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丸

鹿角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具有溫腎固精之功效。主治膏淋。多因憂思失志,意舍不寧,疲劇筋力,或傷寒濕,濁氣乾清,小便淋閉,或復黃赤白黯如脂膏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角霜丸
  • 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 配方:鹿角霜、白茯苓、秋石
  • 功用:溫腎固精
  • 主治:膏淋。多因憂思失志,意舍不寧,疲劇筋力,或傷寒濕等
藥物組成,用法用量,方義,附方,

藥物組成

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方義

方中鹿角霜味鹹性溫,能益腎助陽澀精;白茯苓甘淡,健脾燥濕利水;秋石鹹寒入腎而滋陰;三藥相伍,有補腎健脾利水之功。腎得補,則能溫陽化氣以固攝,脾得補,則能運化水濕及攝脂。如是則膏淋自愈。《丹台玉案》卷五“鹿角霜丸”,組成與本方同,主治膏淋,溺與精並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附方

名稱:鹿角霜丸
組成:鹿角霜、白茯苓、山藥、遠志、附子
用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四十丸,用米飲、溫酒任下,空心食前服
主治:精氣虛滑,真氣不接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二引《衛生家寶》
名稱:鹿角霜丸
組成:鹿角霜
用法:上用鹿角帶頂骨者,不以多少,鋸作挺子長三寸,洗淨,用水桶內浸,夏三、冬五晝夜,用清水浸,同入釜內煮之,覺湯少,添溫湯,日夜不絕,候角酥糜為度,輕濾出,用刀颳去皮,如雪白,放在篩子上,候白乾,火焙之。其汁慢火熬為膠。俟角極乾,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粒,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主治:上熱下焦寒,小便不禁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六
名稱:鹿角霜丸
組成:川芎、香附、炙草、川續斷、鹿角霜、柏子仁、歸身、茯神、龍骨、阿膠
用法:上為末,山藥五兩研作糊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治:中氣下陷,元氣不固,崩久成漏,連年不休者
出處:《萬氏女科》卷一
名稱:鹿角霜丸
組成:黃芪、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肉桂、熟地黃、茴香、牛膝、木瓜、白芍藥、川烏、羌活、獨活、肉蓯蓉、檳榔、防風、烏藥、破故紙、木香、續斷、甘草、蒼朮、附子、杜仲、虎脛骨、鹿角霜
用法:上為極細末,酒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米湯送下
主治:諸風癱瘓,半身痿弱,或二三年不能動履者
出處:《古今醫鑒》卷二
名稱:鹿角霜丸
組成:薄荷末、山藥、鰻魚、鹿角霜
用法:上用飯甑一具,著底鋪薄荷末二兩,上鋪山藥,上又鋪鰻魚(去頭尾),上又鋪鹿角霜,再以薄荷細末二兩蓋之,蒸極爛,將魚骨炙脆為末,共一處搗和為丸。每服五錢,白湯送下
主治:諸虛百損,羸弱不堪者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