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麻瘋病)

麻風病

麻瘋病一般指本詞條

麻風病,也稱為漢森氏病,是一種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此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潛伏期。易感人群包括攜帶麻風易感基因的個體和與麻風患者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疾病的類型主要分為結核樣型麻風瘤型麻風等,但最初期稱為未定類麻風,後期可能演變為任何一種類型。

麻風的症狀包括皮膚斑塊、丘疹、感覺喪失、肌肉無力和潰瘍等,嚴重時可導致容貌毀損和肢體畸形。患者應儘早尋求醫療幫助,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有助於預防後續併發症。除了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之外,麻風還能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傳播。

麻風的治療主要依賴系統藥物治療,尤其是利用聯合化療(MDT)方案,早診早治能夠極大提高治癒率。感染麻風病後,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並保持定期複查以免錯過治療視窗期。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麻風病
  • 外文名:leprosy,Hansen’sDisease
  • 別名:漢森氏病
  • 就診科室:皮膚科、感染科、神經科
  • 多發群體:免疫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人及與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者
  • 常見病因:接觸麻風病患者後感染髮病
  • 常見症狀斑疹丘疹、結節等原發皮損,皮損處感覺喪失、肌肉無力、潰瘍
  • 傳染性:是
  •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
  • 相關藥物利福平氨苯碸氯法齊明
病因,發病原因,誘發因素,症狀,就醫,診斷流程,診斷標準,就診科室,相關檢查,鑑別診斷,治療,急性期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前沿治療,預後,後遺症,康復,併發症,預防,

病因

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由麻風分枝桿菌感染引起。
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飛沫傳播、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攜帶麻風易感基因的個體、和麻風患者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是感染麻風的高危人群。

發病原因

麻風的病原菌是麻風分枝桿菌。該病菌呈短小棒狀或稍彎曲,無鞭毛、莢膜和芽胞。
  • 麻風桿菌的生物學特徵
麻風桿菌生長非常緩慢,平均潛伏期為5年,症狀可能在1年以內出現,也可能長達20年以上才出現。麻風桿菌對外界抵抗能力較強,分泌物離體自然乾燥後仍可存活2~9天,在0℃時可存活3~4周。煮沸8分鐘或日光直射2~3小時即可使其喪失繁殖力。
  • 麻風的傳播途徑
麻風桿菌可由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傳播。
麻風桿菌還可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皮膚破損部位接觸患者的血液進行傳播,如生活密切接觸、紋身等。本病雖有一定傳染性,但絕大多數健康成人對麻風桿菌感染有較強的抵抗力,可通過細胞免疫反應抵抗麻風桿菌的侵襲,一般不會輕易感染。此外,麻風有遺傳傾向,研究發現麻風患者存在固有免疫和獲得免疫缺陷。

誘發因素

一般健康成人對麻風病有較強的抵抗力,並不會輕易感染麻風桿菌,以下人群卻有一定的感染風險:
  • 免疫力相對較低的兒童和老人。
  • 與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的人,特別是麻風病患者的血親。

症狀

患者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傷和外周神經損傷。
輕者可有皮膚斑塊、丘疹等皮膚損傷,及皮膚蟻行感、四肢麻木等神經損傷症狀,重者可出現皮膚大片凹凸不平的損害,嚴重時毛髮脫落、耳垂腫大、雙唇肥厚、形如獅面,甚至四肢畸殘。
  • 未定類麻風
麻風病早期,皮膚表面可有淺色斑或淡紅色斑,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受波及的皮膚部位對冷熱、疼痛等刺激變得有些遲鈍。
  • 結核樣型麻風
患者機體抵抗力較強。
皮損數目少、比較穩定,不對稱分布在面、肩、臀、四肢等部位。
皮膚可有較大的紅色斑塊,邊界清楚或稍隆起,表面乾燥粗糙,可有鱗屑覆蓋。
受波及的皮膚可能沒有知覺且不出汗,嚴重時可出現肌肉萎縮、運動障礙及畸形。
  • 瘤型麻風
患者機體抵抗力很低。皮損數目多、發展快,甚至影響肝、脾、淋巴結等多個器官功能。根據發展階段分為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
皮損為淺黃色或淡紅色斑,邊界模糊,廣泛對稱分布於四肢、面部、軀幹等,皮膚表面可有蟻行感,還可出現鼻黏膜充血、腫脹或糜爛。
中期
皮損更廣泛,少數斑塊可形成結節,四肢呈套狀麻木感覺,眉毛、頭髮脫落明顯,足底可見潰瘍,淋巴結、肝、脾腫大。
晚期
皮損為暗紅色結節,面部結節或斑塊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損害,嘴唇肥厚,耳垂腫大,外觀如獅。其他包括手腳無法活動、畸形,骨質疏鬆,足底潰瘍等。還可引起陽痿、乳房脹大、不育等。
  • 麻風反應
突然出現皮膚症狀、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加重,並伴有畏寒、發熱、乏力全身不適、食慾減退等症狀,稱為麻風反應,可致畸、殘。
麻風反應常見誘因有氣候變化、藥物、精神因素、月經前後、妊娠後、接種疫苗酗酒、過度勞累、營養不良、外傷和手術等。

