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子平
- 職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 出生時間:1949年
- 籍貫:廣東梅州市
人物經歷
主講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貢獻
主要著作
論著
社會活動
文學評論
這一研究路徑,黃子平80年代就已經開始確立。他的《論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藝術發展》的論文,討論50-60年代文學界有關短篇小說“定義”的爭論,以及“當代”重要短篇小說作家創作的形態特徵。五六十年代討論的參與者(茅盾、魏金枝、侯金鏡、孫犁、杜鵬程⋯⋯)的具體看法雖各異,卻有相似的前提,即以為短篇小說有它的不變的、恆定的本質性特質。黃子平沒有沿襲這一思路,他懷疑那種對事物認識的“非歷史的確定性”。
也就是說,“短篇”的概念,體裁的形態,是歷史性的,並非一種“本質化”的“抽象的結構”。這正如蘇聯美學家卡岡所言,“藝術體裁和文學體裁形成於現實的審美實踐之中,受到這種實踐的各種意向的影響,並歷史地存在著”。黃子平通過中外作家審美實踐的歷史過程考察,指出中外文學傳統中,都存在著“短篇小說”(short-story)和“短篇故事”(short story)這兩個系列。雖然他也認為兩個系列之間,在“現代化”的維度上也包含有一種“發展”(也就是等級)的意味,但並不把這種“發展”絕對化,不把它們做新/舊、傳統/現代的對立處理。他說明了不同系列在中國文學“現代化”進程中形成的消長、滲透、轉換的複雜關係。在80年代,“走向世界文學”是文學界的普遍信念。黃子平那時正和錢理群、陳平原一起,醞釀著後來反響巨大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概念。他對短篇小說問題的論述,也是在論證“走向現代化、民主化過程”的中國文學具有與“世界文學”發展的共同趨勢。但是,他的觀察、論述,他對於“現代”的理解,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大的空間。
90年代之後,黃子平研究敏銳的“歷史感”和“形式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於歷史問題,包括文學史問題,有時候,我們會更傾向於採取一種“辯難”的、“對決”的評判方式來處理,即在所確定的理論框架(人道主義、主體性、啟蒙主義等)之下,從“外部”進行審查,做出價值論斷。這種方法無疑具有更大的誘惑力,尤其在解放我們對當前問題的關切,和對未來想像的焦慮的功能上,在釋放“經由講述而呈現眼前”的“歷史”的“刺痛人心”的壓力上。雖然,這也是《歷史·革命·小說》寫作的基本動機(或撰述的“內驅力”),但是作者在更多時候,不僅在姿態上,而且在論述展開的內在理路上,更願意抑制、迴避這種“辯難”和“對決”。他試圖有效地進入對象(也就是面對的文本)內部,分析其功能-結構的複雜關係,暴露其敘述邏輯。既不把討論的文本視為表達“真理性”經驗的“經典”,也不願意簡單使用道德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手段。在解讀這些“革命歷史小說”的時候,強調的是將它放回到“歷史深處”,“去揭示它們的生產機制和意義架構,去暴露現存文本中被遺忘,被遮掩,被塗飾的歷史多元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