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傳說

鳳凰山傳說

鳳凰山傳說(Lantau Peak legend)是明朝時期流傳於安地水庫的民間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凰山傳說
  • 外文名:Lantau Peak legend
傳說內容,鳳凰山現狀,

傳說內容

安地水庫上,有二座形似鳳凰的山,一座叫出山凰,一座叫進山鳳,兩尾交接在一起,人們管叫它“鳳凰交雄”,形象逼真。這裡,有一個村莊叫大溪口,地處鳳凰山尾腳下。龍潭溪,蓑衣家港(也叫小溪)二股山澗溪水綿綿地從鳳凰山腳下流過,在村莊下游匯合成一股大溪,村莊合在兩溪交叉的空曠地上,這個村就取名為大溪口村了。一日,大溪口村,一戶姓王人家媳婦生了一個形貌紅光滿面,龍眉鳳眼,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大有帝皇之相的男孩,人們都稱這男孩為“小皇”。“小皇”一落地便能說會道,主人十分高興。第三天大擺酒席,燒了三日乾飯(風俗習慣),這天,地理仙化作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子,爛頭剔塌,掛著鼻涕,駝背,瘸手瘸腳,衣衫破爛不堪,拄著拐棍,背著討飯草袋,來到這戶姓王人家討吃,探測主人家的心意。主人家看他如此醜相還是客氣招待了他。“討飯老伙”不滿足。向主人苛求說:“主人家分俺‘千張韭菜’吃行嗎?”主人聽了,就怒罵他:“你這個討飯骨頭,分儂酒肉飯吃不滿足,還要吃一千零九樣菜,到那裡去辦呀?”罵了之後,就把討飯老頭轟了出去。地理仙一怒之下,來到出山凰的左側山背上,四處望了望,嘆道:“大溪口門前難吊千匹馬,難以管好天下。”湊巧,一個老伯伯在摘芒桿心,地理仙就向老伯伯求道:“老伯伯,給我一支芒桿心好嗎”?老伯伯回答說:“一根芒桿心,你拿去就是啦。”地理仙隨手取了一根芒桿心,化作一支利箭,朝出山凰尾巴射去,只見出山凰尾巴上穿出丈把寬、一丈多高的大窟窿,鮮血直淌,染紅了整條梅溪大港。一直從大溪口流往安地、金華、蘭溪……七日八夜也不見流盡。射後,地理仙丟下討飯袋,來到出山凰腳下,心裡感到有些不妥,認為主人家如此對待,心意也不算差,可惜性子太暴躁,此處如出皇,則與民不利。自言自語:“大溪口四百年後村不存,人隨鳳凰對半分。”說罷,喚老鷹在洞內屯住,用老鷹屎接回脈穴。地理仙看出山凰頭仍活靈活現,怕接回脈穴再出皇,就把凰頭取名為鴣鴣山頭,成了鴣鴣之頭,凰的身,再也出不了皇了。再說,姓王人家轟出地理仙之後,“小皇”當夜暴病……這時,國師已出蘭溪,屈指一算,“萬歲有難”,馬上駕船到白龍橋,請求元帥救駕,原來元帥是一個木匠,聽得“萬歲有難”,一斧劈在“三足馬”上。元帥已出,國師大嘆道:“唉,罷了,瘸足之馬怎能趕到就駕?”國師即刻趕入湯溪,請求大將保駕,大將是個賣貨郎。聞訊後,挑著貨郎擔,抄山道而去,到達村口一看,為時太遲,丟下貨郎擔自去了。再說,宰相已出衢州,這日心血來潮,屈指算到“皇帝有難”,即刻駕舟飛快趕來,來到湯店後成山平陽地,碰上一個老大伯,便向他問路:“老伯伯,這裡能否駕舟到大溪口?”老伯伯一笑:“這裡水路已絕,怎能通舟?”宰相一聽,大驚失色,小舟立刻翻覆……“小皇”也就默默的離開了人世。

鳳凰山現狀

解放後,安地水庫建成,鳳凰山坐落在庫中與水相依,大溪口村作為移民被分為二半,一半移到外畈鄉叫做大溪口(也稱下田會),一半移入安地鄉叫蔣里村。如今出山凰山尾左邊還有一個洞,人們叫它老鷹洞;對面的山坡上還有許多形似飯粒大的石頭,人們叫它粒山;二股溪中有二口潭,潭中還有一塊形似貨郎擔的岩石,人們叫它對頭潭;湯店後山平陽地還有一塊岩石形似翻覆的小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