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群

滹沱群原稱“滹沱系”,屬元古代地層。分布面積較小,多見於中國山西五台山及呂梁山一帶。最初命名地點在山西五台山西南滹沱河岸的東冶鎮附近,故名。本群厚度較大,可分為三部分:下部,自下而上為變質含金礫岩、石英岩和石英岩夾千枚岩;中部,以千枚岩、板岩為主,夾石英岩、大理岩和輕微變質的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以富含裸枝迭層石的白雲質大理岩為主,夾少量千枚岩。本群輕微變質,變質時代約為17±億年。滹沱群可能屬中元古界底部或下元古界上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滹沱群
  • 外文名:Hutuo Gr
  • 階代碼:Pt1ht
  • 地區代碼:6,9
基本信息,命名,沿革,分布,特徵,豆村亞群,東冶亞群,郭家寨亞群,結構,成分,備考,

基本信息

地層名稱:滹沱群

命名

維里士(B.Willis)1904年命名。據白瑾等(1986)認為該群自下而上由9個命名剖面銜接而成:山西省五台縣團城鄉西北約8km的娘娘垴—木山嶺(豆村亞群四集莊組和南台組);五台縣三角村西北約3km谷泉山—神仙垴(豆村亞群大石嶺組的谷泉山段、盤道嶺段、神仙垴段);五台縣楊白鄉岩村東約1.5km狼山(大石嶺組南大賢段);山西定襄縣河邊村東約2km紋山—大關山(豆村亞群青石村組—東冶亞群大關洞組);五台縣槐蔭村北約0.5km槐蔭村—馬鞍山(東冶亞群槐蔭村組);五台縣城東約3km羅家垴(東冶亞群北大興組);五台縣城東約5km天蓬垴(東冶亞群天蓬垴組);五台縣楊白鄉郭家寨村西約1km西河裡(郭家寨亞群西河裡組);郭家寨村東約5km雕王山(郭家寨亞群黑山背組和雕王山組)。

沿革

李希霍芬(F.V.Richthofen,1882)所指的東冶灰岩、滹沱頁岩等,是以後建立的滹沱群的雛形。1904年,維里士等(Willis等,1907)首次提出滹沱紀,並將滹沱紀地層分成東冶灰岩和豆村板岩兩個岩石地層單位。楊傑(Yang Kieh,1936)初步澄清了維氏在前震旦系層序劃分上的混亂現象,將該系分為南台層和白頭庵層。王曰倫(1953)將其稱作震旦系,自下而上分為變質冰磧系、石英岩系、板岩系、矽質灰岩系等四個岩石地層單位,趙宗溥(1954)提出滹沱系屬於前震旦紀,它不整合于震旦系矽質灰岩之下。馬杏垣等(1957)認為該系與下伏五台系和上覆震旦系茶房子灰岩均為不整合接觸,並劃分變質礫岩、南台石英岩、豆村板岩、東冶灰岩等4個岩石地層單位。華北地質研究所五台組、山西省地質局區測隊三分隊(1964)將其自下而上分為2群14組, 滹沱群分四集莊、南台、豆村、麻地溝、青石村、紋山、河邊、建安、大關洞、槐蔭、 北大興11組;郭家寨群分西山村、黑山背、刁王山3組(麻地溝組及其以下各組根據區測隊資料,青石村組及其以上各組根據華北所資料)1。華北地質研究所五台組(1965)劃分為3群16組,滹沱群分四集莊、南台、豆村、麻地溝、插箭梁、青石村6組,東冶群分文山、河邊、建安、大關洞、槐蔭、北大興、天蓬垴7組,郭家寨群分西山村、黑山背、刁王山3組2。山西省地質局區測隊(1967),劃分為3個亞群12組;自下而上為豆村亞群的四集莊組、南台組、大石嶺組,東冶亞群的青石村組、紋山組、河邊村組、瑤池組、北大興組、天蓬垴組,郭家寨亞群的西河裡組、黑山背組、雕王山組。時代定為古元古代。白瑾等(1986)將該群劃分為3個亞群14個組:自下而上為豆村亞群四集莊組、南台組、大石嶺組、青石村組;東冶亞群紋山組,河邊村組,建安村組、大關洞組、槐蔭村組、北大興組、天蓬垴組;郭家寨亞群西河裡組、黑山背組、雕王山組。山西省地礦局(1989)沿用山西地質局區調隊(1967)的滹沱群劃分方案,但將亞群升格為群,滹沱群升格為滹沱超群。

分布

主要分布於山西五台山南坡台懷—四集莊一線以南,石咀—定襄一線以北,東起台山河上游,西至原平奇村一帶,總面積約1500km2。其次,五台山北坡代縣灘上到原平白石一帶約有200km2,繁峙縣中台等處也有零星分布。

