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東西70里,南北17里,為防止盜鹽走私,保護稅收,唐時在鹽池周圍一百二十里修築禁牆(亦稱禁垣)。宋元明清補修.為了維護河東鹽池生產和豐碩的賦稅,歷代都在鹽池一周修築防護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池禁牆
- 大小:池水東西70里,南北17里
- 地位:我國最古老的鹽湖之一
- 禁牆作用:防止盜鹽走私,保護稅收
運城鹽池簡介,鹽池禁牆歷史,
運城鹽池簡介
運城鹽池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湖之一,史載:池水東西70里,南北17里,為防止盜鹽走私,保護稅收,唐時在鹽池周圍一百二十里修築禁牆(亦稱禁垣)。宋元明清補修.為了維護河東鹽池生產和豐碩的賦稅,歷代都在鹽池一周修築防護設施。唐有“壕籬”,宋有“攔馬短牆”,明先後在明憲宗成化十年,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兩次大規模徵調民夫,環池一周修築禁牆,高 6.6 米,厚4.8 米,全長 58.07 公里。門分三座;東禁門、西禁門、中禁門、池內置六十鋪,均派兵把守,嚴然一座河東鹽池的古長城。現禁牆主體大多已毀,只留下部分殘牆斷壁,留存下來的多為清代所築。
鹽池禁牆歷史
鹽池禁牆完備建成於明朝,成化十二年,御史陳鼎復加修築,牆高加之二丈一尺。成化二十一年,仍開東西二門,合中門共稱禁門者三,皆在池北面。東曰育寶,距安邑五里(現安邑辦事處向陽村),西曰成寶,距解州十里(現解州辦事處十里舖村),中曰祐寶(現池神廟一帶,已毀),門外為運城,正德十二年(1517年),御史熊蘭更加修治,徵調民夫三萬餘人,費時半年,將禁牆增厚之一丈五尺,高仍為二丈余,隍塹也挖深加闊各為一丈五尺。禁門上建樓,駐兵把守,至此,禁垣建築始臻完畢。
至清代,以禁牆為中心的禁私體系更趨完備。三大禁門是潞鹽出池的必經之地,因此把守嚴格。乾隆年間,中禁門設弓箭手十名,乾隆四十二年,又添設商巡二十名,同時添設負責三個禁門稽查的總巡一人。乾隆四十六年,認為一名總巡難以上任,三禁又分別增設一名總巡,把守十分嚴密。
道光五年,池內時有偷鹽事情發生,隨後添設槍手六十桿,內有運城營撥兵二十名,解州安邑是各撥壯丁二十名,在池內往來巡緝。至光緒年間,池內仍留常設槍手三十名。
雍正十年(1732年),清朝政府在運城設立運城營。營部設都司一員,鹹豐十一年,山西巡撫英桂以為“運城為鹽課重地,清政添官兵以資守御。”隨後撤銷都司一職,改設游擊一員,並添設守備,把總等官員。運城營原設官兵96名,至同治元年,兵已增至566名。其中馬戰兵32名,步戰兵100名,守兵330名,並配備戰馬49匹,陣容相當壯觀。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對曾經為防護鹽池起過重大作用的禁垣也無人顧及修建,加之人為破壞,禁垣已失去她昔日雄姿,到民國初年,已經起不到防護鹽池的作用。
1947年12月28日,運城獲得解放,鹽池回到人民懷抱。1948年 2月16日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太岳行署潞鹽管理局。為了支援西北解放戰爭,1949年 4月,潞鹽管理局劃歸陝甘寧邊區西北鹽務管理總局領導;1950年 4月復歸山西省,建立山西鹽務管理局,1954年11月,山西鹽務管理局與山西省鹽業公司合併,成立山西省鹽務管理局,機關遷駐太原,運城遂設山西省鹽務管理局運城分局,專事運城鹽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