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明代雲南土司名。洪武十七年(1384,一說二十一年,1388),改平緬宣慰司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
- 別名:平緬宣慰司署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明代
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明代雲南土司名。洪武十七年(1384,一說二十一年,1388),改平緬宣慰司署。
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明代雲南土司名。洪武十七年(1384,一說二十一年,1388),改平緬宣慰司署。沿革麓川、平緬元初分兩路,隸屬金齒宣撫司。後麓川傣族土官思可法“併吞諸路”,雄據一方,至正十五年(1355),元朝就其地...
明朝洪武年間,麓川思倫發歸順明朝,授麓川宣慰使。思倫發所管轄之地都在金沙江以南,在元朝為平緬宣慰司,但已經占領緬甸為己有。洪武年間,明朝大軍進攻雲南,改平緬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才首次使用“麓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平...
1382年,明朝統一雲南,思倫法將元朝所賜印信交於朝廷,明朝繼置平緬宣慰司,以思倫法為宣慰使。1384年,明朝改平緬宣慰司為平緬軍民宣慰司,同年更名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仍以思倫法為宣慰使。1385年,“勐谷”(景東盆地及周邊地區...
後麓川平緬宣慰司的故地在正統十一年(1446年)改置為隴川宣撫司,這樣就形成了“三宣(宣撫司)六慰(宣慰司)”及其下轄的司(長官司等)。管制 參看: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或政權的首領世襲,...
隴川宣慰司,土司名。明正統九年(1444年)置隴川宣撫司於麓川平緬軍民宜慰使司故地。治隴把(今雲南隴川西南),轄今雲南隴川、瑞麗等縣市地,與乾崖、南旬兩宣撫司合稱“三宣”。清徒治今隴川。辛亥革命後為隴川行政區,1935年...
歷史上屬於中國領土,清末被英屬緬甸占領,1960年1月28日,中、緬在北京簽訂《中緬邊界協定》,中國放棄對勐卯三角地的主權。歷史沿革 這個三角地帶元代隸屬麓川 到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設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領有元代平緬、麓川...
麓川思任發反叛 麓川與緬甸接境,在金沙江之南。元代為平緬宣慰司。洪武年間,麓川思倫發內附,朱元璋授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使。洪武二十九年(1396),平緬入貢,更立宣慰司。不久,思倫發反叛,黔國公沐晟奉命討平。改為孟養宣慰使,...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以稅糧愆期當罷,特宥其罪,召遣持節撫諭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宣慰使思倫發,思倫發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叛亂,定邊之戰以明朝勝利告終,王鈍對思倫發陳明利害,思倫發心悅誠服,遂歸順朝廷,退出侵地,並納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