特徵

據白瑾等(1986)該群岩性特徵如下:

豆村亞群

1. 四集莊組 以變礫岩為主體,上部有少量石英岩,頂部的砂質千枚岩可作為區域標誌層之一。其底部一般有厚數米的片狀礫岩,可能是古風化殼和泥質沉積的混合物。變礫岩的礫石成分複雜,可分三類:一類以石英岩礫石為主;一類以磁鐵石英岩礫石為主;一類以花崗質岩礫石為主。礫石大小一般為5—30cm。礫石成分自下而上有簡單化趨勢,上部幾乎全由石英岩組成。組厚約355m。
2. 南台組 分為兩段:壽陽山段下部以具波痕的含長石石英岩為主,常夾有1—2層厚10m左右變礫岩層。上部以石英岩為主,具交錯層和小沖刷面;木山嶺段為千枚岩夾含砂大理岩。組厚804m。
3. 大石嶺組 由底部石英岩,中部千枚岩,上部白雲岩三套地層組成。在本區西部該組自下而上可分四個岩性段,即谷泉山段、盤道嶺段、神仙垴段和南大賢段。谷泉山段以鈣質石英岩為主,底部常見有變礫岩。石英岩中具波痕和交錯層;盤道嶺段以青灰色條帶狀千枚岩為主,夾少量結晶白雲岩;神仙垴段為灰紫色千枚岩夾少量結晶白雲岩;南大賢段以白色、黃白色結晶白雲岩為主,燧石條帶發育。組厚大於1913m。
4. 青石村組 下部為灰綠色千枚岩、板岩、夾白雲岩、白雲大理岩;中部為石英岩與板岩互層;上部為杏仁狀、管狀變玄武岩夾少量板岩;頂部變玄武岩具古風化殼特徵。該組變碎屑岩類具韻律層,交錯層及包卷層。組厚大於994m。

東冶亞群

1. 紋山組 自下而上為石英岩、板岩、結晶白雲岩。石英岩中交錯層發育,底部具包卷層理,結晶白雲岩含燧石條帶。板岩為硯台、石碑的上好石材。組厚大於368m。
2. 河邊村組 以泥晶白雲岩為主,下部有少量石英岩、板岩,頂部有一層變玄武岩,分布穩定,為區域標誌層之一。在石英岩夾層中可賦存小型沉積磷礦。組厚約653m。
3. 建安村組 以條帶狀千枚岩、板岩為主,夾多層泥晶白雲岩和1—2層含磁鐵礦碎屑交錯層發育的石英岩。頂有一層厚約20m白色純石英岩可作為標誌層。組厚約758m。
4. 大關洞組 以板岩和泥晶白雲岩互層為特徵,底部白雲岩具薄皮鮞狀構造。上部白雲岩貧矽, 是優質冶金輔料,含疊層石白雲岩可作高級建築材料。組厚約975m。
5. 槐蔭村組 除底部有幾米厚的板岩之外,全部由白雲岩組成,白雲岩可作冶金輔料。組厚約469m。
6. 北大興組 主要由泥晶白雲岩組成,下部有一層厚200—300m的板岩夾白雲岩層可作為地區性標誌層。組厚約1484m。
7. 天蓬垴組 下部為灰綠色絹雲千枚岩夾少量變粉砂岩,中部為千枚岩夾結晶白雲岩,上部為紫紅色、灰綠色千枚岩與串珠狀、豆莢狀、條帶狀大理岩互層。組厚大於971m。

郭家寨亞群

1. 西河裡組 底部有不穩定的變質礫岩,最厚達8m。礫石主要為下伏東冶亞群的白雲岩,礫徑1—25cm,接觸式膠結。其上為灰紫色千枚岩、砂質千枚岩夾石英岩。千枚岩泥裂發育,有雹痕。石英岩具波痕、交錯層和韻律層。向上漸變為石英岩。一些地區的東冶亞群古風化面凹處產有紫紅色矽質角礫岩,可作為耐火材料矽石礦;有磷礦化點和鐵礦化點。組厚約239m。
2. 黑山背組 以厚—巨厚長石石英砂岩為主,含少量礫岩,中部偶夾細粒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底部具韻律層和巨型交錯層。組厚約493m。
3. 雕王山組 是一套巨厚的變礫岩,礫石以白雲岩為主,少量為石英岩和千枚岩,礫石長徑一般為15cm,大者可達50cm。組厚大於200m。

