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巾文化
- 別名:太平道教文化
- 產生時間:東漢末年
- 所屬地區:河北邢台
- 地位:河北省民間文化搶救工程
- 代表作:太平道樂、黃巾鼓等
發源地一靈仙廟,大本營一黃巾軍寨,國家非遺—太平道樂,省級非遺—廣宗黃巾鼓,省級非遺—南和抬黃槓,市級非遺—廣宗打醮,
發源地一靈仙廟
遺址留存可現當年公元184年,即東漢末年,中國歷史上爆發了第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其領導者是當時的巨鹿人張角。雖然黃巾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它卻沉重打擊了東漢政權的封建統治,促進了社會進步。
在邢台廣宗縣縣城西北的大柏社村,有個方圓約一畝地的大坑,坑的西邊有座廟,村民們把坑叫做“聖水坑”,把廟叫做“靈仙廟”。傳說,這就是當年張角為人們求神治病的地方,所求的神是“靈仙”,“靈仙”在坑裡的水中放了藥,人們喝了水就能治好病,所以水被稱為“聖水”。據說張角學過醫,因此“聖水”能治好一些病也就不奇怪了,而張角也正是利用這種方式把人們聚集了起來。後來,“靈仙廟”遭到破壞,村民們又在原來的位置重新建了一座小廟,供奉“靈仙”。
另外,該村還有“一桿旗地”、“張角井”和據說是當年黃巾軍挖的地洞,黃巾軍和東漢軍隊作戰的重要地點黑風口據說也在這裡。這裡的很多村民們都能講一大串關於張角的“黃巾軍”和太平道的故事。有一種說法認為,這裡是黃巾文化的發源地。
大本營一黃巾軍寨
邢台縣西北的靈霄山是黃巾軍寨的遺址,是河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山海拔1062米,位置偏僻,山體陡峭,險峻異常,但山頂上卻有一片能容納上萬人的大面積平地,上面有點將台、八角琉璃井、水牢和一些古建築的斷壁殘垣。文物保護有關人士認為,根據這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特點和作戰需要的戰場規模,這裡可能是黃巾軍的殘部駐守之地。 在邢台,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有凌霄山廟會,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紀念張角的,也有紀念三黃公(即張角、張梁和張寶三兄弟)的。
國家非遺—太平道樂
黃巾起義對民俗和民間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一直流傳到現在。邢台廣宗有種不同於一般的音樂,它既有道教音樂清淨超然的神韻,又有粗獷、雄渾、質樸的風格,在所用樂器和曲調上與一般宮觀道院的風格不同,可謂獨樹一幟。這種樂曲是在黃巾起義的輿論發動和起義過程中形成的。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是從創立太平道開始的,因此該樂曲被稱為太平道樂,太平道樂流傳兩千多年,堪稱世界道教音樂的活化石。
太平道樂以管、笙、笛、簫為主,分兩種,一種被稱為“文樂”,是召集民眾進行宣傳時演奏的;還有一種叫“武樂”,用來給戰場上的將士們助威。每年正月,大柏社一帶人們進行的“打醮”最初也是用來召集民眾的,現在用來祈求風調雨順。
省級非遺—廣宗黃巾鼓
廣宗黃巾鼓同樣源於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原名太平鼓,與太平道教同名,後因黃巾起義而習慣被稱為黃巾鼓,又稱黃巾戰鼓。黃巾起義以太平道樂做宣傳,以黃巾鼓助威,而以打醮聚眾。黃巾鼓作為戰場助威演奏,其鼓聲撼天動地,與戰場的濃烈氣氛相吻合。黃巾鼓演奏形態有三:一出場,執黃巾鼓隊旗者領隊,其餘隨後;二演奏,隊旗居後,大鼓居中,鼓鐃鑔十六人列隊呈“八”字形列於大鼓兩側,引鑼在前。在隊形擺布過程中奏“布陣”序曲,而後演奏正曲;三收場,將“八字”型變為“二”字型站於大鼓前,在變幻行進過程中奏“榮歸”尾曲,持引鑼者引導謝場。黃巾鼓正譜共八節三十二番,完整演奏需十八分鐘。演奏撼天動地,鐃鑔清脆悅耳,節奏急如狂風暴雨,緩如潺潺潺流水,演奏氣勢和音樂效果相得益彰。演奏者身著黃色服裝,頭扎黃巾,以示當年的黃巾軍,其意義和目前一些打擊樂隊的黃衣服裝飾有本質的區別。2009年,廣宗黃巾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省級非遺—南和抬黃槓
在邢台市南和縣民間花會中表演的大型民間舞蹈“抬黃槓”,參加有36槓36馬,代表天下36方的百姓,表現的是農民為黃巾軍送糧草的場景,該舞蹈參加者要數百人,涉及十幾個村鎮,自從漢朝以來,基本每十年舉行一次,延續千年至今。
市級非遺—廣宗打醮
打醮活動在廣宗縣十分普遍,主要的還是分布在廣宗大牙線到西沙河、325省道到326省道之間一個近乎呈20里見方的區域內,時間大概都在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裡相繼展開,一般持續三天左右。廣宗打醮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伴隨著當年太平道教的創立而開始的,太平道教的聚眾儀式主要就是通過打醮活動進行的,起義失敗後這裡的打醮活動也沒有間斷,甚至歷經一千八百多年間無數次的戰亂與朝廷的鎮壓也從未間斷。廣宗打醮可以說是黃巾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即保留了黃巾文化的原始性、宗教性,同時還完整得保留了幾乎整個黃巾文化的全部因素,包括太平道樂、黃巾鼓、抬皇槓等,在打醮期間都有表演。2009年廣宗打醮被列為邢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樣在巨鹿、南宮等地也有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