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浴火

鳳凰浴火

鳳凰浴火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說的是鳳凰歷經烈火洗禮後煥發新生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凰浴火
  • 解釋:鳳凰歷經烈火洗禮後煥發新生
  • 出處:《鳳皇石》
  • 收錄作品:《元詩選》
典故出處,國外版本,類似版本,

典故出處

元代楊維楨《鳳皇石》:“大瀛浴火烏,滅沒失倒景。玉龍挾之飛,脫落迭浪頂。根從太始並,勢與華嵩並。琅實既充脰,玉距猶在礦。馬爭灩澦堆,龜讓天梯餅。神人不敢鞭,怒啄欲成癭。遷輕岐陽鼓,扛重烏獲鼎。坐寒彭蠡磯,沈怯景陽井。裘突月支頭,劍磨嚴顏頸。秦女寧受跨,晉士豈容醒。灰歷五千劫,金鎖八千頃。未知金帶恩,遠卻白羽影。會當鳴朝陽,即都 有奇警。巨手一拍飛,欽師許誰請?”

國外版本

不死鳥是西歐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鳥,天下僅有一隻,這種鳥壽命五百歲,臨終時以乾香木發火自焚,灰燼化為蟲,蟲又化為不死鳥。由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根據龐迪我熊三拔所著的底本編譯的《職方外紀》便以中文介紹了不死鳥。後經郭沫若詩歌創作,改不死鳥之名為鳳凰。亦稱鳳凰涅槃
明代艾儒略職方外紀》譯:“傳聞有鳥,名弗尼思(Phoenix),其壽四五百歲,自覺將終,則聚乾香木一堆,立其上。待天甚熱,揺尾燃火自焚矣。骨肉遺灰,變成一蟲,蟲又變為鳥。故天下止有一鳥而已。”
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度爾格國鳥,名弗尼思,壽四五百歲,將終,聚香木發火自焚。灰變蟲,蟲又變鳥。”

類似版本

佛教神話中也有浴火重生的故事,不過卻不是鳥類。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寂滅之後,信徒將其金棺置於香木之上點燃焚燒,當時釋迦牟尼三次從棺中而出,重獲新生。
陳玄奘大唐西域記》:“佛初涅盤,人天悲慟。眾淚迸染致斯異色,迦葉波作禮旋繞興贊。香木自然大火熾盛。故如來寂滅三從棺出。初出臂問阿難治路,次起坐為母說法,後現雙足示大迦葉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