當時進步的外交思想。在祖籍地金柄還發掘了關於保護山林的《祖林垂示碑》、《大侖山護林碑》,重建廟宇的《重興祠堂記》,以及有關防治水患的《石幫記》等碑刻和摩崖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黃文炤享年96歲。他交待後人,要將他的棺材吊在三秀山的雪山岩後進東房樑上,以示“生不履清朝天,死亦不履清朝地”的氣節。黃文炤的棺材在雪山岩中度過了200多個春秋,於清鹹豐初年被下葬在長興里竹壩保黃坂美龍山,在其生母曾氏淑人墓葬的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