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鷹陽關群
- 外文名:Yingyangguan Gr
- 階代碼:Qb-Z1
- 地區代碼:58
命名,沿革,發現,爭議,特徵,備考,
命名
李自惠197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廣西賀縣鷹陽關下龍附近(鷹陽關西南6km)。
鷹陽關(文字說明)

沿革
發現
爭議
鑒於該套地層厚度偏大,且缺少有力的化石證據及年代學依據。反應出總體研究水平偏低,故建議仍以建立“群”一級地層單位更好,稱為鷹陽關群為宜。廣東地質志中則將該段地層命名鷹揚關群,時代亦為Z1, 相當於桂北的“長安組”。該群厚度>2750m(未見底),下分為五個岩性段第一段為冰海相沉積碎屑岩段;第二段為火山岩段;第三段為含磷鈣質岩段;第四段為絹雲母片岩段;第五段碎屑岩夾條帶磁鐵礦段。
特徵
該組共分四段,總厚達2090m。第一段為火山岩段,由變質火山岩、細碧角斑岩、角斑岩夾灰岩、白雲岩、片岩和矽質岩組成;第二段由鈣質千枚岩、泥質灰岩夾少量千枚岩、火山碎屑岩組成;第三段底部為含磷石英岩、向上為單一的絹雲千枚岩所組成,千枚岩中水平層理、細紋層理艾篆發育;第四段底部為厚約20m的磁鐵-赤鐵礦層外,基本上仍為千枚岩、板岩組成,局部夾少量白雲岩。
鷹陽關的岩石

備考
編撰者:王自強
作者1:李自惠
年份1:1979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