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師說

孟子師說

清黃宗羲撰。宗羲有《易學象數論》,已著錄。是篇以其師劉宗周於《論語》有《學案》,於《大學》有《統義》,於《中庸》有《慎獨義》,獨於《孟子》無成書,乃述其平日所聞,著為是書,以補所未備。其曰“師說”者,仿趙汸述黃澤《春秋》之學題曰《春秋師說》例也。宗周之學,雖標慎獨為宗,而大旨淵源,究以姚江為本,故宗羲所述,仍多闡發良知之旨。然於“滕文公為世子”章力沈作喆語,辨無善無惡之非;於“居下位”章力辟王畿語,辨性亦空寂隨物善惡之說:則亦不盡主姚江矣。其他議論,大都按諸實際,推究事理,不為空疏無用之談。略其偏駁而取其明切,於學者不為無益,固不必執一格而廢眾論,因一眚而廢全書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子師說
  • 隸屬:古籍
  • 作者:采進本
  • 國家:中國
古籍簡介,相關作品,韓愈師說,譯文,

古籍簡介

《孟子師說》·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相關作品

韓愈師說

第一段: 古之學者(1)必有師。師者,所以(2)傳道(3)受(4)業(5)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6),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7)終不解矣。生乎(8)吾前,其聞道(9)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10);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11)?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12)也。
第二段: 嗟乎!師道(13)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14)也遠矣,猶且(15)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16),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17)。是故聖益聖,愚益愚(18)。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19)!彼童子之師(20),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21)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22),或不(fǒu)焉,國小而大遺(23),吾未見其明也。巫醫(24)樂師百工(25)之人,不恥相師(26);士大夫之族(27),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28)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29),官盛則近諛(yú)(30)。嗚呼!師道之不復(31)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32)不齒(33),今其智乃(34)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yú)(35)!
第三段: 聖人無常師(36)。孔子師郯(tán)子(37)、萇(cháng)弘(38)、師襄老聃(dān)(39)。郯(tán)子(37)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40)是故弟子不必(41)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42),如是而已。
第四段: 李氏子蟠(pán)(43),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zhuàn)(44)皆通習之,不拘於時(45),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46),作《師說》以貽(yí)(47)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為疑難的問題,終究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識和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並以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識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並以他為師。我以道為師,哪裡用得著知道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無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無論年長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求學的道理已經失傳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學問道理;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能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能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於這個緣故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糊塗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道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解惑)卻丟棄,我沒見到他聰明在哪。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么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所看不起的,現在他們的見識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很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賢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這樣罷了。
李氏的兒子李蟠,年紀十七歲,愛好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履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寫了這篇《師說》來送給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