就醫

由於麻風會損害神經且不可逆,如果耽誤治療可能會造成多處器官功能和神經的永久損傷,甚至終身殘疾,因此,一旦發生下面疑似麻風病的相關症狀,要立即就醫。
  • 身上長斑塊、皮疹、起結節,但不痛不癢、不出汗。
  • 皮膚表面有蟻行感或異物感,肢體麻木、感覺障礙,肌肉無力,運動障礙。
  • 眉毛脫落、耳垂腫大、面部紅腫。
  • 足底潰爛,久治不愈等。

診斷流程

醫生主要根據患者描述的皮膚症狀如斑塊、皮疹、結節,以及是否存在皮膚感覺障礙和運動障礙來決定下一步檢查和判斷。
就診時醫生可能會問如下問題:
  • 是否在麻風病流行地區居住過?
  • 親友、鄰居、同事中是否有麻風患者?
  • 皮膚有無斑塊、皮疹或結節?
  • 有無出汗少或感覺異常等情況,皮膚受外傷或燙傷是否疼痛?
  • 是否有肌肉無力,手指彎曲伸不直等問題?
醫生會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病史詢問,觀察是否具有診斷麻風病的可能。然後,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體格檢查、麻風桿菌檢查、組織病理檢查、麻風菌素試驗等,以此進一步確診。
  • 明確患者是否屬於麻風的高危人群。
  • 明確患者是否有麻風的相關皮膚症狀,以及是否有神經感覺障礙或神經運動障礙。
  • 明確患者的病情輕重和患者的整體身體狀況,以便制定治療方案。
  • 同時,需要與尋常狼瘡、結節性紅斑、股外側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面神經麻痹等症狀相似的疾病相鑑別,排除這些疾病的可能性。

診斷標準

新發患者診斷標準
疑似病例:符合以下皮損表現中的一項或神經損害表現中的一項者。
臨床診斷病例:符合以下皮損表現中的一項和神經損害表現中的一項者。
確診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同時麻風桿菌實驗和組織病理檢查等結果提示本病者。
  • 皮損表現
皮膚損害為1~5塊,有斑疹或斑塊,表面乾燥,邊緣清楚,麻木無汗。
皮膚損害在6塊或以上,不對稱分布,有斑疹或斑塊,呈黃紅色、棕褐色或淡紅色,有衛星狀或免疫區缺損,皮膚表面乾燥或光滑,邊緣清楚,部分皮損處麻木無汗。
皮膚損害多發,廣泛對稱分布,表面光滑,邊緣模糊,有淺色斑、浸潤性紅斑、結節、斑塊或瀰漫性浸潤。早期病例皮損部位淺感覺正常或稍減退,眉毛完整;晚期病例皮損部位淺感覺消失,眉毛脫落。
  • 神經損害表現
單一周圍神經乾不對稱粗大,質地硬,可伴有手、足、眼或面部畸殘。
周圍神經乾不對稱粗大,數量在2條或以上,質地硬,可伴有神經乾觸痛或手、足、眼、面部畸殘。
早期無周圍神經乾粗大,晚期周圍神經乾輕中度對稱粗大,質地軟,數量在2條或以上,並出現手足麻木和畸殘。

