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2001年11月,雲南大學與雲南大博文化投資有限公司、麗江地區簽訂了聯合創辦麗江旅遊文化學院協定。
2002年3月,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開工建設,同年開始招生。
2011年12月,學院接受並順利通過了
雲南省教育廳組織的“教育部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
2014年5月,學院接受並順利通過了雲南省教育廳組織的“雲南省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學評估”。
2015年4月,學院接受並順利通過了雲南省教育廳組織的“雲南省民辦本科院校辦學水平評估”。
2016年,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獲雲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建設項目立項。
2017年4月,學院成為雲南酒店教育聯盟成員高校。
2021年2月,經教育部審批,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正式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麗江文化旅遊學院,同時撤銷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的建制。5月20日上午,麗江文化旅遊學院正式舉行揭牌儀式。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1年12月,學院設有9個二級學院,40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18個專業類。
院系 | 專業 |
---|
|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 |
| |
| |
| |
| 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服裝與服飾設計 |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
| |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8月,學校教師隊伍1161人,其中專任教師886人,聘請校外教師275人。專任教師中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外籍教師2名;學校中青年教師中有33人具有國外留學經歷。主講本科課程的專任教師683人,外聘教師21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95人,副高級職稱182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雲南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雲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雲南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雲南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個,6門課程入選雲南省一流課程重點培育項目。有專業實驗室41個,基礎實驗室49個,實訓場所69個,其它類別場所4個,多媒體教室204間,教學用計算機4500餘台。
類別 | 名稱 |
---|
| |
| |
| |
| 藝術設計(2010年)、旅遊管理(2011年)、英語(2012年) |
| |
2016年,學院在雲南省高等學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2項、團體三等獎2項、個人一等獎2項、個人二等獎2項和個人三等獎1項。
2017年,在雲南省高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學生獲得了6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B類國家級一等獎1名、C類國家級特等獎1名、C類國家級一等獎5名;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雲南賽區中,學生團隊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雲南賽區決賽中,23個參賽項目獲獎(2金、10銀、11銅),其中“半水山房”項目入圍全國國賽並榮獲國家級銅獎。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獎勵206項,其中國家級32項,省部級174項。2020-2021學年,學校教師作為第一主編出版教材7本。
學校榮譽
獲獎時間 | 獲獎名稱 |
---|
| 學院連續8年獲得“雲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二等獎” |
| |
| |
|
| |
| |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學院聯合麗江市政府在學院設立麗江市旅遊發展研究中心、麗江市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學院先後有360人次青年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80個項目的研究工作,完成了麗江市旅遊業態的創新與轉型開發研究、麗江市及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信息庫建設等課題,2016-2017學年,學院教師發表論文156篇。
學術資源
截至2021年12月,麗江文化旅遊學院圖書館有紙質圖書185.07萬冊,生均紙質圖書103.78冊;紙質期刊362種,電子圖書668000冊,共享雲南大學圖書館大部分電子資源。
《麗江文化旅遊學院學報》主要刊登研究麗江以及滇西北地區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以及政府治理方面的論文、新聞調查、區域發展報告和科研項目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與北京中關村智酷雙創人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等相關行業、企業等合作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04個。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底色採用藍色(麗江藍)為基調,圖案採用白色(雪山白)為基調,象徵理性、睿智、科技、專注、卓越。
校徽由兩個同心圓構成,象徵著全體師生同心同德為黨育人、凝心聚力為國育才。上方是啟功體的中文校名,下方是英文校名,最下方的“2001”是學校的建校時間。
標誌主體“文”字取自於大篆字型,也是校園最具特色的建築屋頂、懸魚、和人的組合。屋頂的形狀還象徵玉龍雪山,代表敢於攀登、追求卓越。下半部人的形態托舉屋頂和雪山,表明學校“以人為本”的理念,彰顯“立德樹人”的初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旅遊特色和人文特色。
從整個圖案來看,“文”上方代表神聖的玉龍雪山,下方三條曲線代表“三江併流”,中間的藍色區域代表麗江壩子,懸魚抽象成為一個四角星,在藍色的扇形里表示學校是麗江壩子裡的一顆明星,紮根麗江、立足雲南、面向全國,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套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精神文化
天雨流芳,博學善思
天雨流芳,納西語音譯語,原文刻在在麗江古城木府旁的牌坊上,其納西語音意為“讀書去吧”,又契合“風雨越千年,美名永流傳”、“潤物細無聲”的意境,強調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學生“刻苦讀書學習”。“天雨流芳”東巴文圖案及發音:
博學善思,出自《禮記·中庸》十九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既要掌握廣博知識、博採眾長,又要善於思考,追求卓越。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