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紀念館

黃宗羲紀念館

黃宗羲,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黃宗羲與王夫之、顧炎武一道被列為我國明末清初三大著名思想家,其著名的“黃宗羲定律”揭示出農民遭受賦稅的困苦癥結,至今仍有深刻意義。

黃宗羲紀念館是黃梨洲當年講學處,上癢廟遺蹟猶存。紀念館於2003年盛夏落成,門口廣場上的建築標誌,造型是黃梨洲撰寫的《四明山志》,依照天一閣藏書中最早木刻本,用梅園石製作的。紀念館馬頭牆高聳,青瓦粉牆,宛如徽州民居。一進門看到的是黃梨洲先生古銅色的半身雕像。黃宗羲是餘姚人,黃宗羲墓餘姚城東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龍山東南麓,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宗羲紀念館
  • 出土地點:中國浙江寧波餘姚
  • 館藏地點:寧波餘姚市211縣道旁
  • 所屬年代明代
  • 所屬類目:歷史古建築
  • 原使用者黃宗羲
  • 開館時間:西元2003年夏
景點介紹,地址,人物簡介,

景點介紹

經世致用經世致用
黃梨洲紀念館坐落在鎮東橋畔。這裡是黃梨洲當年講學處,上癢廟遺蹟猶存。鎮東橋畔古木森森,錦雞、鳳凰兩峰屹立於古橋兩邊,山上高樹若雲,蒼翠欲滴,有500多年樹齡的金錢松,還有近10萬種不同植物。這座古老的古拱橋,相傳由上癢廟僧人科學設計,即使洪水咆哮而來,橋身仍可安然無恙,而且建築別致,橋高5米,跨度約8米,橋上還有五楹廊屋,古色古香。紀念館於2003年盛夏落成,門口廣場上的建築標誌,造型是黃梨洲撰寫的《四明山志》,依照天一閣藏書中最早木刻本,用梅園石製作的。紀念館馬頭牆高聳,青瓦粉牆,宛如徽州民居。一進門我們看到的是黃梨洲先生古銅色的半身雕像。
一樓展示的是其生平事跡為主的圖片、文字與實物,重現了一代偉人的風韻。實物櫃內陳列的是黃梨洲著作的多種版本,先賢留給後人的著述頗豐,有《明儒學案》、《南雷文定》、《四明山志》等。其代表作《明夷待訪錄》系統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指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在高度專制的封建時代,他可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其啟蒙的民主主義思想光輝,比法國盧梭還早近百年。其“工商皆本”的思想,一反中國歷代以農為本的傳統,可謂近代寧波商幫的緣起。其經世致用的觀點,奠定了浙東史學派的基礎。
二樓介紹了眾多的四明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從梅福修道到丹山赤水;從四明山的唐詩名篇到浙東唐詩之路;又有抗日時期四明山為全國十九塊紅色根據地之一的史實;還有徐霞客遊歷四明山,到過四窗岩,下山即去寧波走訪遠房族史的記述等。

地址

寧波餘姚市211縣道旁

人物簡介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