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絲膜菌

鱗絲膜菌

子實體一般中等。菌蓋直徑3-10cm,幼時半球形至近鐘形,後扁半球形至扁平,中部凸起,近紅褐色或肉桂褐色,中部色暗,表面密被小而翹起或直立的褐色鱗片。菌肉中部厚,初期帶淺紫色,變白色至褐色,無特殊氣味。菌褶直生至彎生,初期堇紫色,後速變黃褐色至褐色,不等長,密而寬。菌柄長4-9cm,粗0.6-1.5cm,向下漸增粗,基部膨大,絲膜以上淺堇紫色,以下密被同蓋色的鱗片大,纖維質,內部實心,其柄部菌肉上部帶堇紫色而下部帶褐色。絲膜生柄之中上部。孢子印銹褐色。孢子寬橢圓形,有,帶黃色,6-10μm×4-6μ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鱗絲膜菌
  • :真菌界
  • :真菌門(Eu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層菌綱(Hymenomycetes)
  •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
  • :傘菌目(Agaricales)
  • :絲膜菌科(Cortinariaceae)
  • :絲膜菌屬(Cortinarius)
  • :鱗絲膜菌
  • 分布區域:黑龍江、內蒙古四川、遼寧等地,夏秋季在闊葉林地上群生或叢生。
鱗絲膜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闊葉林地上群生或叢生。
經濟用途
可食用。記載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抑制率為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作者曾在大興安嶺發現野生量較大,可收集利用。另外,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