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瘺(branchial fistula)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鰓瘺
- 外文名:branchial fistula
- 所屬學科:組織學與胚胎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鰓瘺(branchial fistula)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鰓瘺(branchial fistula)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定義鰓竇未閉鎖且有開口與咽腔(內口或頸部體表)外口相通。僅有內口或外口者稱不完全性鰓瘺,內、外口兼有者稱完全性鰓瘺。出處《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1)甲狀舌管瘺:少數偏離頸中線的甲狀舌管瘺很像鰓瘺,但前者的瘺口索條與舌骨連線可資鑑別。(2)頸部結核性瘺管:局部常有反覆感染史,病灶周圍有多發淋巴結腫大,且互相粘連,病灶破潰排出乾酪樣物質,肺部可能有結核病灶,PPD強陽性等,藉此可以排除鰓瘺的診斷。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其...
鰓裂囊腫和鰓裂瘺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多為先天性。鰓囊腫是原始的呼吸器官在發育過程中未能消失留下的痕跡。先天性瘺患兒在生後不久就可發現頸側有瘺孔,既為鰓裂瘺管。囊腫者一般無症狀,可見無意中發現頸側有一無痛性腫塊,繼發感染時則腫塊迅速增大,局部壓痛。鰓裂囊腫不會自行消退,發生鰓瘺者多有繼發...
第1鰓瘺又稱耳頸瘺,其位置自外耳道向下、向前到同側下頜中部下方。它的外孔多在下頜下緣、舌骨水平以上,而內孔進入外耳道軟骨部。第1鰓裂囊腫,常見於下頜骨後,胸鎖乳突肌前,也有的在耳垂前或後下方。第2鰓瘺的外孔常位於下1/3的胸鎖乳突肌前緣,內孔出現於扁桃體下窩;第2鰓裂囊腫的位置也常在胸...
第一鰓瘺的內孔在外耳道軟骨部,自外耳道向下、向前至下頜中部下方,其外孔在頸側的舌骨水平;第二鰓瘺的內孔在扁桃體下窩,其外孔位於胸鎖乳突肌的下三分之一前緣。第一鰓裂囊腫,常見於下頜骨後胸鎖乳突肌前的位置;第二鰓裂囊腫的位置也常見於胸鎖乳突肌前緣,但變異較大。瘺和囊腫甚易感染和反覆發作。診斷...
不論是鰓膜異常穿破或是頸竇封閉不全,都與第2鰓溝及咽囊有關。當頸竇封閉不全時,頸竇中未閉鎖的第2鰓溝即可形成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下1/3部位的外鰓瘺(竇),頸竇口封閉時形成第2鰓溝囊腫,如第2咽囊退化不全,則形成開口於扁桃體窩處的內鰓瘺(竇),與咽腔相通。竇口也可封閉而形成囊腫,如...
竇道及瘺管造影是用碘造影劑,檢查竇道及瘺管的走行及其與周圍組織器官關係的檢查方法。正常值 身體處於健康狀態,沒有疑似各種瘺道疾病。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先天性瘺道,如甲狀舌管瘺,頸部瘺道(鰓瘺)等。 (2) 感染性瘺道,如慢性骨髓炎,軟組織膿腫等。 (3) 創傷或手術後並發的瘺道。 需要檢查...
1.鰓瘺 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可有清亮液體自瘺口流出,瘺管索條可延伸至頸動脈處,不與舌骨相連。2.頸部結核性瘺 大部分為縱隔結核性淋巴結炎蔓延破潰而來,瘺口多位於胸骨上窩,有腫塊破潰排出乾酪樣物質史,肺部X線片有結核病灶等。3.鰓源性頸部正中裂 生後即發現舌骨至甲狀軟骨下方皮膚裂開,長3~5 cm,...
第一鰓瘺 第一鰓瘺與先天性耳前瘺管有相似之處,醫生將從瘺管口位置、瘺管走向等多個方面詳細檢查進行判斷。此外,第一鰓瘺經常累及外耳道、下頜角及鼓膜等組織,先天性耳前瘺管一般不會累及上述組織。癤腫、淋巴結炎 癤腫、淋巴結炎與瘺管感染均可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溢膿等症狀。但先天性耳前瘺管患者一直存在...
第2鰓溝及咽囊演化過程異常形成的頸側囊腫或瘺管最多見。不論是鰓膜異常穿破或是頸竇封閉不全,都與第2鰓溝及咽囊有關。當頸竇封閉不全時,頸竇中未閉鎖的第2鰓溝即可形成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下1/3部位的外鰓瘺(竇),頸竇口封閉時形成第2鰓溝囊腫,如第2咽囊退化不全,則形成開口於扁桃體窩處的...
第2鰓溝及咽囊演化過程異常形成的頸側囊腫或瘺管最多見。不論是鰓膜異常穿破或是頸竇封閉不全,都與第2鰓溝及咽囊有關。當頸竇封閉不全時,頸竇中未閉鎖的第2鰓溝即可形成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下1/3部位的外鰓瘺(竇),頸竇口封閉時形成第2鰓溝囊腫,如第2咽囊退化不全,則形成開口於扁桃體窩處的...
(一)主征:耳前有小凹窩或鰓瘺,耳聾(50%為混合性耳聾,25%為感音神經性聾,25%為傳導性聾),耳廓畸形(部分有中耳或內耳畸形)。腎發育不良或畸形。(二)AD。致病基因位於染色體8q12-q13。群體發病率約1/4萬,在嚴重的耳聾患者中本症約占2%。別名 鰓耳腎發育不良、鰓耳腎(BOR)綜合徵 預後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