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帝陵,即黃帝的陵寢。關於黃帝陵的位置,除了陝西黃陵之處,學術界還存在河南靈寶、甘肅慶陽、北京平谷、山西臨汾等不同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帝陵
  • 外文名:Yellow Emperor's Mausoleum
  • 地理位置:存在陝西黃陵、河南靈寶、甘肅慶陽、北京平谷等不同說法
  • 所處時代:上古
名詞解釋,主要論點,

名詞解釋

黃帝陵,即黃帝的陵寢

主要論點

由於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變革,關於黃帝陵的位置,學術界存在不同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
黃陵縣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鎮,有較多的歷史文獻記載為據。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索隱》云:“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這是關於黃帝陵的最早記載的記載。漢代班固的《漢書》、唐代王瓘的《廣黃帝本紀》、北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等較多歷史文獻也都有相同的記載。黃帝逝世後,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人文初祖的懷念之情,便起冢為陵,立廟祭祀。《史記·封禪書》載:“上(指漢武帝)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可見,漢武帝以前,橋山黃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來,因各朝皇帝的重視,不斷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此外,黃帝陵周圍有密集的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有48處,多數屬於仰韶文化遺址,即相當於黃帝時代的考古文化遺址,這為《史記》關於黃帝“葬橋山”提供了的考古學背景,也是黃帝陵在陝西黃陵橋山的考古學的支撐。
黃帝陵
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
2、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荊山黃帝陵
荊山黃帝陵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西20公里陽平鎮的黃帝鑄鼎原上。
《史記·封禪書》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鬚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墜,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上天,乃抱其弓與胡胯號。”《資治通鑑》載:“荊山,在城南三十五里,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此。”“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之陽。”《尚書》載:“荊,河唯豫州。荊,靈寶荊山。”明萬曆四十六年《襄城縣誌》:“首山,在縣治南五里,橫亘九里。”明《鼎原黃帝廟奎閣記》:“閿鄉縣治之東南,岡巒一帶,若起若伏,逶迤而來者,黃帝鑄鼎原也。”清《重建鑄鼎原奎樓記》:“縣治東南,秀出一峰,為黃帝鑄鼎原。”光緒二十年《閿鄉縣誌》:“黃帝陵在城東南十里鑄鼎原。漢武帝建宮。唐刺史王顏為銘,縣令王億立碑。後廟傾圮,碑記荒歿。……乾隆十一年知縣梁溥復捐修。”又婁底里軒轅廟明《尚朴碑》載:“唐時工地穿地得玉有懸珮孔,則志載黃帝陵者,其不虛歟。”
鑄鼎原現存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石碑一通,唐代虢州刺史王顏撰文,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籀書。碑首部分殘缺,碑身尚保存完好,碑文字跡多數清晰可辨,文曰:“惟天為大,惟帝堯則之;惟道為大,惟黃帝得之。《南華經》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黃帝守一氣,衍三墳,以治人之性命,乃鑄鼎茲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為谷之變,銘記鑄鼎之神。銘曰:道口神帝,帝在子人。大哉上古,軒轅為君,化人以道,鑄鼎自神。漢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遠,失德及仁。恭惟我唐,元德為鄰。方始昌運,皇天所親。唐興茲原,名常鼎新。……唐貞元十七年歲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陰亦鐫刻有碑文,內容大致與碑陽類同,為楷書。此碑為迄今中國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軒轅黃帝事跡的最早碑銘,是中國國內研究炎黃二帝歷史的重要史料。
