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孕昌(1595—1657年),又作允昌、胤昌,字為磬,號素庵,明泉州新門外浮橋人,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生。萬曆四十三年中舉,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
基本介紹
- 本名:林孕昌
- 字號:字為磬
- 出生時間:1595
- 去世時間:1657
生平,明代,清代,逝世,著作,
生平
明代
林孕昌的伯祖理學家林學曾為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他追隨兩年,手抄當時理學家王守仁、薛瑄的語錄及先儒格言,領悟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所創立的濂、洛、關、閩之學的要旨,為以後從事理學研究和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爾後,林孕昌出任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由於嚴格整飭軍紀,妥善處理標營衛總剋剝軍糧弊端,使兵將畏憚,上司信服。天啟五年初,他以點馬差便道返家省親。因見當時吏治腐敗,回家後擬作終養父母的打算。上面屢次催促,他不赴任;九月,要調他去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又逢父親病逝在家守制。三年服滿,催文迭至。到崇禎元年(1628年)他才去北京補吏部稽勛司主事,不久調驗方司司印。
崇禎五年,林孕昌再升稽勛清吏司郎中,給假焚黃省親。他至家後在筍江畔建在茲堂,在清源山南台舟峰建綸恩、雷薦二亭,重辟西洞天唐代林蘊、林藻的讀書處。第二年,他在在茲堂開始講學,還與布衣黃文炤提倡旦氣之學,為理學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年秋天,他與黃景昉、謝元珧在清源山南台建 雲、訪賢二亭。冬天,他在泉州城西北奉聖鋪(今西門)建宅第,取名“棲綠園”。崇禎七年,林孕昌在棲綠園建講壇,與蔣德璟大力倡導正氣學。門徒更加廣泛,連兵備道曾櫻、知府樊維成、縣令戈簡都來聽講。第二年,林孕昌遷居棲綠園,按察使張應星和曾櫻率領僚屬到一峰書院聽他講課,一時府城紳士畢集。
林孕昌在家鄉講學,組織筍堤學社,成績斐然,解元蔡高標、何承都均出自該社。崇禎十三年,他與蔣德璟重建清源山西洞天的偕樂亭。落成之日,他和知府孫朝讓登臨賦詩。
崇禎十七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南京吏部尚書徐石麒上奏推薦林孕昌,遭到嫉忌者的阻止,只擢任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林孕昌推辭不去。第二年在家居喪。清兵攻下南京,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詔選林孕昌出任兵部右侍郎,接著又推任太常寺卿,他也堅決辭絕。
清代
清順治五年(1648年)秋,泉州知府景世英建宏文學社,延請林孕昌主持講課評選,一時文教大興。順治八年正月二十九日,林孕昌誕辰,眾弟子為他鐫刻石像立在清源山八仙閣。當時前往參加慶壽者有百餘人,他在清源山第一山亭執經開講作為壽辰謝禮。是年,林孕昌重修西洞天,又修葺半嶺岩的不易亭,購置福田作為清源山歲時香火。
順治九年,林孕昌在棲綠園潔身堂開講《解析批語》,分經課藝,聽講的人十分踴躍。笥中僅遺筆“五矢、墨二函、履二隻”。
逝世
順治十五年,泉州紳士公議設特祠祭祀林孕昌。次年春,迎林孕昌牌位供祀在晉江縣學左側的正氣堂里,即他講學舊處。順治十四年二月,在家病逝。
著作
所著有《經史耨義》、《論語耨義》、調易口占》、《旦氣語錄內外篇》、《旦氣箴》|《泉山小志》、《戊巳自鏡錄》、《續國小》、《易史廣占》、《易史象解》、《春秋易義》、《春秋總論》、《三禮約》、《悌經》、《續尚書》、《續三百篇》、《銓曹奏議》、《在茲堂會語》、《筍堤集》、《雁山集》、《百夢草》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