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詩》,中國古今文學派三家之一。漢初魯人申公所傳。此後傳《魯詩》的有瑕丘江公﹑劉向等。西漢時傳授最廣,至西晉亡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詩》
- 創作年代:先秦時期
- 創始人:申公
- 創始人資料:名培,魯地(今山東南部)人
特色,學派介紹,創始人介紹,弟子介紹,學術觀點,對詩經的觀點,對鸕鳩的觀點,對甘棠的觀點,歷史評價,
特色
《魯詩》在先秦時期的形成淵源及其特色:
二、從《魯詩》詩說本身的特色,揭示班固“魯最為近之”之說;
三、從僅有的保留材料中,分析《魯詩》詩篇、詩句存在的原始狀態。
學派介紹
〖魯詩學派〗創始人申公,名培,西漢初期,魯地(今山東南部)人。
創始人介紹
漢初,申公以弟子師浮丘伯曾在魯國南宮見過劉邦。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封劉交為楚元王。楚元王就職王國後,用申公為中大夫。呂后時,浮丘伯在長安,楚元王派其子郢客與申公向浮丘伯學習《詩經》畢業。文帝時,聞申公研習《詩經》最精,授官博士。
楚元王喜歡《詩經》,諸子皆學《詩經》,申公從此給《詩經》作傳,號稱《魯詩》。楚元王卒,郢客繼立為楚王,命申公作太子劉戊的老師。劉戊不好學,對申公的要求感到厭惡。劉戊繼立為王以後,與吳王溝通謀反,申公等深阻,劉戊不但不聽反而把申公等拴系起來,穿上赭衣,於市上舉杵舂米。申公感到羞愧,回歸故里,以教書為業,弟子達一千多人,其中知名者有王臧、趙綰、孔安國、周霸、夏寬、魯賜、繆生、徐偃、闕門慶忌。申公講學,不僅傳授《詩經》,還傳授《春秋》。
弟子介紹
申公的弟子瑕丘人江公也都能傳授,江公的弟子非常多。申公的弟子們如江公和魯人許生、免中徐公都謹守申公學說而教授。韋賢拜博士大江公和許生為師研習《魯詩》,後因教授《魯詩》,號稱鄒魯大儒。韋賢傳其子韋玄成,玄成參加石渠閣論辯。韋玄成及其侄兒韋賞傳授《詩經》給哀帝。由此魯詩學派中有了韋氏學派。王式字翁思,拜徐公和許生為師,弟子有張長安、唐長賓、褚少孫。
後來張、唐、褚都官拜博士,由此魯詩學派中又有了張氏學派、唐氏學派和播氏學派。張長安侄兒張游卿傳授《詩經》給元帝;張長安的弟子許宴為博士,從此《魯詩》張氏學派中又有了許氏學派。薛廣德也是王式的學生。薛曾以博士資格參石渠閣辯論。薛廣德的弟子有龔舍。
學術觀點
對詩經的觀點
“蔡人之妻”,《魯詩》認為,是宋人之女,出嫁後丈夫患惡病,其母親想要使她改嫁。女兒說:“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奈何去之?適人之道,壹與之□,終身不改,不幸遇惡疾,不改其意。”(《兩漢三國學案》卷五《詩》),終不聽其母言,於是作詩歌《芣苡》。
“許穆夫人”,《魯詩》說,是衛懿公的女兒,許穆公的夫人。當初,許穆夫人未定婚時,許國來求婚,齊國也來求婚。魏公將要把女兒允諾給許國,女兒通過她的保母對懿公說:“古者諸侯之女,所以苞苴玩弄,系援於大國。”又說:“今者許小而遠,齊大而近。若今之世,強者為雄。如使邊境冠戎之事,維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國,妻在不猶愈乎?今舍近而就遠、離大而附小,一旦有車馳之難,孰可慮社稷?”衛懿公不採納意見而嫁女兒給許國。後來,翟人進攻衛國,大破衛國而許國無力拯救。衛懿公後悔不採納女兒的意見,敗逃到滎澤被殺。齊桓公派兵前去救援,而且築楚丘城讓衛國遺民居住。當衛國被狄人破滅時,許穆夫人馳驅前去弔唁衛懿公,因悲痛而作詩說:“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君子讚賞她善良、智慧而且有遠見。
對鸕鳩的觀點
《鸕鳩》,《魯詩》說,布穀鳥用平均如一的態度哺育它的七個小仔,君子用他的一貫威儀贍養萬物。用心專一可以輔佐任何君主,用心不專不能輔佐任何一君。
對甘棠的觀點
《甘棠》,《魯詩》說,自陝以東的政事,周公主持,自陝以西的政事,召公主持。召伯述職:在養桑蠶的季節,為了不打擾平民的生計,所以不進入邑里,住在甘棠樹下判斷獄訟。陝地人民各得其所,所以後世思念他,歌頌他。百姓嘆詠他的美德而致敬意,估量甘棠不被伐,政教哪能不施行?孔子說:“我於《甘棠》,見宗廟之敬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順安萬物,古聖之道也。”
“莞彼抑斯,鳴碉□□有□者淵,莞葦□□”,《魯詩》說,意思是說博大的事物旁邊,無所不容。《魯詩》說:“側弁之俄”,意思是失德;“屢舞□□”,意思是失客。“壽□與試”,《魯詩》說,美用老人的話以求安固。“洋水”,《魯詩》說,“泮”,意思是“半”。天子的大學叫做“辟雍”,意思是用士培壅在它的周圍,形圓如壁,寓義是四方來觀摩的人很均衡。“泮宮”,水圍它的半周,一般是東西有門,南面通水,北面無水。又說,雨師,指畢宿,月亮茫臨陸畢宿旁邊,要下大雨;風伯,指箕宿,月亮附麗箕宿旁邊,將要颳大風。還說,屍,是神主的代表;屍吃飽了,因而才知道神也吃飽了。