在鑄鼎原附近1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現50餘處以廟底溝類型為主的從仰韶時期到龍山時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其中,這裡出土的距今5500年仰韶文化時期人工開採的銅礦石,第一次印證了“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的史實;2001年發掘出的全國最大房基遺址,與《白虎通》所載“黃帝修宮室,以避寒暑,此宮室之始也”相吻合。
除首山、荊山外,在遺址群上及周邊地區,還有許多山名、地名和村名,與黃帝時期的文化傳說和記載有關。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荊山黃帝陵
3、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黃帝冢
黃帝冢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五頃塬鄉五頃塬村與二頃塬村之間,子午嶺西麓橋山,距正寧縣城24公里。
史記索隱》引《前漢書》記載:“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地理志》曰:“上郡,秦置。縣二十三;……陽周:橋山在南,有黃帝冢。”南北朝時期編纂的《魏書·地理志》記載:“陽周有橋山、黃帝冢。”唐代李泰編纂的《括地誌》載:“寧州羅川縣在州東南七十里,漢陽周縣。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唐代歷史學家杜佑編纂的《通典》記載:“寧州羅川縣:漢陽周縣,今縣城是。後魏為顯州,隋改為羅川,天寶初改為真寧。有橋山黃帝葬處。”唐代李吉甫編纂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真寧縣東八十里,黃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處。”宋代樂史編纂的《太平寰宇記》記載:“橋山,一名子午山,在真寧縣東八十里。黃帝冢,在橋山上。”清乾隆年間的《正寧縣誌》載:“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曰:‘黃帝葬衣冠處。’”
現存於正寧縣文化館、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碑文說:“茲縣據羅水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原隰隱轔,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高於後。”
正寧縣境內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廣泛,達40餘處,多處遺址就分布在黃帝冢附近。其中,宮家川東坪遺址1976年冬出土人面紋葫蘆瓶和繪黑彩魚紋圖案的彩陶盆,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典型遺存。有專家考證,黃帝就是生活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時代。
明代以來,正寧人景清、慶陽人李夢陽以及強晟等人,都有與“橋山”或“黃帝冢”有關的詩作傳世,如景清《題正寧縣境》詩中就有“橋山唯有靈湫在,萬代穹碑煥典章”;強晟的《橋山》詩中更有“軒轅何事厭塵寰,自昔乘龍去未還”及“爭知仙駕游何處,猶說衣冠葬此山”等詩句。說明北宋以前正寧一帶是有過諸如冢、廟、祠或“穹碑”存在的。(圖片參考資料: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黃帝冢
4、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黃帝陵
平谷黃帝陵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山東莊村西廟山上。這裡北依漁子山群峰,南對盤山,西鄰西漢平谷古城,山上有大冢,世傳為軒轅黃帝陵,俗稱軒轅台。
成書於明英宗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的《大明一統志》記載:“漁子山,在平谷縣東北一十里,上有大冢,雲軒轅黃帝陵也。唐陳子昂詩‘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疑即為此山,下有軒轅廟見存。”明《長安客話》記載:“黃帝陵:世傳黃帝陵在漁子山,今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岡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漁子山也,其下舊有軒轅廟雲。”清《天府廣記·陵園》中述:“北京東北平谷區境內漁子山有大冢,俗稱‘軒轅台’,祖傳為黃帝陵,舊有廟,今圮。黃帝都冀,故其陵在冀境內。舊雲在橋山,又曰在寧州,非也。”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由張朝琮修的《薊州志》記載:“峨嵋山南十五里至漁子山,其山在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岡阜窿然,形似大冢,相傳為黃帝陵,山下有軒轅廟。漢武帝元封二年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即此處。”1934年編修的《平谷縣誌·地理志·名勝》記載:“縣治東北山東莊之西有山,岡阜窿然,形如大冢,相傳為軒轅墳,然無實錄可稽,真贗莫辨。上有軒轅廟,亦不知建自何代。廟內碑文引唐陳子昂軒轅台詩‘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尚想廣成子,遺蹟白雲隈’以證其處。又《禮記·樂記》記載:‘封黃帝之後於薊’。為此,則傳非無因耳。”
