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枚岩
- 外文名:Phyllite
- 定義:是具有乾枚狀構造的低級變質岩石
- 變質程度:介於板岩和片岩之間
- 粒徑:粒徑小於0.1 mm
- 結構:常為細粒鱗片變晶結構
釋義
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或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顯微變晶片理髮育面上呈絹絲光澤。變質程度介於板岩和片岩之間。常為細粒鱗片變晶結構,粒徑小於0.1 mm,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皺紋構造。
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狀構造的低級變質岩石。原岩通常為泥質岩石(或含矽質、鈣質、炭質的泥質岩)、粉砂岩及中、酸性凝灰岩等,經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或區域動力熱流...
《千枚岩的工程性質與公路工程建築技術》第1章主要從土木工程建設的角度對千枚岩及其開挖棄料的性質進行了分析;第2章主要對千枚岩及千枚岩開挖棄料的水理與級配特性...
千枚狀構造(phyllitic structure)是區域變質岩石的一種構造,並且是千枚岩的典型構造。千枚狀構造岩石中各組分基本已重結晶、變質結晶並呈定向排列,使岩石呈薄片狀,...
千枚糜棱岩(phyllonite)是一種在礦物成分組合和外表上與千枚岩相似,但其成因又不同於千枚岩的岩類; 而和糜棱岩相似,也是韌性變形作用所形成,但其明顯的重結晶又與...
學科:構造地質學 詞目:千枚理 英文:phyllitic foliation 釋文:千枚理是連續劈理的一種,主要發育在富泥質的千枚岩中,劈理面因層狀矽酸鹽礦物(如絹雲母)的富集...
上施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江西省區調隊1965年間命名。本組岩性變化較大,命名地點岩性以灰綠色千枚岩為主,夾變余細砂岩及砂質或粉砂質千枚岩,...
合桐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廣西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66年命名。為黑色碳質千枚岩,千枚岩夾變質砂岩。含微古植物等化石。下與白竹組、上與拱洞組均為...
下段:底部為灰至灰綠色變質礫岩、含礫粗砂岩、含礫絹雲石英千枚岩,下部為變質砂岩夾千枚岩或片岩,千枚岩夾變質砂岩;上部基本為片岩或千枚岩,厚237—569m。上段:灰...
本群厚度較大,可分為三部分:下部,自下而上為變質含金礫岩、石英岩和石英岩夾千枚岩;中部,以千枚岩、板岩為主,夾石英岩、大理岩和輕微變質的中基性火山岩;上部,...
區域變質岩千枚岩 千枚岩是一種具顯微鱗片變晶結構或顯微纖維變晶結構及典型的千枚狀構造的淺變質岩石。千枚岩的原岩性質與板岩相同,但變質程度比板岩稍高,原岩已...
神山群,是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65年江西省區調隊命名。主要成分是灰黑色炭質千枚岩、含炭千枚岩和含炭粉砂質千枚岩,灰綠色絹雲母砂質千枚岩、絹雲...
主要為中厚層變余凝灰砂岩、變余凝灰質長石石英砂岩夾絹雲千枚岩、凝灰質千枚岩、含炭千枚岩,頂部常有含鈣千枚岩、矽質岩及灰岩。厚430米。下與義縣組不整合...
庫布蘇群為一套千枚岩、千枚岩化粉砂岩、條帶狀矽質粉砂岩、泥岩、板岩及少量長石砂岩、雜砂岩。頂界與底界均為斷層。厚度大於300米。...
牛屋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71年安徽冶金地質局命名。主要成分是砂岩、岩屑長石石英砂岩與粉砂質板岩及砂質千枚岩,礫岩。本組厚度為2710m。...
特徵:主要由綠泥千枚岩、鐵質千枚岩、碳質千枚岩夾磁鐵石英岩及少量石英岩所組成。下被片麻岩體所侵入而未見底;上與裴家莊組呈整合接觸。出露厚644米。是呂梁山主...
時代:S 命名:李捷,朱森,1930年命名上津系。 特徵:為一套絹雲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夾碳質千枚岩及薄層灰岩,底部為粉砂質千枚岩夾薄層砂岩。與上覆西岔河組為...
蘇家灣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65年徐嘉煒等命名,安徽省地質局區調隊在1977年予以引用。主要構成物是含礫砂質千枚岩、變質石英砂岩、變質火山岩、...
烏葉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62年貴州108隊命名。為一套下段由灰綠色石英絹雲母千枚岩、板岩夾變余砂岩、變余凝灰岩組成,上段由深灰至灰黑色含星...
層型:選層型遼陽市亮甲葦子溝—和尚溝剖面,遼寧一區調隊,1975,K-51-ⅩⅩⅧ(遼陽幅)1∶20萬區調報告。特徵:主要為綠泥石絹雲片岩、千枚岩、二雲片岩、白雲...
岩石組成方面以泥質為主,砂岩很少出現。主要成分是變質火山岩、細碧角斑岩、角斑岩夾灰岩、白雲岩、片岩和矽質岩、鈣質千枚岩、泥質灰岩、火山碎屑岩。...
各(個)子組,命名者為傅力浦,為深灰色、灰黑色粉砂質板岩、千枚岩夾灰岩凸鏡體。...... 各(個)子組,命名者為傅力浦,為深灰色、灰黑色粉砂質板岩、千枚岩夾灰...
下坊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江西區調隊1962年命名。為灰綠、深灰、黑灰色絹雲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及炭質絹雲千枚岩等組成,夾1—2層條帶狀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