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2018年3月19日,國務院批准新建西藏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主要濕地
主要
濕地類型包括永久性淡水草本
沼澤、泡沼、泛濫地、
湖泊、高山濕地和灌叢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4、5、8。2005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動物資源
麥地卡濕地是藏北地區最為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是
黑頸鶴、赤麻鴨等珍稀鳥類的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對黑頸鶴、
赤麻鴨、
斑頭雁等多種水禽的遷徙、繁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其重要的遷徙走廊或繁殖地,每年定期棲息有 20 000 只以上水禽;這裡也是高原魚類洄游、產卵育幼場所,還分布有藏原羚、岩羊、盤羊、狼、猞猁、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
植物資源
麥地卡濕地由於氣候等條件的限制,植物物種不是很豐富。其中,禾本科種數最多,其後是菊科和豆科植物。主要為藏北嵩草,伴生植物有藏北
苔草、
喜馬拉雅嵩草、長軸嵩草、西藏粉報春、藍白龍膽、高原毛茛、海乳菜等, 均為西藏北部典型的濕地植物。
地理情況
麥地卡濕地位於
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區域結合地帶的高原山區,主體部分是
拉薩河支流麥地藏布的源頭區域,為天然濕地,以高山沼澤、高山草甸、湖泊濕地為主。最大河流為麥地藏布。土壤主要為高山草甸土和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為地帶性土壤類型。麥地卡濕地水質
礦化度較低, 一般在120~200mg/L,屬重碳酸鹽型水。由於濕地的水主要來源於高山雪水的融化,所以水質清澈,含沙量少。除幹流水較深外,其他均為淺水,水深最多不足3m。每年冬季水面較小,但主要徑流不冰凍,只存在岸冰。
重要作用
麥地卡濕地對於當地水土保持、防止季節性泛濫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積物並形成生產力很高的
草甸、
沼澤類型濕地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當地牧民和牲畜的重要生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