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魚

鱠魚

鱠魚,別名:鰳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曹白魚。暖水近海中魚類。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其含蛋白質脂肪均十分豐富;鱠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有益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鱠魚
  • 外文名:Chinese herring
  • 類別:北部灣中大型海魚
  • 主要品種:青斑、黃斑、紅褐點石斑
  • 別稱:雞魚
體態特徵,生活習性,食性,繁殖,分布,經濟價值,

體態特徵

體長而寬,很側扁。背緣窄;腹緣有鋸齒狀棱鱗。頭中等大,很側扁,頭頂平坦,具菱形隆起棱。頭背後方略高。吻短鈍,上翹。眼大,側上位。脂眼瞼發達,蓋著眼的一半。眼間隔中間平。鼻孔每側2個,約位於吻端和眼之間。口小,向上,近垂直。口裂短。前頜骨和上頜骨由韌帶連結。上頜骨末端圓形,向後伸達瞳孔下方。下頜的前端向上突出。兩頜、齶骨和舌上均有細齒。舌游離,前端鈍圓形。鰓蓋骨薄。鰓孔大,向下開孔至頭腹面的前方,約止於眼的前下方。假鰓發達。鰓耙較粗,邊緣具小刺,11—12+23-24。鰓蓋膜彼此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尾柄長小於其高。肛門位於胸鰭基和臀鰭基末端之間。
體被薄圓鱗,易於脫落。鱗片前部密布橫溝線,環心線細,後部邊緣光滑。背鰭中等大,起點距吻端和距尾鰭基底的距離相等,其基部短。臀鰭始於背鰭基終點的下方,其基部甚長,約為背鰭基的4倍。胸鰭側下位,向後伸達腹鰭基。腹鰭甚小,位於背鰭前下位,其長小於眼徑。尾鰭寬叉形。體背部灰色,體側銀白色。頭背、吻端、背鰭、尾鰭淡黃綠色。背鰭和尾鰭邊緣灰黑色。其它各鰭色淺。
除了吻長、叉長/體長等指標在雌雄間有顯著差異外,其它指標均無顯著差異。到了繁殖早期,雄魚的體厚、成熟係數都顯著地大於雌魚,而肝指數卻顯著地小於雌魚。

生活習性

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游的重要經濟魚類。喜棲息於沿岸及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匯處水域。黃昏、夜間、黎明和陰天喜棲息於水的中上層,白天多活動於水的中下層。遇大風、淡水或打雷時則沉入海底。游泳快,晝夜垂直移動現象不明顯。喜集群,產卵前有臥底習性。

食性

主要食物為頭足類、甲殼類、小型魚類。幼魚以撓足類、箭蟲、磷蝦、蟹類幼體為食。成魚時則以蝦類、頭足類、多毛類和魚類為食。
鱠魚的餌料生物種類有60餘種,浮游甲殼類、魚類和不可辨認的頭足類為其主要食物類群。按相對重要性指數百分比(IRI%)排序,優勢餌料種類最高的是七星底燈魚(Benthosemapterotum)(IRI%為46.54%),其次是中國毛蝦(Aceteschinensis)(IRI%為30.38%)、太平洋磷蝦(Euphausiapacifica)(IRI%為12.08%)和不可辨認的頭足類(IRI%為6.48%)等。統計分析檢驗表明,鱠魚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飽滿係數有顯著的季節變化(P<0.01),而無明顯的叉長變化,攝食強度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相對較高,而冬季最低。

繁殖

生殖期多不進食。每年4-6月由越冬場洄游到鹽底較低的淺海河口附近繁殖。遼寧遼東灣,河北沿海,山東小清河口、套兒河口、黃河口,江蘇呂泗漁場,福建九龍江口、浯嶼、青嶼,廣西北部灣等處都為產卵場。2-3齡魚性成熟,懷卵量一般為4-10萬粒。卵為浮性卵。卵徑2.22-2.48mm。卵黃徑1.71-1.81mm,油球1個。油球徑0.38-0.42mn。卵黃龜裂呈泡狀。受精卵在水溫23-26℃時約30小時可孵出仔魚。初孵仔魚5.1mm。產卵後即散群,同幼魚一起約於冬初游回深海。生長中以第一年生長最快,1齡魚體長可388.37mm左右。以性別生長情況比較看,雌魚各齡的平均增長量相應地要比雄魚快。

分布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國內分布於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在中國東海最多。

經濟價值

為我國重要的海產魚類之一。肉味鮮美。鮮銷或製成乾品銷售。全國年產量保持在2萬t左右,但產量變動的幅度較大。其資源量在較低水平上波動。捕撈工具主要為流刺網、風網,延繩鉤次之。肉入藥主治心悸怔忡、慢性泄瀉等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