就診科室

優先推薦到皮膚科就診,也可視情況到感染科、傳染科和神經科就診。

相關檢查

  • 查體
醫生會依次檢查全身皮膚、神經、淋巴結、附睪和睪丸等部位,檢查是否有相關皮膚損傷症狀,及是否有相關神經損傷症狀,如爪形手、猿手、垂腕、爪形趾等。
  • 麻風桿菌檢查
取活動性皮損組織液進行抗酸染色,結核樣型麻風多呈陰性,瘤型麻風多呈陽性。
  • 組織病理檢查
該項檢查對麻風病的診斷、分型、療效判定等都有實用意義。
結核樣型麻風:主要表現為真皮小血管及神經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浸潤,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桿菌。
瘤型麻風:主要表現為真皮內含有泡沫細胞肉芽腫,抗酸染色顯示泡沫細胞內有大量麻風桿菌。
  • 麻風菌素試驗
一種簡單測定機體對麻風桿菌抵抗力的方法,可以部分反映機體對麻風桿菌細胞免疫反應的強弱和有無。
結核樣型麻風多呈強陽性,瘤型麻風多呈陰性。
該項檢查雖不能診斷麻風病,但對麻風病的分類和判斷預後非常有價值。

鑑別診斷

本病會和尋常狼瘡、結節性紅斑、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環狀肉芽腫、白癜風、花斑糠疹、玫瑰糠疹、體廯、固定型藥疹、多形紅斑、局限性硬皮病和魚鱗病等皮膚病有相似之處。
同時,還需與某些神經科疾病相鑑別,如股外側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面神經麻痹、脊髓空洞症、周圍神經損傷等,醫生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檢查進行判斷。

治療

主要以系統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主要為聯合化療(MDT)方案,多數患者對聯合化療方案敏感。

急性期治療

麻風反應的治療
首選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如潑尼松,隨著病情緩解可逐漸減量;也可選用沙利度胺,隨著病情緩解後可逐漸減量。

一般治療

麻風患者不需要隔離治療,但麻風患者的家屬,特別是兒童,應檢測是否有麻風病的症狀和體徵。
患者及家屬應加強對麻風的認識,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並保持放鬆的心態。
麻風主要靠抗生素進行治療,治療強調及時、足量、規律。

藥物治療

主要起抑菌和微弱的殺菌作用。
口服用藥。
副作用有:溶血性貧血等、粒細胞減少症、肝臟損害、氨苯碸綜合徵等。
主要起強效殺菌作用。
口服用藥。
副作用有:皮膚反應,胃腸道不適,肝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少見“流感綜合徵”。
注意事項:用藥後尿液呈淡粉紅色。
不僅有抑菌和滅菌作用,還有抗炎作用。
口服用藥。
副作用有:皮膚色素沉著、魚鱗樣皮膚改變、消化道反應等。
多菌型成人方案:利福平、氨苯碸、氯法齊明三藥聯用,療程12~18個月。
少菌型成人方案:利福平、氨苯碸兩藥聯用,療程6個月。

手術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前沿治療

目前暫無確切的套用於臨床的前沿治療方法及藥物。

預後

麻風的預後和是否早診早治密切相關,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治癒不留後遺症。
從疾病類型來看,少菌型傳染性少,有的可自愈,治療期短,預後良好;多菌型傳染性大,不能自愈,治療期長。

後遺症

延遲診斷和治療可發生殘疾和毀形等後遺症。

康復

延遲診斷雖然可以治癒,但會遺留殘疾毀容等後遺症,康復治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併發症

  • 失明或青光眼
  • 面部毀容,包括永久性腫脹和腫塊。
  • 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和不育。
  • 肌肉無力,導致手或腳像爪子一樣不能彎曲。
  • 鼻內永久性損傷,可導致流鼻血和慢性鼻塞。
  • 永久性腦損傷和外周神經損傷,如手臂、腿、腳上的神經。神經損傷會導致感覺喪失,患者可出現手、腳被割傷、燒傷等外傷時都感覺不到痛。

預防

參考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