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鯒

鱷鯒

鱷鯒,學名:Cociella crocodilus (G. Cuvier, 1829),為鯒科鱷鯒屬的一種魚類。頭寬,平扁,棘棱發達,眼下棱只有2棘。體被小而易脫胎換骨落的櫛鱗。前鼻孔後緣各有1皮質突起。前鰓蓋骨具2尖棘。左右犁骨齒帶分離,呈八字形,齶骨齒帶為細長縱行。腹鰭始於胸鰭後方;第二背鰭和臀鰭各有11鰭條。暖水性底層魚類。體長一般為200~350毫米。大 者可達400毫米以上。以小型甲殼類及小魚等為食。夏季產卵。為我國沿海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鱷鯒
  • 拉丁學名:Cociella crocodilus (G. Cuvier, 1829)
  • 二名法:Cociella crocodil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鮋形目
  • :鯒科
  • :鱷鯒屬
  • :鱷鯒
  • 英文名:Crocodile flathead
概況,分布,深度,基本特徵,具體特徵,生態,產地產期,

概況

命名者:(Tilesius, 1812)
鱷鯒
鯒科 Cociella crocodila (Tilesius)
俗名:大眼泡子、腫眼泡
英文俗名:Crocodile flathead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東非索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西部、南部及澎湖海域等。

深度

水深5至100米。

基本特徵

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

具體特徵

吻平扁,中長,約為眼徑之1.3-1.5倍。眶上稜低平,後方具5-8小棘;眶前骨中部有1銳棘;眶下骨嵴於眼前具1棘,眼後則有2棘;眶後無棘。口大,下頜突出。上下頜具細齒,無犬齒。虹膜瓣為簡單型。前鰓蓋骨具2棘,第 1棘略長於第 2棘,第 1棘短於眼徑之1/2。
無間鰓蓋膜。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為7。兩枚背鰭分離但接近。背鰭硬棘I,VIII,第I棘很短,軟條11;臀鰭僅有軟條11。嵴椎骨數為27。側線完整,側線數50-56,前部數個鱗具小棘。體背綠褐色,腹部白色,背部散布若干黑色小斑點,並有數道不明顯的寬暗色橫斑。背鰭硬棘部具寬暗緣,軟條部具暗色小點;臀鰭鰭膜暗色;胸鰭下半部暗色,並散有黑色小點;尾鰭顏色多變,通常具有多條暗色斑紋或成列的斑點

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水域。底棲性魚類,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

產地產期

我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