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麝

新發現物種,人們對它們了解很少。原本是原麝的一個亞種,因區別較大而獨立,體形較大,毛色較淺,腿較長,人們對它了解少,接觸少,但本物種的生存同樣受到人類獵殺的威脅,對麝香的需求使它曾經一度瀕臨滅絕,至今處於瀕危狀態,在安徽大別山森林裡已經很難尋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安徽麝
  • 拉丁學名:Moschus anhui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麝科
  • :麝屬
  • 分布區域:安徽
簡介,基本信息,瀕危等級,生境與習性,種群現狀,致危因素,

簡介

?>安徽麝是中國麝屬中的新種,同時也是我國獸類中的特有種,分布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相鄰接的大別山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英文名:anhui musk deer
拉丁文學名:Moschus anhuiensis
分類地位
安徽麝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麝科 (Moschidae)
屬:麝屬 (Moschus)

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瀕危 EN B1ab(i,ii,iii)+2ab(i,ii,iii)
依據標準:分布區狹窄、棲息地面積縮小、質量持續衰退、過度捕獵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China Key List —1級。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

生境與習性

自分布於安徽大別山的麝標本被定名為原麝安徽亞種以來 ,就其分類地位的劃分產生了眾多分歧 ,不同學者從形態學和生態學方面研究得出了多種不同的結論。今年來,一些學者利用形態特徵、頭骨形態差異的主成分分析和線粒體DNA(mtDNA)細胞色素b的 36 7bp片段序列差異進行研究後,認為安徽麝可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種。
據調查,安徽麝目前分布的範圍在東經115°20′~116°40′、北緯30°35′~31°50′的崇山峻岭之中, 多棲息、活動于海拔500~1500m的針闊混交林,棲息地植被主要由馬尾松、黃山松、杉樹、苦櫧、茅粟、袍櫟、麻櫟:栓皮櫟、青岡櫟、構樹、映山紅等植物組成;海拔500m以下的荒山及丘陵地帶也偶見安徽麝蹤跡。
麝性孤僻,多單獨活動。僅在發情季節才有數頭相聚的現象,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動。每頭麝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如比經常受干擾,可長年或一連幾年生活在那裡。受驚後,暫時逃離棲息地,不久會返回原地。麝的排糞也有較固定的地點,並以糞堆作為領域標記的信號。發情期,雄麝用尾腺分泌物在樹幹、樹樁,甚至直立的硬草梗上重複作氣味標記。標記處呈綜褐色,俗稱油樁,獵人往往根據油樁下套捕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發情,11月和12月為高峰期,妊娠期6個月(182±6天,第一胎多為一仔,第二胎起為二仔,偶爾三仔,但一般只能成活二頭,哺乳期2個月左右,1.5歲性成熟,飼養條件下雌麝生育期約10年,壽命超過13年。

種群現狀

1957安徽麝的年收購量為31.1公斤,相當於捕麝(含二性及幼體)6200頭;10年後的1967年下降至1.64公斤。至1977年,分布面積縮小60%,麝香產量接近於零,野生麝已面臨絕滅。據有關資料顯示,1985年安徽藥材公司組織調查,麝數量較多的地區限於金寨、霍山和岳西縣。麝總數為600~700頭。1993年3~4月,大別山馬鬃嶺自然保護區(據稱安徽麝數量較多)調查,保護區內已很難發現麝的活動痕跡,僅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山岩陡壁生境尚能見到新鮮糞便。種群密度已下降到每平方公里0.24~0.36頭。整個保護區範圍內只殘存6~8頭。1995年3月與安徽省林業廳共同擴大調查範圍,在霍山縣境內麝的密度每平方公里也只有0.1~0.3頭。至今偷獵現象仍然存在,種群數量仍趨減少,安徽麝已面臨絕跡的險境。

致危因素

森林濫伐、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的人類活動,使得安徽麝賴以生存的棲息場所越來越少,是造成安徽麝資源嚴重破壞的重要原因。在高額的經濟利益驅動下(近期麝香國際市場價格為每千克7~8萬美元),野外的亂捕濫獵和走私,再加上管理上的長期失控,這是安徽麝面臨危險的最主要的原因。。
儘管只有成年雄麝才分泌麝香,但在野外,獵人多用鋼絲套捕殺麝。這種捕獵方法,無論雌雄,老幼一併殺死,平均要殺死3~4隻麝才能獲得1個香囊。我國每年的麝香需求量約為1000千克,這樣就要捕殺20~30萬隻麝,對安徽麝資源的破壞極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