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瘞窟

鳳凰山瘞窟

鳳凰山瘞[yì]窟,俗稱摩崖佛龕,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朝陽市區東側有鳳凰山,古稱龍山和龍山,進山之南溝里走數百米谷底公路右側有一道峰巒,高約百米,其下為一處坍塌陡坡,陡坡上伸出一面石壁,石壁偏西一側有瘞窟60個,《朝陽縣文化志》載錄為72個。

鳳凰山瘞窟是一處始於三燕歷經隋唐終至遼代以後、時間跨度超過六百年的佛教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凰山瘞窟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市區東側鳳凰山 
  • 所處時代三燕隋唐遼代  
  • 別名:摩崖佛龕、靈龕 
  • 性質瘞窟
  • 建築面積:1200 m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結構,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價值意義,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鳳凰山瘞窟始於三燕歷經隋唐終至遼代以後。
三燕至北魏時期,鳳凰山瘞窟東區開鑿。
隋唐時期,鳳凰山瘞窟東區延續開鑿使用。
遼朝時期,上承隋唐開鑿西區。
1995至1996年,朝陽市鳳凰山旅遊局在一些石窟內安放了一批石雕佛像併名之曰“摩崖佛龕”。

建築格局

結構

鳳凰山進山之南溝里走數百米谷底公路右側有一道峰巒,高約百米,其下為一處坍塌陡坡,陡坡上伸出一面石壁,石壁偏西一側有瘞窟60個。
鳳凰山瘞窟的形制,大體有正方形、長方形和拱洞形三種,以及個別不規則的形狀,其中正方形洞窟的尺寸多在60厘米左右,其它洞窟尺寸較正方形窟略有增減。此處石窟因為在山下觀察視距較遠,加之崖壁斑駁、樹木遮掩等因素,從巨觀上看並不是很醒目。
鳳凰山瘞窟不僅構成數量多,而且其它情況也十分特殊。如六七十個洞窟攢簇在一起,整體建築面積僅為1200平方米;再如瘞窟所在石壁也不很平整且裂隙較多,其下方地形也非常複雜,以致攀登和作業都十分不便。

特點

據瘞窟在崖壁上的大體位置,可以把鳳凰山瘞窟分為東西兩區,參考敦煌瘞窟的形制特點——平面近方形覆斗頂洞窟為北周作品、近方形人字披頂洞窟為隋及初唐作品、近方形或縱長方形平頂為盛唐和中唐作品,能推測出鳳凰山瘞窟東區主要為北魏前後開鑿使用並延續到隋唐,而西區應為盛唐或中唐以後開鑿使用。
另據龍門瘞窟的有關晚唐作品空間顯著增大幾可等屋的情況,推測鳳凰山瘞窟應該沒有晚唐作品。而相比較於東區,西區瘞窟呈現出的總體特點是數量多、層位清晰。結合《遼史》中契丹建國後對唐文化的全面接受,尤其是對佛教倍加推崇的有關介紹,猜測西區瘞窟乃遼代佛教上承隋唐,於一段時間的歇息後繼續龕窟建設而開鑿的新工程。
摩崖佛龕下的山坡上採集到的古代繩紋磚標本和灰陶瓦片標本屬於三燕、唐和遼,可以證見鳳凰山瘞窟的雕鑿和使用曾歷經了三個時代、時間跨度超過六百年,這與瘞窟的外在形制變化及其所反映的時代特徵也恰好形成了一種呼應和吻合。

文物遺存

  • 葬具
職工在清理這些石龕時,曾於3個積土較多的龕內發現了紅褐色及灰色兩種陶盆(有言泥盆),陶盆直徑約30至40公分、高約10公分,這些陶盆皆被放置在龕內的兩塊青磚之上,盆內有骨殖、兩三枚銅錢及雜物。因此斷定,此處名之曰佛龕的洞窟正是石窟考古中不常見的類型———瘞窟,《龍城寶笈·概論》名之曰“靈龕”。

歷史文化

三燕龍城、隋唐營州以及遼代興中府,佛教於朝陽並遼西都曾一度繁榮,是當時北方佛法稍盛之地。隋唐以前,龍城不僅成為佛教由內地向遼東和朝鮮半島傳播重要中轉站,而且還出現了一些名垂史冊的僧人,僅慧皎所著的《高僧傳》提及或專門立傳的黃龍(今遼寧朝陽)高僧就有25位,例如西入天竺取經的黃龍僧人曇無竭僧猛、曇朗,如佛學造詣高深的曇順、曇弘、曇無成、釋法度,再如北燕造像藝術家釋僧詮等。三燕時期,部分黃龍高僧的去向通過文獻可以追蹤,及至遼代,和龍山天慶寺個別僧人於《玉石觀音像唱和詩》的碑銘上亦曾留下過歷史的痕跡。

價值意義

鳳凰山瘞窟非一般僧侶的埋骨地,應是有名望的高僧或祖師、方丈們的最後安息之所。鳳凰山上及山下寺院的和尚們於龍山為圓寂的師父們鑿刻了樸素的洞窟,同時也寄託了讓這些高僧托體青山並永享後世瞻仰供奉的美好祝願。這個意義上,跨越數個朝代綿延存續的60個鳳凰山瘞窟,可以說是鳳凰山或朝陽及遼西地區歷史上佛教昌隆的一個佐證。
近年的調查發現,鳳凰山瘞窟無論是開鑿數量還是建造及使用歷史,在全國同類石窟中皆處於靠前的位置。作為一處始於三燕歷經隋唐終至遼代以後、時間跨度超過六百年的佛教建築,其開鑿和使用不僅與鳳凰山及附近地區史上佛教的發展盛況相伴而生,而且其選址還體現了初期設計者在堪輿方面的考量。該瘞窟的調查及發現對於中國佛教歷史文化、遼西地方文史及中國古代民俗研究都有一定參考意義和史料價值。

旅遊信息

鳳凰山瘞窟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區東側鳳凰山。
朝陽市鳳凰山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