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仿石鱸

黃仿石鱸

黃仿石鱸(學名:Haemulon flavolineatum)是石鱸科、仿石鱸屬魚類。平均大小約為15-17厘米,最大長度約為30厘米。體呈橢圓形,身體扁平,頭部鈍。嘴小到中等大小,通常嘴唇厚。眼睛通常是藍色的。嘴裡是紅色的。所有的鰭都是黃色的。背鰭由12條刺線和14或15條軟線組成。肛門鰭有3根刺線和8根軟線。胸鰭中等長。腹鰭位於胸鰭底部下方。翅片尾部被稍微分叉。該物種的特徵是在銀白色身體上呈黃色條紋,根據亮度的不同,可能會有淡黃色至藍色的反射。在側鱗線上方,三個明亮的黃色水平條紋從頭到尾貫穿整個身體。在側鱗線下方,黃色條紋對角排列,並且也以斜線排列的鱗片大於側線上方的鱗片。腹部白色或奶油色。

黃仿石鱸經常成群遊動,有些群體甚至成千上萬條,棲息於岩石基底、珊瑚礁、岩壁下或靠近埃爾克霍恩珊瑚的地方,深度從淺水到60米。幼魚經常生活在海灣、瀉湖和其他沿海水域的海草床上。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多毛類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分布於百慕達、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南部的大西洋沿岸,以及墨西哥灣北部至巴西,包括中美洲沿岸以及整個西印度群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黃仿石鱸最初由Desmarest於1823年描述並命名為Diabasis flavolineatum。此名稱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稱Haemulon flavolineatum(Desmarest 1823)。別稱“呼嚕聲魚”來自於他們在一起磨牙時發出的噪音。屬名Haemulon源自古希臘語“haem”(意思是血腥)和“oulon”(意思是口),表示石鱸屬紅色嘴巴的獨特特徵。種名flavolineatum來自拉丁語“flavus”(意思是黃色、金色)和“lineatus”(條紋,有線條),表示其身體顏色的特徵。

形態特徵

黃仿石鱸平均大小約為15-17厘米,最大長度約為30厘米。體呈橢圓形,身體扁平,頭部鈍。嘴小到中等大小,通常嘴唇厚。眼睛通常是藍色的。嘴裡是紅色的。所有的鰭都是黃色的。背鰭由12條刺線和14或15條軟線組成。肛門鰭有3根刺線和8根軟線。胸鰭中等長。腹鰭位於胸鰭底部下方。翅片尾部被稍微分叉。它是唯一一種在側鱗線下有擴大的鱗片的石鱸魚。
該物種的特徵是在銀白色身體上呈黃色條紋,根據亮度的不同,可能會有淡黃色至藍色的反射。在側鱗線上方,三個明亮的黃色水平條紋從頭到尾貫穿整個身體。在側鱗線下方,黃色條紋對角排列,並且也以斜線排列的鱗片大於側線上方的鱗片。腹部白色或奶油色。
幼魚是細長的,銀色的,在眼睛上方有一條短的深色條紋,位於相同顏色的兩條長水平條紋之間。最低的條帶在尾柄上有一個黑點。側線下方的鱗片按對角線排列。在生長的中間階段,出現黃色斜條紋,而其他識別標準始終存在。

生活習性

黃仿石鱸經常成群遊動,有些群體甚至成千上萬條,棲息於岩石基底、珊瑚礁、岩壁下或靠近埃爾克霍恩珊瑚的地方,深度從淺水到60米。幼魚經常生活在海灣、瀉湖和其他沿海水域的海草床上。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多毛類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它是一種夜間活動的物種,在夜間靠近珊瑚礁的沙灘和海草床的地方覓食。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百慕達、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南部的大西洋沿岸,以及墨西哥灣北部至巴西,包括中美洲沿岸以及整個西印度群島。
國家: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荷蘭部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
黃仿石鱸
黃仿石鱸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間有獨特配對行為。已知卵是浮游卵,幼魚期持續約15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雖然被認為太小,沒有商業價值,但是可以作為煎吃的小魚。黃仿石鱸在其分布範圍內都被陷阱和圍網捕獲,並以新鮮的方式銷售。它也是公共水族館常見的展示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