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科(Moschidae)
是現存最原始的鹿類,與鼷鹿非常接近,看起來好似體型大一些的鼷鹿,和鼷鹿一樣無角而有發達的獠牙,後肢明顯長於前肢,善於跳躍,且有時可爬上樹木。麝又稱香獐,因雄性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香囊,可以分泌和儲存麝香而著稱,也因此被人飼養或捕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麝科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科:麝科
麝科(Moschidae)
是現存最原始的鹿類,與鼷鹿非常接近,看起來好似體型大一些的鼷鹿,和鼷鹿一樣無角而有發達的獠牙,後肢明顯長於前肢,善於跳躍,且有時可爬上樹木。麝又稱香獐,因雄性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香囊,可以分泌和儲存麝香而著稱,也因此被人飼養或捕獵。
麝科(Moschidae)是現存最原始的鹿類,與鼷鹿非常接近,看起來好似體型大一些的鼷鹿,和鼷鹿一樣無角而有發達的獠牙,後肢明顯長於前肢,善於跳躍,且有時可爬上樹木...
原麝(學名:Moschus moschiferus),俗稱香獐子,是麝科、麝屬的動物。原麝頭小、眼大,耳長而直立,尾短,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雌雄均無角,全身暗褐色。原麝常...
《中國麝類》是2006年12月1日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家炎。該書可為相關管理人員、院校師生提供參考,也可為麝類養殖、利用業提供可靠資料。...
麝屬(學名:Moschus spp.),CITES附錄Ⅱ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偶蹄目、麝科的1屬。又名香獐,因雄麝在臍部和生殖...
麝鹿,拉丁學名Noschus noschiferus Linnaeus,是哺乳綱偶蹄目麝科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而且小,在我國四川、湖南、湖北、青海等地廣泛分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馬麝(學名:Moschus chrysogaster),是麝科、麝屬的動物。馬麝是麝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雌、雄均無角,頭形、耳狹長,雄體具月牙狀上犬齒,雌體腹部無麝香。背部...
麝香是麝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馬麝M. 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也是一種藥材,又名寸香、元寸、...
林麝(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體重6~9kg,體長630~800mm,肩高小於500mm。林麝的外形特徵是雌、雄麝都不長角,雄麝的上...
新發現物種,人們對它們了解很少。原本是原麝的一個亞種,因區別較大而獨立,體形較大,毛色較淺,腿較長,人們對它了解少,接觸少,但本物種的生存同樣受到人類獵殺...
麝,又稱為麝獐、香獐,種類少,麝的前肢短,後肢長,蹄小耳大,雌雄都無角,雄性有發達獠牙。中國麝類資源豐富,有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等5種,原...
麝香酮,Muscone,分子式C16H30O,分子量238.42。是從麝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麝香經蒸餾...
黑麝屬哺乳綱、偶蹄目、鹿科。又名“褐麂”、“黑獐子”、“獐子”,拉丁學名為“Moschusfuscus”。黑麝於1981年由中國學者發現,是確立時間最晚的一種麝。它是...
黒麝又稱為黑獐子、獐子、香獐,主要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區。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別名馬麝、香獐子、草坪獐。與林麝相比耳較大,幼體毛棕褐色、棕黃帶黑色,夾有灰白色;成體黃褐色,頸紋明顯。棲息於高山林緣及稀疏...
黑麝-1是一種鹿科、麝屬類生物,體色比較深暗,無論成體或幼體,其頭部、頸部、耳和四肢均為黑色或黑褐色。分布於雲南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麝 麝自1988年定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後[3],又在2003年將麝科的所有種類調整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4]。麝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麝科Moshidae麝科,僅1屬4~5種(種和亞種分類較多爭議)。分布於亞洲東部,大部分產於我國境內。因雄麝在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香囊,能分泌和貯存麝香故得名。體...
[7] 2003年2月21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將麝科麝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以全面加強麝資源保護。 [8]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