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西來甫

麥西來甫

麥西來甫,維吾爾語中意為“集會”、“聚會”,是維吾爾族人民集取樂、品行教育、聚餐為一體的民間娛樂活動。

按舊俗,麥西來甫一般都在農閒時舉辦。同村或同街的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在主持人的示意下,來賓首先享用豐盛的瓜果飯食,然後便開始歌舞與遊戲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西來甫
  • 釋義:“集會”、“聚會
  • 民族:維吾爾族
  • 類型:民間娛樂活動
基本概況,舉辦形式,地域差別,民俗起源,主要內容,

基本概況

麥西來甫,維吾爾語中意為“集會”、“聚會”,是維吾爾族人民集取樂、品行教育、聚餐為一體的民間娛樂活動。
麥西來甫麥西來甫
按舊俗,麥西來甫一般都在農閒時舉辦。同村或同街的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在主持人的示意下,來賓首先享用豐盛的瓜果飯食,然後便開始歌舞與遊戲活動。民間樂隊在卡龍琴的引奏和大小手鼓的擊奏下,奏起悠揚舒緩的樂曲,民間歌手引吭高歌,在座的人們便紛紛離座,慢旋輕拂跳起麥西來甫舞。

舉辦形式

舞蹈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維吾爾人民在曠野里群舞、狩獵、狂歡的場面,舞蹈由平穩轉為激烈,忽而旋轉,忽而滑沖,忽而微顫,舞姿富於變化。
為了使麥西來甫活動豐富多彩,晚會過程中常常穿插一些小遊戲,如敬茶舞、鞭帶舞、對詩、判官司等,使整個麥西來甫活動自始至終充滿歡聲笑語和盎然的情趣。
麥西來甫一般由各家輪流主持,並準備適當飯菜招待客人。50年代以來,麥西萊甫活動更加活躍,民間嫁娶及節日期間多有舉辦者。它已成為普及和提高民眾文學藝術活動,開展民眾文化娛樂的最好形式。人們通過麥西萊甫的各種活動抒發自己的感情,歌頌美好的現實生活,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
麥西來甫有其慣例及準則,破壞者要受懲罰或被禁止參加。因此它又是對青年進行道德教育、傳統習俗教育、文化教育、團隊精神精神教育的一種手段。

地域差別

麥西來甫因地區不同,舉行的內容、形式和規模都有差異。喀什伊犁地區有同行間輪流舉行的麥西來甫、季節性野遊麥西來甫、少女少婦舉行的麥西來甫等。在南疆的麥蓋堤縣還有“節日麥西來甫”、“婚娶麥西來甫”、“邀請麥西來甫”、“道歉麥西來甫”等等。 新疆各地的麥西來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中以喀什地區麥蓋堤縣一帶的“刀郎麥西來甫”最負盛名。

民俗起源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禮慶典活動《魏書·高車傳》稱:“高宗時,五部高車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游歌吟忻忻,其俗稱自前世以來無盛於此”。這種男女彈唱歌吟的活動在新疆庫車、吐魯番千佛洞壁畫中均有反映。11世紀成書的《突厥語辭典》中稱之為“索爾丘克”和“蘇合迪克”的晚會和冬日歡聚,或為麥西來甫的雛形。麥西來甫的內容大致包括音樂、舞蹈、歌唱、聯句對歌、講故事、說笑話、做遊戲、即興吟誦等。由於麥西萊甫內容豐富多彩,為人民民眾普遍喜愛。長期以來,它對維吾爾族的文學藝術起著組織和推動作用。

主要內容

麥西來甫是舞蹈、各種民間娛樂和風俗相結合的一種歌舞形式。它不僅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傳播藝術和道德風尚的社會作用。麥西來甫分為節日、野遊、婚娶、輪流舉辦等多種舉辦形式。內容一般分為三部分:樂曲舞蹈、娛樂遊戲和懲罰行為不端者。
麥西來甫的第三部分為懲罰不守道德規範和紀律的人,參加麥西來甫的人推選辦事公正無私、有威望的人擔任“首領”和“法”為紀律執行人。他們有權對那些不經允許而離開現場、無故遲到、舞中破壞秩序等違反紀律者進行“審訊”、“裁決”和“懲罰”,讓其站在公眾中間,接受大家的質問和指責,然後由“法官”“判決”,實行懲罰。受懲罰者,或拿出食物、水果等招待大家,或做種種令人發笑的遊戲,如“做烤包子”、“雄鷹捉兔”、“榨油”、“照相”、“兩個老婆”,其間充滿了喜劇色彩,受罰者也同樣感到高興。通過這種“懲罰”娛樂,達到維護道德規範和紀律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