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鯒

紅鯒(學名:Bembras japonicus Cuvier )是紅鯒科的一個物種。體延長,前部稍側扁,後部亞圓筒形,向後漸細小;體長為體高7~8.3倍,為頭長2.6~2.8倍。頭大,稍平扁,棘和棱均發達,頭長為吻長2.9~3倍,為眼徑3.8~4.3倍。吻長而平扁,背視弧形,為眼徑1.4~1.6倍。眼大,上側位;眼間隔狹,稍凹入,約為眼徑1/3。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鯒
  • 拉丁學名:Bembras japonicus Cuvier 
  • :動物界
  • : 脊椎動物門 
  • : 硬骨魚綱 
  • :鮋形目
  • :紅鯒科
  • :紅鯒屬
  • 定名人:Cuvier et Valenciennes
  • 年代:1829
形態特徵
背鰭Ⅸ,Ⅰ-11;臀鰭14~15;胸鰭17;腹鰭I-5。側線鱗54~55。
體延長,前部稍側扁,後部亞圓筒形,向後漸細小;體長為體高7~8.3倍,為頭長2.6~2.8倍。頭大,稍平扁,棘和棱均發達,頭長為吻長2.9~3倍,為眼徑3.8~4.3倍。吻長而平扁,背視弧形,為眼徑1.4~1.6倍。眼大,上側位;眼間隔狹,稍凹入,約為眼徑1/3。鼻骨無棘;額棱細低,不顯著。眶上棱顯著具7~8尖棘。頂頸棱具一棘。蝶耳骨具一棘;翼耳骨具2棘;後顳顬骨具一棘;肩胛棘一個。眶前骨前緣前方具一棘,後方具2棘,後棘較大。眶下棱顯著,具4~5棘。前鰓蓋骨4棘,最上一棘與眶下棘連續,上棘較大,下面3棘較小。鰓蓋骨具3棘。鼻孔2個,位於眼前方;前鼻孔圓形,具短瓣;後鼻孔長圓形。口大,端位,口裂平行,兩頜約等長,上頜骨後延達眼前緣下方。牙絨毛狀,上下頜、犁骨、齶骨均具牙群,上頜中央凹入,無牙。舌長,圓形,前端游離,不伸達口腔前端。鰓孔寬大,鰓膜不連於峽部,前延伸達後鼻孔下方,鰓蓋條7。假鰓發達。鰓耙細尖,2+7~10。
體被中大櫛鱗,側線鱗54~55。除吻及眼間隔後部光滑外,頭部均被小櫛鱗。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伸達尾基。
背鰭2個,相距很近。第一背鰭具11鰭棘,始於胸鰭基底上方,第三鰭棘最長,大於眼後頭長;第二背鰭具1鰭棘,11鰭條,始於臀鰭第二或第三鰭條上方,基底長大於第一背鰭基底長,鰭條後端不伸達尾基。臀鰭具14~15鰭條,始於第一背鰭最後鰭棘下方,基底長大於第二背鰭,鰭條後端不伸達尾基。胸鰭寬大,小於吻後頭長,後端伸達肛門上方。腹鰭位於胸鰭基底稍前方,短於胸鰭。尾鰭截形,上部鰭條稍長。
體腔大,腹膜黑色。 胃囊狀;幽門盲囊細長,6個;腸短,約為體長l/2,盤曲2次;無鰾。
體紅色,體側及背鰭上有黑色斑點,尾鰭後端下方具一暗色大斑。胸鰭下方灰黑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