此外,《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日下舊聞考》、《光緒順天府志》、《帝京景物略》等古籍,都有黃帝陵在平谷區漁子山的記載。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北京平谷黃帝陵
5、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溫泉屯鄉黃帝陵
涿鹿橋山位於河北省涿鹿縣城東南溫泉屯鄉溫泉屯村南,小礬山鄉好地窪和趙莊村北。
《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後“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魏土地記》載:“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雕檐華宇被於浦上。”《水經注》載:灅水經過下洛城南之後,“溫泉水注之,水上承溫泉於橋山下。”《涿鹿縣誌》載:“橋山位於今涿鹿城東南20公里處,以山頂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橋而得名,海拔918米,現存有黃帝廟遺址。”
在涿鹿的“橋山”曾建有黃帝廟,與歷山、釜山的唐堯廟、虞舜廟建築規模、形式相同,廟基用的是4個石斧,廟基周圍有厚約1毫米、帶暗條紋的精美黑陶陶片,廟基見有漢代、北魏、遼代、明代磚瓦。橋山下的溫泉上建有華麗的祭堂,在今溫泉屯村西建有一座宜鄉城,《水經注·水篇》載城中築有“溫泉行宮”,專供歷代帝王到橋山祭祀黃帝廟時居住。《魏書》、《北史》載,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於天興三年(公元400年)五月,“幸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堯、帝舜廟。”同年,東晉安帝司馬德宗,也為此而到涿鹿。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六月,拓跋嗣“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黃帝廟”。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拓跋嗣再次幸橋山,“遣使者祠黃帝、唐堯廟”。神鹿元年(公元428年)八月,拓跋嗣長子拓跋燾即位後,又同樣到涿鹿登橋山祭祀黃帝廟。
在涿鹿,有關黃帝的史跡大致分布在1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其中較集中範圍約8平方公里,即黃帝城附近一帶。主要有黃帝城、黃帝泉、黃帝祠、軒轅湖、溫泉行宮、定車台、蚩尤寨、蚩尤泉、蚩尤城、蚩尤墳、釜山、橋山等23處炎黃蚩先祖文化相關遺址遺蹟,並有大量出土文物。
長期以來,涿鹿一帶大量流傳著有關黃帝、蚩尤、炎帝等先民的故事,僅涿鹿縣組織編寫的《軒轅黃帝的傳說》一書,即選入故事69個,內容涉及從戰爭到和平、從生活生產到創造發明各個方面,成為研究黃帝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和依據。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溫泉屯鄉黃帝陵
6、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橋山黃帝陵
曲沃橋山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城東北25公里處。登臨橋山,可以看到一個高大的山丘,與橋山似連非連,獨立成山。據傳,那就是人文始祖黃帝的陵丘。
清《曲沃縣誌》載:“入山皆異草,深谷生幽香。山中有洞,窈然無際,昔有樵夫好奇入探,聞水聲,懼而返,山覆洞上如橋,故名橋山,俗稱省作喬。”
橋山頂峰有黃帝廟,建於五代之後周顯德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廟毀於明末戰亂,今僅餘基址殘存。《曲沃縣誌》載:“橋山黃帝廟在橋山主峰,後周顯德中建,今廟毀,石柱鐵瓦猶存,遇旱禱者,有片雲止檐際,輒雨。”
《穆天子傳》記載,西周第五代天子周穆王來此拜山拜祖,令人載石載土,加高、加寬、加固了黃帝的陵墓。據測,這個傳說中的黃帝陵丘,上面是土,下面為石,既符合古代帝王陵寢的規制,也符合《穆天子傳》中的記載。
《山西通志》載有多處黃帝廟,其“一在曲沃城中,明正統間裡人掘地得古碑,……其陰贊文曰:‘道德巍巍,聲教溶溶,與天地久,億萬無窮’。因立廟。”曲沃當地有一個特殊的歷史現象:新中國成立之前,曲沃縣境內(包括今侯馬市)近200個行政村,村村有廟,鄉鄉有廟,僅縣城就有3座黃帝大廟,每座廟占地都在200畝以上,雖經戰亂破壞,但仍有50餘處遺址遺蹟,而在曲沃周邊的鄰縣卻沒有一座黃帝廟。
