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斤
- 拼音:yán jīn
- 注音:ㄧㄢˊ ㄐㄧㄣ
- 釋義:亦作“ 鹽觔 ”, 指鹽
詞語解釋 亦作“ 鹽觔 ”。 指鹽。1《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分明是你這奴才攬載了商人的鹽斤,在路伙著押船的家人任意嫖賭花消,沿途偷賣了。”清 黃六鴻...
鹽斤加價 清代鹽稅之一。清末因戰爭、賠款、練兵等而增收的附加稅。始於光緒十年(1884)。先後有銷鹽省份加價,鹽斤新賠款加價,新軍加價和抵藥加價等。 ...
以鹽運鹽,淮北場垣商因資本不足所採用的一種約定俗成的運鹽辦法。即在其所運鹽斤中,任船戶偷賣一定數額鹽斤,垣商則少給運費。 ...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和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一般來說鹽是複分解反應的...
耗鹽,意思是損耗的鹽斤。鹽斤在包裝、存儲、運輸途中均可能有耗損,官方依據各地情況定出耗損額度,以資彌補。 ...
鹽水桶,井鹽運鹵工具。杉木製成。形似普通木桶。每桶可盛滷水150斤左右。富榮鹽場用以挑運滷水。鹽水桶鹽公堂 在兩浙行銷季鹽的綱地,由綱商組織的一種交易鹽...
子鹽,鹽政用語。即各鹽場生產的余鹽。清制,各鹽場本年所產鹽斤,除按引撥配外,尚有餘鹽,國家可發帑收領,存於鹽庫,俟正鹽遲缺不敷配引時,撥配庫存發商...
掣摯,鹽政用語。清代防止鹽商夾帶私鹽之辦法。清制,於各關津橋所口岸設員役,負有鹽斤掣驗的責任。...
四川自貢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重要產鹽基地...... 為解決困難,戶部議準:“川粵鹽斤入楚,無論商民,均許自行販銷。”於是川鹽源源不斷地運銷湖廣市場,這就是“...
極老鹽, 在鹽垣存放四年以上的淮鹽。淮鹽出場,進垣存儲。鹽垣所存之鹽分為三種:進垣四年以上者為極老鹽,兩年至四年者為次老鹽,不滿兩年者為新鹽。從鹽...
大引小引鹽斤計量單位。(1)明制大引400斤,小引200斤。開中法行,中鹽者皆給小引。(2)淮南四岸鹽,清時有大小引之別,因秤有大小之不同。棧秤600斤謂之大...
五代鹽法 五代時後唐實行蠶鹽法,計口授鹽,依限納稅。後晉實行兩稅鹽錢。鹽課納于田賦。後周禁私鹽,顆鹽、末鹽各有分界,越界售鹽即犯法。後晉既收兩稅鹽...
書首有全國產銷區域圖、全國鹽斤產銷稅數暨經費統計各圖。第二冊分川南、川北、雲南、長蘆、口北、遼寧吉黑附、山東、河南八章。第三冊分河東、晉北、甘肅...
灶鹽歸垣,淮鹽產場灶鹽產出之後,經灶頭、灶長稽查核實數量,或用船裝運,或用牛車載運,均給三聯印票,填明鹽數,運入包垣,謂之灶鹽歸垣。有鹽無票,即以...
川鹽運道 川鹽引地除本省外,還有滇、黔、楚三省。通常情況下,本省多為陸引,滇、黔、楚三省多為水引。水引鹽船多在江中行駛,不能溯小河至井廠,需以小船...
《論變鹽法事宜狀》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通計一家五口,所食之鹽,平叔所計,一日以十錢為率,一月當用錢三百,是則三日食鹽一斤,一月率當十斤。...
澳鹽餉 ,隆澳新築鹽田所產鹽斤售款解繳官庫的鹽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潮橋運同瑞誥稟請:借庫存款銀將海山棚隆澳荒埕二百四十堝改造成曬水鹽田六十...
文據名。清代天津醃菜醬坊各鋪戶所需之鹽,由長蘆鹽運使司給票,向鹽店購買。鹽鋪憑票照數賣給,並於票內將賣給鹽斤數目註明,填寫月日,蓋用戳記,仍交鋪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