結構

滹沱群遭受呂梁期低綠片岩相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及一次區域性褶皺變形,局部有疊加褶皺變形現象。該群四集莊組原岩以沉積礫岩為主,含少量石英砂岩和泥質岩,屬河流相、濱海淺灘相產物。南台組原岩自下而上為礫岩,砂質、泥質岩,含砂碳酸鹽岩。其早期屬濱海靜水環境,中期為河口急流轉瀉湖環境,末期上升為濱海潮上帶。大石嶺組原岩主要由砂質岩、泥質岩和碳酸鹽岩組成,沉積為濱海沙灘,經海灘潮坪、潮上泥坪,最後為濱海潮間—潮下環境。青石村組原岩,下部以泥質岩為主,夾粉砂質,細砂質岩和少量白雲質碳酸鹽岩,上部以玄武岩為主。屬以濱海相為主的海陸互動相環境。紋山組和河邊村組開始沉積的岩石為砂質岩。紋山組中部為泥質岩,上部為碳酸鹽岩;河邊村組中、上部主要為碳酸鹽岩,頂部夾有穩定的玄武岩。二者屬濱海潮汐帶環境。建安村組原岩以泥質岩為主,夾碳酸鹽岩礁體,屬濱海潮汐帶環境。該組頂部白色純石英砂質岩具沙壩堆積特點。大關洞組原岩為互層狀白雲質碳酸鹽岩和泥質岩,屬濱海高能環境。槐蔭村組原岩主要為貧含疊層石的白雲質碳酸鹽岩,屬潮下低能環境產物。北大興組原岩基本為白雲質碳酸鹽岩,屬較動盪的沉積環境。天蓬垴組原岩以泥質岩為主,其次為泥灰岩,是潮間坪的產物

成分

西河裡組原岩主要為泥質岩和砂質泥岩,底部有殘積型磷-鐵-矽質建造,屬陸相環境。黑山背組的原岩以含礫粗粒石英岩為主,屬山間急流沉積產物。雕王山組原岩為一套以白雲岩礫石為主的礫岩,屬沖積扇的篩積物。該群古構造環境是在太古宙古陸塊內或屬其邊緣的活動海槽或冒地槽(白瑾等,1986)。該群產有大量疊層石,計有51個群和96個型。疊層石可劃分兩個組合系,下組合系自大石嶺組至建安村組底部跨5個組,其代表分子自下而上為Conistratifera, Collumnacollenia, Kanpuria, Kussoidella, Omachtenia, Segosia, Kussiella, Zhongtiaoshania等群的有關分子,此外還有少量Stratifera, Suetliella, Nanlouella, Gymnosolen, Conophyton等群的分子,可構成“層狀—穹狀—錐狀—穹狀”疊層石旋迴;上組合系包括由建安村組到天蓬垴組的5個組,以Pilbaria, Paraboxonia, Eucapsiphora, Nordia 等具或不具側壁的或具鞘的大中型柱狀疊層石,Pseudogymnosolen, Microstylus, Minicolumella和Alcheringa等微小型疊層石, 以及Tibia, Jacutophyton和Conophyton等錐疊層石或與其有關的類型的大量發育為特徵。可構成“穹層狀—穹狀—錐狀—穹狀”疊層石旋迴。侵位於豆村亞群和東冶亞群的鳳凰山角閃二長花崗岩的黑雲母K-Ar年齡為1810±29Ma;侵位於東冶亞群的層狀變閃長岩的角閃石K-Ar年齡為1928.4Ma;大石嶺組黑雲石榴片岩黑雲母K-Ar年齡為1800Ma;豆村亞群千枚岩、板岩Rb-Sr全岩等時線年齡為1851Ma。推斷滹沱群上限年代應大於1900Ma(白瑾等,1986)。劉定寺村東青石村組變玄武岩鋯石U-Pb年齡為2366±94103Ma(伍家善等,1985);河邊村東河邊村組變玄武岩單顆粒鋯石U-Pb年齡2358±96Ma,因此推斷該群沉積下限年齡不小於2.4Ga(王汝錚,李惠民,1992;白瑾等,1992)。其與上覆長城系及下伏五台群呈不整合接觸。豆村亞群各組之間一般為假整合接觸,其中大石嶺組與南台組之間局部不整合接觸,青石村組與大石嶺組多呈斷層接觸,局部呈假不整合接觸。東冶亞群的紋山組與豆村亞群青石村組為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觸。郭家寨亞群的西河裡組與東冶亞群的天蓬垴組為不整合接觸。
1.白瑾、 武鐵山等, 1964, 對五台山“滹沱群”重新劃分的初步意見(摘要),華北地質科技情報, 第1期, 3—10頁。 2.華北地質研究所(現天津地礦所)五台組,1965,對五台山“滹沱群”重新劃分的初步意見(摘要),薊縣震旦系現場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彙編。

備考

編撰者: 王汝錚
作者1: 白瑾
年份1:1986
系名: 古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