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鮎科

鰻鮎科體延長,頭部寬圓,尾部極側扁而延長,略呈鰻魚狀。平扁而圓突;口部附近具有四對須 (barbels)。體光滑無,多黏液。第一背鰭短,前有堅強之硬棘;第二背鰭及臀鰭尾鰭連續相接,皆為軟條;胸鰭位頭部正後方,上緣具數枚銳利的硬棘。

基本介紹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 亞綱:幅鰭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
  • :鮎形目 Siluriformes
  • :鰻鮎科 Plotosidae
  • :真核生物域 Eukarya
  • 分類學地位:taxonomy
  • 總目:骨鰾總目
鰻鮎棲息環境可分為鹹水或淡水區。多數海產者,喜棲於河口區及軟底質海域,僅有鰻鮎屬(Plotosus)及副鰻鮎屬(Paraplotosus)兩屬是生活於珊瑚礁區之魚種。屬夜行性魚類,在晝間成則單獨或成群躲於礁緣下方。幼魚出外活動,遇驚擾時會聚集成一濃密的球形群體稱為“鯰球”,以求保護。鰻鮎背鰭及胸鰭之硬棘呈鋸齒狀並有毒腺,故被剌傷時會極疼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