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鹽井葡萄酒是以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鹽井鄉的本地葡萄為原料釀造而成的葡萄酒,這裡的葡萄酒分為黑珍珠、赤霞珠、蛇龍珠、美樂四個品種,引自法國波爾多的葡萄經過高原嚴酷氣候的自然選擇而馴化,已完全適應當地環境,以此為原料釀製的乾紅葡萄酒香氣濃郁、口感飽滿,冰紅葡萄酒香氣優雅、酒體豐滿。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芒康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
昌都市東南部。東與四川
巴塘縣隔
金沙江相望,南與雲南省
德欽縣毗鄰,西與
左貢縣相連,北與
貢覺、
察雅兩縣交界。介於為東經98°00′—99°05′,北緯28°37′—30°20′之間。總面積114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芒康縣平均海拔4317米,橫斷山脈由北向南縱貫縣境。寧靜山脈是境內主要山脈,呈南北走向。主要山峰有達拉涅峰、達馬壓山、卡孜西卡沖山、達拉涅峰、旺秋占堆山等。
氣候特徵
芒康縣屬高原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區,夏季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年均氣溫10℃,年均降水量350—450毫米,主要集中於6—9月,無霜期95天。自然災害有洪水、乾旱、霜凍、凍土、土石流等。
水系水文
芒康縣主要河流有金沙江、
瀾滄江及兩江支流70多條。金沙江和瀾滄江境內總流長1661千米,流域面積250平方千米。主要湖泊為
莽錯。
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適宜的氣溫和降水,造就了高原葡萄優良的品質,為鹽井葡萄酒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釀造環境。
歷史淵源
鹽井地區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一直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
18世紀中葉,來自法國的傳教士進入此地傳教,隨著天主教的傳播,傳教士也教該地修女種植葡萄、釀製葡萄酒。從那以後,該地民眾一直延續著種植葡萄,釀製與飲用葡萄酒的習慣。
200多年來,引自法國波爾多的華夫人和玫瑰蜜葡萄經過高原嚴酷氣候的自然選擇而馴化,已完全適應該地環境。從該地村民“先品一小口,再乾一大杯”的飲用習慣中,就能充分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完美融合。
2009年,芒康縣葡萄酒龍頭企業成立,開始打造世界最高海拔的葡萄酒。
2009年10月,符合國家標準的第一批優質鹽井葡萄酒產出,開創了西藏地區葡萄酒產業商品化的先例。
2015年,在西藏自治區科技廳、昌都市科技局的幫助下,西藏唯一的“西藏高原葡萄栽培與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芒康縣建立。
生產情況
2009年,鹽井葡萄酒產量為7噸。
2017年,鹽井葡萄酒產量為410噸,年產值達3830萬元。
產品榮譽
2014年12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鹽井葡萄酒”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7年3月,鹽井葡萄酒獲“第八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同年,獲得“西藏自治區著名品牌”殊榮。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鹽井葡萄酒產地範圍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木許鄉、曲孜卡鄉、納西鄉共3個鄉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黑珍珠、赤霞珠、蛇龍珠、美樂。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2200米至2600米,土壤質地為砂壤,pH值6.0至7.0,土層厚度≥0.5米。
三、栽培
1.種苗:扦插或嫁接繁育。
2.架式和樹形:
(1)架式:單籬架或“V”型架。
(2)樹形:單幹雙臂或單幹單臂。
3.水肥管理:
(1)施肥管理:只使用有機肥,葡萄採收後至冬灌前施入。基肥每畝不少於3米3。
(2)灌溉管理:花期及採收前30天禁止灌水。
4.採收:8月下旬以後,葡萄含糖量≥210克/升。選晴天早晨8點至11點採收。採收後24小時內必須進行加工處理。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工藝流程
1.乾紅葡萄酒:原料採收→除梗破碎→裝罐→添加輔料→發酵→皮渣分離及壓榨→陳釀→灌裝(包裝)。
2.冰紅葡萄酒:採摘自然冰凍葡萄(-7℃下結冰採收)→低溫狀態下壓榨→低溫發酵→中止發酵→陳釀→下膠→過濾→冷凍→過濾除菌→灌裝(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乾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濃郁,口感飽滿,回味悠長。
(2)冰紅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澤深,香氣優雅,酒體豐滿,回味悠長。
2.理化指標: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鹽井葡萄酒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鹽井葡萄酒的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