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倉鼠

麗倉鼠

麗倉鼠(學名:Calomyscus bailwardi)是麗倉鼠屬的下屬物種。平均重20.4克。身長61至98毫米,耳朵非常圓並沒有毛髮覆蓋,呈粉紅灰色,皮毛柔軟細膩,身體上部呈淺粉紅色或灰棕色,底部,手腳部均為白色。背部和腹部之間的分界線非常清晰。耳朵或眼後面無白色的斑點,尾巴覆蓋著短棕色毛髮。草食性動物,吃草,花和葉。會將食物帶回巢,但由於缺少頰囊無法大量攜帶。把食物埋在洞穴里的石子下面,在冬季嚴寒時使用。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高加索和俄羅斯。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只有15至30克,平均重20.4克。沒有性別二態性。雌性額外有六個乳房。軀體尺寸為61至98毫米,尾巴72至102毫米,觸鬚長達21毫米。耳朵非常圓,長17到20毫米。沒有毛髮覆蓋,呈粉紅灰或灰色。皮毛非常柔軟,細膩,身體上部為淺粉紅色至灰棕色,底部,手部和腳部均為白色。背部和腹部之間的分界線非常清晰。耳朵或眼後面無白色斑點,尾巴覆蓋著短棕色毛髮。與前肢相比,後腿伸長。後腳有五個腳趾,每個前腳都有五個腳趾和一個殘缺的無爪拇指。爪子細膩而小巧。
下頜中下頜骨的角度與下頜的其餘部分一致。顴骨板寬而向上傾斜。眶下孔相對較大,呈V形,腹側比背側寬。允許咬肌通過。聽覺大皰很大,翼突延伸至大皰。齒式是1 1 0 0 0 0 3 3 = 16。上門牙有一個光滑的前表面,覆蓋著黃褐色的牙釉質。所有的頰部牙齒都缺乏封閉的牙本質脊,只能看到牙尖的痕跡。

棲息環境

主要在海拔400至3500米之間的山地草原地區,常見於中等緯度森林下的常綠樹林和荒山上,低山谷地區通常沒有。

生活習性

不被認為是高度社會化的哺乳動物,儘管它們偶爾在野外分享避難所,並且可以被圈養在一起。感知渠道有視覺,觸覺,聽覺,化學信息素。不善於挖掘,在野外會進入其它動物的被認為廢棄洞穴中。會用草,羊毛和其他各種軟材料築巢。它們是食草動物,吃草,花和葉。會將食物帶回巢穴,但由於缺少頰囊無法大量攜帶。會把食物埋在洞穴里的石子下面。這些存糧最有可能在冬季嚴寒時使用。圈養情況下吃切碎的蔬菜和小米種子並喝水,這在野外很少見。圈養壽命通常為四年,野外壽命未知。

分布範圍

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高加索和俄羅斯南部的古北區。
麗倉鼠

繁殖方式

每年產生兩窩,繁殖季節從晚春到中夏,通常從3月下旬到6月上旬。每胎產仔1到五隻,平均2.8。妊娠期3至5周。斷奶年齡4周。獨立生活年齡4至8個月。性或生殖成熟期的平均年齡雌性4個月,雄性5個月。
初生幼崽無毛,第八天體重增加一倍。前13天完全無自理能力,直到他們第一次睜開眼睛,同時長出灰色的毛皮,在4至8個月大時才會有與成年個體相同的顏色及大小。在鼠科中生長周期相對較長。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分布相對廣泛,其棲息地不受威脅。在俄羅斯用於實驗室的各種測試,並在許多寵物商店作為寵物出售。他們也是英國進口的動物園展品。在富集地區有時表現為農害動物,並可能攜帶和感染人類疾病。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