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92.45畝(其中:田199.5畝,地892.95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1919.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1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桃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4.29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0畝,其他面積4891.67畝。有石灰石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03.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2.21萬元,占總收入的3.84 %;畜牧業收入79.27萬元,占總收入的 1.04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肉牛0頭,肉羊45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 0 %;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 0 %;第二、三產業收入7069.7萬元,占總收入的 92.98 %;工資性收入71.43萬元,占總收入的0.94%。農民人均純收入456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1.4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0人(占勞動力的10.15 %),在省內務工60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採石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6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8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花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採石、旅遊、服務業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d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0戶,共鄉村人口1024人,其中男性514人,女性510人。其中農業人口1024人,勞動力80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0人,其他民族5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2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7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4戶,占農戶總數的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黃土坡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呈貢縣第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6.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5人,其中小學生111人,中學生4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8.6萬元,有固定資產34.41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4.6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村務活動及財務收支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0人,黨員中男黨員25 人,女黨員15人。該村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2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企業用地增多,人均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失地農民再就業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規範村莊建設,協調駐村企業安排本社區失地人員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