鯒科

鯒科(牛尾魚科),Platycephalidae,鮋形目牛尾魚亞目的一科。全世界共有18屬60種,台灣現有11屬19種。

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鯒科
  • 外文名:Platycephalidae
  • 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 形態:體延長,平扁或後方稍側扁
形態特徵,牛尾魚,

形態特徵

鯒科
鯒科,體延長,平扁或後方稍側扁。頭部相當平扁,且多布小棘或棱脊。眼大,上側位。口端位;上下頜、鋤骨及齶:骨具絨毛狀齒帶,有時齒大,呈犬齒狀。鰓耙短而少。體被櫛鱗;側線完全。無鰾。背鰭兩個,第一背鰭均為硬棘,有 VI-X枚;第二背鰭軟條11-15;臀鰭軟條11-14;腹鰭位於胸鰭基底後方。全世界約18屬60種左右(Nelson, 1994)。
屬沙地或泥地之底棲性魚類,大多屬中小型可食用之魚種,除少數屬於牛尾魚屬(Platycephalus)及 瞳?屬(Inegocia )之魚種可長至110公分左右,較具有經濟價值外,其餘則否。廣泛的分布於大陸棚水深300公尺以內之區域,但多數魚種為居住在水深10至100公尺間處,有些則棲居於礁區和珊瑚礁區。日行性,為沙地的主要捕食者,性喜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雙眼,來捕食漫不經心的蝦、蟹、及小魚等;夜間則埋入沙中睡眠。身上的花紋及體色是很好的偽裝,使其容易捕捉到其它的生物。此外,牛尾魚為雌雄同體,具有性轉變之生態適應,屬先雄後雌型。
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

牛尾魚

就是一般所稱的牛尾魚,英文俗名為“扁頭魚”(flatheads),這是鮋形目中少數頭部平扁的一群。和鮋科相似處是,頭部通常具棘刺或鋸齒。牛尾魚的身體長,頭部平扁,眼睛突出在上方,口大,下頜突出,巨口一張可以吞下很大的獵物,是典型的捕獵者。它屬於底棲性魚類,以小卷、螃蟹、蝦子、小魚等為食。眼眶牛尾魚則是本科魚類中體型較大,且常可在漁市場中見到的食用魚種,全身布滿暗棕色斑點,背部並橫列八條明顯的暗色直斑。
牛尾魚不僅體色與灰褐色的沙地很接近,生態習性也和生活在沙泥地的狗母魚、比目魚一樣,常用土遁的方式,把自己埋身在沙中,只露出眼睛來偵查獵物。它慣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靜待不知情的小魚小蝦蟹通過,然後縱身躍起,予以吞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