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春堂

營口中藥行歷史悠久,早在19世紀中葉就聞名全國。在營口,從老爺閣至西大廟不足2公里的繁華西大街,布滿了70餘家藥店、藥棧。人們走進西大街,會看到一些著名藥店、藥棧的“門臉”兩側,裝飾著“專營南北藥材”、“配製丸散膏丹”12個大字,十分耀眼。那時的西大街,堪稱國內少有的藥品商業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春堂
  • 外文名:Salty spring Hall
  • 始創時間:清鹹豐元年(1851年)春天
  • 稱號:物價信得過單位
相關簡介,發展歷程,

相關簡介

鹹春堂是營口埠內第一家中藥店,它始創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春天。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企盼著藥店像春天一樣興旺發達,這就是鹹春堂名稱的來歷。150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鹹春堂幾經變化。開業後的七八十年
間,鹹春堂先在西大街設西櫃(又稱鹹春堂老藥店),後來(1913年)又在東大街設鹹春堂東櫃。李天修、侯景山曾為掌柜,後來又有李福堂、陳漢卿、孫秀香等幾任經理。藥店興旺發達,聞名遐邇。鹹春堂是傳統的老藥店。當時,在藥行中有“南藥商”、“北藥商”之分,“南藥商”以經營南藥為主,“北藥商”則經營東北藥材,專營人參、鹿茸等。鹹春堂主要經營南方藥材,自購自銷,批零兼營,以批發為主,加工中草藥,配製丸、散、膏、丹。他們精製的“太乙爐牌”阿膠,頗具名氣,暢銷關內外。“貨真價實,信譽第一”,是他們的經營之道。久而久之,鹹春堂的名聲傳至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許多南北藥商行客皆慕名而來,台灣的集元藥行也派人來鹹春堂坐“內寓”。
走進鹹春堂,人們看到的完全是中藥鋪那種傳統風格,店內的藥柜子上有許多抽屜格子,每個格子上面寫著藥名,當歸、熟地、大黃、芒硝,應有盡有。店內聘有“坐堂先生”,診病、開方、抓藥,醫乃仁術,服務真誠。開業以來,先後聘請營口埠內有名望的中醫高愈明、徐向春、徐冠一、李洪武等為“坐堂先生”,為患者醫治多種病症,而診治婦女病、風濕病、腎炎最為拿手。

發展歷程

鹹春堂幾經搬遷,幾番更名。1956年改為醫藥門市部,1969年“文革”期間改名為東方紅醫藥門市部,1987年3月恢復鹹春堂。20世紀80年代,為適應改革開放需要,經營範圍不斷擴大,新藥特藥不斷增加,中成藥、中藥材、醫藥備品多達1400多種,年銷售額巨增,多次榮獲省、市“物價信得過單位”稱號。百年鹹春堂,永駐患者心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