從文物遺存看,橋山上有唐宋年間碑文記載的黃帝上廟建築遺存,山下亦有考古見證的下廟遺址;在下廟遺址之東、上廟遺址東南處,確有規模浩大、氣勢軒昂類似墓葬的封土存在;上廟遺址還發現一小塊無年代記載的殘碑,上刻“炎帝侵諸侯”和“堯舜做貢時”碑文,可能是關於昔日堯舜也曾在此祭祀黃帝的相關記載。此外,橋山北麓有著名的陶寺遺址,南麓則有曲村天馬遺址、方城遺址、東許遺址等新石器時代和周代遺址。縣誌藝文志亦記錄有曲沃文人歷代讚頌黃帝的詩文。(圖片參考資料: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橋山黃帝文化風景區
7、陝西省延安市高柏山黃帝陵
高柏山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石家灣鄉高柏山。高柏山是大理河與淮寧河的分水嶺,其山南北長而東西窄,南起石嘴村,北至曹家坬村,縱貫十餘里。
《漢書》載:“漢武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台,至朔方、臨北河……還祀黃帝於橋山,乃歸甘泉。”《漢書·地理志》載:“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史記·末裴(集解)》載:“(皇覽)曰黃帝冢在上郡橋山。”《水經注·卷三》載:“奢延水(今無定河)……又東,走馬水注之,水出西南長城北陽周縣南橋山。秦二世賜蒙恬死於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有黃帝冢故也。帝崩,惟弓箭存焉,故世稱黃帝仙矣。”走馬水,即今無定河支流淮寧河,源頭即在今子長縣石家灣鄉高柏山,橫穿今子長縣澗峪岔、南溝岔鄉,東流注入無定河。
《漢書·地理志》關於上郡陽周縣一條明確記述說:“橋山在南,有黃帝冢。”陽周到底在哪裡?根據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標示,秦漢的陽周縣,是一個相對籠統的位置,大約是由甘肅東部到陝西東部,橫跨陝西北部,其中心區域,是今天陝北的子長縣縣境。但只有在今石家灣鄉曹家坬一帶有一座陽周古城遺址,而《漢書》中記載的黃帝冢,已經找不到確切位置了。然唐代著名史學家、撰史學名著《史記索隱》的司馬貞,力主黃帝陵在漢陽周縣的觀點。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高柏山山門
8、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張山子鎮黃帝陵
棗莊黃帝陵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張山子鎮黃邱山套中。黃邱山套由東、西、南、北四大山系組成,分別稱為“東山九嶺”、“西山九峻”、“南山十戶”和“北山八絕”。四大山系共有大小山頭36座,其中主峰黃龍山高260米,又叫龍門山,是黃帝采銅處(古稱黃爐山)。黃帝陵黃丘在小蠍子山(古稱黃丘山)下。今小蠍子山西不遠有黃邱古村,為北宋所置黃丘守陵戶繁衍形成。
黃帝陵被當地人稱為土山,山上有古墓群。據古籍記載,此山在北宋時即被政府認定為黃丘黃帝陵。當時在陵前豎碑,並禁樵採,置守陵戶,明嘉靖年間始毀。
南宋羅泌撰《路史》曰:“黃帝都彭城,壽丘在此山北。”明天順五年李賢、彭時等纂修的《大明一統志》曰:“黃帝陵在此(黃丘山)北。”明萬曆二十四年頒行的《兗州府志·山水志》載:“(黃丘山)在縣南六十里。相傳黃帝壽丘在其山北,其下龍泉出焉,經黃丘北流,入於新河。《路史》‘黃帝都彭城’,此地隸徐疑是。”光緒三十年本周鳳鳴主修的《峰縣誌·山川志》云:“(嶧縣)又南六十三里曰黃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廣袤十餘里,層巒重巘,迢迢南去,不見其尾,世所謂‘十八黃邱’也。其陰平岡,有冢數十,相傳為黃帝陵。”光緒本《嶧縣誌·古蹟考》復云:“(黃丘)在黃丘山北,巍然一天冢,名曰‘黃丘’,黃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採,置守陵戶。嘉靖間始毀。”
在黃丘附近,自古就有一些姬氏村落,不排除是當年守陵族人的後代聚集形成的。黃丘村形成於北宋,有學者認為很可能就是《嶧縣誌》中所云宋元時期安置的守陵戶村落,至洪武年間,侯姓從山西曲沃遷此落戶,“二姓相處不睦,後姬姓遷走”,造成了黃帝陵“嘉靖年間始毀”。
黃帝陵在黃邱山套。除壽丘和黃丘外,黃邱山套附近古還有黃爐山、荊山、龍泉、祖水、傅陽邑等地名,顯示出與黃帝的關聯性。
此外,《嶧城區志》、《微山湖志》也記載黃邱山套有黃帝陵的傳說,但皆一語帶過。
9、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軒轅墳
軒轅墳即黃帝墳,其墳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朝歌)城東北2.5公里的莊村東南、趙溝村東。
黃帝陵(黃帝的陵寢)
淇縣軒轅墳復原圖
《朝歌鄉志》載:“相傳黃帝死後即葬於沬。其墳在今縣城北七里堡村東南隅。”“殷紂時,相傳其墳為群妖所據,姜子牙火燒,其墓乃絕。”“至明代,其墳遺址尚存一石門,蓋當日之墓門。”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淇縣與地圖說》一書中記載:“石村門,城北少東五里,戶口並古煙封,西臨驛館路,南有石門,村因此名。”
據趙溝村幾位老人回憶:軒轅墳墓門,系兩石柱嵌一石匾構成。其石柱橫斷面約0.5米見方,兩柱相距約2米左右,柱高約2.5米,石匾橫額上鐫有“軒轅墳”三個篆字,石匾橫額兩端石柱外,各雕有一小猴,墓門兩石柱埋入土中很深。墓門東北部有一片約800餘米長的土丘,為軒轅墓,其上被荊棘灌木野草覆蓋。這也印證了志書中的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